今天上午,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誕生首枚金牌。在群體舞蹈項目中,北京舞蹈學院與湖北光谷東智具身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聯合代表隊表現出色,拿下金牌,這也是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的首枚金牌。 上午10點半,群體舞蹈比賽開賽,來自北京舞蹈學院與湖北光谷東智具身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聯合代表隊、橋介數物代表隊、常州海毅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代表隊、鹿明機器人代表隊4支隊伍現場參賽。在6分鐘比賽時間內,4只代表隊的機器人選手們手腳協調,配合著音樂舒展肢體,協調一致的翩翩起舞,動作力度、強度和姿態各具特色,展現出強烈的視覺效果。7名裁判按照藝術編排、舞臺展現與視覺效果、動作質量等指標現場打分。 最終,依靠出色的表現和穩定的發揮,北京舞蹈學院與湖北光谷東智具身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聯合代表隊奪得群體舞蹈比賽的冠軍,拿下本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的首枚金牌。 ![]() 未來三天,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將化身為人形機器人的競技場,500多臺機器人走出實驗室,要在現實的世界里面對復雜多變的真實挑戰,而很多值得咱們關注的亮點,則隱藏在細節里。 比如,規則中的細節,在像100米,400米,1500米的田徑項目中,采用全自主操控模式的人形機器人相比采用人類遙控的機器人,在完賽時間的計算上可以打八折,比如,全自主機器人跑完100米用了30秒,那比賽成績就記錄為24秒,而遙控機器人如果跑了30秒那就是30秒,這個細節,就體現了競賽目標的本質,更衡量機器人本身而并非操作員的水平,鼓勵企業去攻克最核心的機器人自主技術的難題,實現真正的“智能”突破。 當然,突破的過程肯定不會一帆風順,我們在觀賽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不少機器人人仰馬翻的場面,但是,在賽場上的失敗,可能比成功更有意義,因為只有在比賽這樣一個集中、高壓的測試環境里,才有可能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真實失敗的數據,有了這些數據,才能快速的進行技術迭代,找準前進的方向。 其實,如果您細心觀察的話就會發現,這次運動會上的許多機器人,他們摔倒后,已經能夠在幾秒鐘內一個鯉魚打挺利索起身,而不用人類像以前那樣去攙扶。所以,機器人今天在賽場里的每一次試錯,都是在為今后融入我們的生活后不會再輕易的出錯做準備。或許幾年之后,當家庭機器人熟練地給我們遞上溫水,精準搬運物品時,他們的運動神經和運算邏輯,就是在今天的賽場上打磨出來的,他們今天勇敢、精彩的表現,值得我們送上掌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