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傳家韻 丹青繪初心——記詩書畫三絕才女李顏君
承德這座塞外明珠,從清朝的“塞外京都”到今天的蓬勃發展,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和民族藝術發展的壯美畫卷。承德才女李顏君便是成長于此,她以詩書畫“三絕”聞名藝壇,在筆墨流轉間傳承家學文脈,于山水意境中書寫時代情懷,用數十年堅守詮釋著傳統藝術的當代價值。
家學啟蒙:墨香浸潤的童年
李顏君的藝術之路,始于彌漫著墨香的家庭氛圍。父親李雷(亦名李檑)作為上世紀八十年代河北省書協、美協會員,曾任縣文化館副館長,自五六十年代起便在國家和省級刊物發表書畫作品;母親擅長寫意花鳥,筆下生靈栩栩如生。成長于這樣的藝術家庭,她自幼便在父母的指導下臨習唐楷,翰墨書香成為童年最深刻的印記。 “野徑銀鋪就,天低一色同。婀娜追風舞,瑩瑩萬點明。”這首七八歲時創作的《五絕·元宵節夜燈》,已顯露出她過人的藝術天賦與文學靈氣。父親主攻漢隸與顏楷,讓她少年時期便在顏體的端莊大氣中打下堅實書法根基;母親的花鳥技法,則讓她早早領悟筆墨情趣。承德避暑山莊的亭臺樓閣、廟宇群峰成為她天然的寫生課堂,父親常帶她研習《芥子園畫傳》,強調“先悟理再動筆”,讓她在同齡人中過早建立起對繪畫點線面、黑白灰的認知,為日后藝術發展埋下伏筆。
1983年從鐵路院校畢業后,李顏君雖步入職場,卻從未放下筆墨。業余時間潛心練字,家中豐富的藏書成為她汲取養分的寶庫。1994年,她師從承德師范專科學院齊敬之教授學習行草書,正式開啟系統研學之路,期間大量涉獵書畫理論,作品多次入選鐵路局及省市級展覽,藝術潛能在堅持中逐漸綻放。 求學問道:博采眾長的修行
2013年調任鐵路俱樂部工作后,李顏君迎來藝術生涯的重要轉折——擁有了充足的時間專注創作與深造。2014年入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書法研修班,成為她從“業余愛好者”邁向“專業創作者”的關鍵一步。在這里,她系統研習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石鼓文、秦小篆及隸楷行草等歷代碑帖,構建起完整的書法學術體系,同時涉獵文字學、書法史、美學等課程,視野與鑒賞能力得到質的飛躍。
在書畫藝術的探索中,李顏君始終保持開放的學習心態,足跡遍布各類專業學府與培訓班。2016年參加中國書法家協會培訓班,2017年入中國花鳥畫研修院鉆研花鳥技法,2018年起追隨山水畫家張金富學習傳統山水畫,從《芥子園畫傳》入手,臨摹《富春山居圖》等元明清名畫,深入山川寫生,創作出大批受市場歡迎的山水作品。2025年進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王江潮山水畫導師培訓班后,她更是系統研讀《中國美術史》《中國山水畫史》等理論著作,循著山水畫發展脈絡,臨摹《溪山行旅圖》《萬壑松風圖》等宋代經典,技法與理論素養同步精進。
數十載求學路上,她有幸得到眾多名家指點:書法領域受教于中書協顧問林岫、主席蘇士澍、副主席劉洪彪等大家;繪畫方面得北京畫院郭石夫、人民大學汪為勝、王珂等教授悉心指導;董壽平弟子許峰則在黃山題材山水及松竹梅創作上給予關鍵點撥。“問蘭亭”高研班、南京大學草書字法培訓等經歷,更讓她在博采眾長中不斷完善藝術體系,形成兼容并蓄的創作風格。 創作理念:傳統為根 時代為魂
“文以載道,文藝能引領全社會的世界觀,只有世界觀正確了,文藝才有存在的意義。”這是李顏君始終堅守的創作信條。她的詩、書、畫作品始終貫穿著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在傳統筆墨中融入時代精神,實現了技法與情感的和諧統一。
在書法創作中,她堅持“從傳統中來,到現代中去”。作品在筆法、字法、墨法、章法上深植傳統根基,又巧妙融入現代元素。如草書《夢游天姥吟留別》《高鐵賦》等作品,采用創新拼接方式,讓形式與內容完美契合,既展現草書的靈動氣韻,又傳遞當代文化內涵。繪畫領域,她以傳統筆墨描繪時代景觀,代表作《時代先鋒》將鐵路、火車、橋梁等現代元素納入畫面,用山水技法展現時代發展,賦予傳統藝術新的表達維度。
面對靈感匱乏的時刻,李顏君的秘訣是“回歸傳統,向自然與同道學習”。她會反復臨摹歷代碑帖名畫,從傳統中汲取養分;也會走進自然寫生,與業界同道交流探討,在觀摩與碰撞中重燃創作熱情。這種“以傳統為根、以時代為魂”的創作理念,讓她的作品既散發著古典韻味,又充滿鮮活的當代氣息。 傳承使命:巾幗擔當 薪火相傳
作為藝術世家的繼承者,李顏君深知傳承的責任。從幼年臨帖到如今筆耕不輟,她用數十年堅持詮釋著對傳統書畫的熱愛。2018年,她被任命為承德市書法家協會女子工作委員會首任主任,2023年該機構更名為“女子分會”后,她出任首任主席,組織全市女書家共同進步,服務社會,讓書法藝術走進更廣闊的天地。 在詩詞領域,她同樣積極推動傳承創新。2021年擔任承德市詩詞楹聯協會女子工作委員會主任后,她帶領女詩友創作出大批優秀作品,個人亦成為中華詩詞學會的“黑馬人物”。其詞作《卜算子·元宵》獲河北省詩詞協會年度優秀獎,“天畔景云開,惠鳥和風翥。里巷花燈散錦輝,竹爆輕煙舞”等佳句,盡顯古典文學功底與生活情懷。
卜算子·元宵 李顏君 天畔景云開,惠鳥和風翥。 里巷花燈散錦輝,竹爆輕煙舞。 迷語樂蒙童,獅子怡翁姥。 節到元宵玉酒濃,笑醉吾和汝。
如今,李顏君在承德古玩城創辦美術館,在燕郊設立藝術工作室,在北京與優秀畫家合作交流,以“不看名頭只看實力”的態度專注創作。她常說:“楷書在服務社會、傳承書法主流方面的貢獻不容忽視,這關乎書家的社會責任感。”這種將個人藝術追求與社會責任緊密結合的擔當,讓她在京華與承德藝術圈中贏得“才女有德”的美譽。
藝路漫漫:詩書畫印 向美而行
年過花甲的李顏君,藝術之路仍在延伸。未來,她計劃繼續深耕傳統,在碑帖臨摹與古畫研習中夯實根基;繪畫上將聚焦黃河、黃山、長城、泰山等題材,用筆墨描繪胸中丘壑;同時致力于實現詩書畫印的完美融合,讓自作詩詞成為畫作題款的點睛之筆,構建更完整的藝術表達體系。
從承德山水間的懵懂學童,到詩書畫三絕的藝術名家,李顏君的人生軌跡與藝術之路始終與傳統文化緊密相連。家學的浸潤給予她初心,求學的執著賦予她積淀,創作的堅守成就她風格,傳承的擔當彰顯她境界。正如國畫大師董壽平弟子許峰所言,她已具備“取法乎上”的能量與磁場。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的時代浪潮中,李顏君以筆墨為舟,以初心為舵,在傳承與創新的航道上不斷前行。她的作品,是傳統藝術當代轉化的生動實踐;她的堅守,是文化自信在藝術家身上的鮮活體現。相信在未來的歲月里,這位詩書畫三絕的才女,必將為中國文化殿堂增添更多璀璨光芒。
李顏君:女,字如君;號望月、墨雨。墨語草堂堂主,河北承德籍,大學學歷。喜詩文、善書畫。亦曾以“秋望月”為筆名發布作品。 個人簡介 書畫家李顏君,已故上世紀末河北省著名書法家李雷(李檑)之女。幻承庭訓隨父習字、讀詩、習文,1996年父沒,從師于河北民族師范學院齊敬之教授學習書法。繼而從師于中國山水畫家張金富老師學習山水畫。2014年入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書法研修班學習,2016年參加中國書法家協會培訓班;2017年入中國花鳥畫研修院學習;2018年參加中國鐵路文聯舉辦的全路中青年繪畫骨干培訓班,接受北京畫院第一創作室主任著名大寫意畫家郭石夫、人民大學畫院教授汪為勝、王珂、鐵路美協主席李嘉存等老師的培訓。三次參加中國鐵路文聯舉辦的全路中青年書法骨干培訓班,接受中書協時任顧問的林岫、主席蘇士澍、副主席劉洪彪、理事張繼、李剛田、王學嶺、洛芃芃、謝小青、于恩東、李明、張維忠、施恩波……等老師的教學培訓。2018年10月參加河北省婦女書法培訓班,接受劉金凱、劉月卯、任桂子、張志慶等河北省書協主席、副主席的培訓;同年參加中書協副主席劉洪彪率全國第六屆蘭亭獎前六名獲獎人員主講的“問蘭亭”首屆高研班;先后兩次參加南京大學劉東芹博士主講的草書字法培訓講學。2023年參加中國鐵路北京局文聯、北京局書協、美協舉辦的培訓班,接受李翔、喬宜男、汪為勝等著名畫家及施恩波、楊春燕、王學甫、王江潮等鐵路書協、美協領導的授課培訓! 2025年進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王江潮山水畫導師培訓班學習。 同年,得遇董壽平老師入室弟子畫家許峰老師,給予繪事指導。
主要書畫成就: 2012年獲世界華人書畫藝術貢獻年度人物獎;同年獲全國詩書畫印大賽優秀獎; 2013年書法作品由時任文化部部長的蔡武先生攜往加拿大參加中加文化交流展; 2015年獲意大利米蘭世界博覽會中國書畫家全球巡展國際優秀獎; 榮獲中國書畫院紀念毛澤東誕辰123、124、125周年全國書畫展金獎共三次; 書法作品參加中泰文化交流展; 獲“翰墨寶典”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當代書畫名家邀請展銅獎,作品捐贈香港大眾慈善總會; 參加“美麗雄安”為主題的書畫藝術百位名家作品交流邀請展; 入展“唱支山歌給黨聽”祈賢杯全國書法作品展; 入選第二屆李白杯全國書法作品展; 入選廣元市“和成·原著杯”全國書法作品展; 為中國《法制日報社·法制網》云展館書寫《民法典》; 人民日報海外版發布書法作品王昌齡詩《出塞》及繪畫作品《紫藤》;
主要文學成就: 楹聯作品入編《當代楹聯家大觀》; 文章《襄馬賦》捐贈襄陽市國家檔案館。 作品發表于中國《百年詩頌》、《百年詩詞精選》; 多次為全國婦聯女性之聲、中國婦女報和中國婦女雜志等全國婦聯全媒體平臺推出的欄目《早安,你好》中撰寫楹聯。 人民日報海外版發布詩詞作品二首; 40首詩詞作品入編《河北詩人作品精選》。 詩詞作品入選“雄安新區建設發展成就詩詞書法美術攝影展; 詞《卜算子.元宵》被河北省詩詞協會評為年度優秀獎,同時亦有其它作品在河北省詩詞界獲獎。 大量作品發表或發布于國家、河北省詩詞、承德市詩詞微刊。
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承徳市書法家協會理事、女子分會主席; 中國鐵路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國鐵路美術家協會會員; ; 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會員、北京藝術創作中心副秘書長; 中國書畫院院士、草書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央電視臺水墨丹青書畫院會員; 北京中華文化促進會國防文化分會會員; 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書法藝術委員會委員; 河北省詩詞協會女工委委員;承德市詩詞楹聯學會副會長兼女子工作委員會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