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對于大多數(shù)父母來說,他們是無法解決孩子抑郁問題的,甚至可以這么說,就是那些表面看起來是父母幫助孩子走出抑郁的,其實父母也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更多是依賴孩子自身走出來的。 我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我們當下父母在解決孩子抑郁問題上,整個操作思路就有嚴重問題,父母花費大量心思學的那些幫助孩子有走出抑郁的技巧方法,基本執(zhí)行不了,甚至說,這些方法執(zhí)行后反而會對孩子有害。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有一個關鍵的問題被父母忽略了,或者說被很多老師也忽略了,那就是父母有沒有做到無條件接納。 盡管很多老師都在強調(diào)無條件接納的重要性,也讓父母去做,但是老師更多的是把它當做是一個幫助孩子走出抑郁的技巧,就根本沒有意識到無條件接納對于孩子能否走出抑郁起著決定性作用。 可以這么說,只要父母做不到無條件接納,學習再多的幫助孩子走出抑郁的技巧方法都沒用。甚至說對于這些走出抑郁的技巧方法,父母越是使用,越是想要幫助孩子,對孩子的傷害反而越大。 只有父母真正的做到無條件接納,即使不用去學習那些幫助孩子的技巧方法,父母也可以最大可能的幫助孩子走出抑郁。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這里牽扯到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就是父母的執(zhí)行問題。要知道我們學習任何的方法技巧,都是需要我們父母去執(zhí)行的,而執(zhí)行就要用到我們的語言行為。 是不是這樣? 無論你學習什么樣的方法技巧,不管這個復方技巧再好,最終這個方法技巧能否發(fā)揮作用,是不是還是需要依賴我們父母的語言行為來表現(xiàn),然后才能去影響孩子,最后才能使得孩子改變? 語言行為是所有方法技巧的載體,而只有我們用正確的語言行為展現(xiàn)那些方法技巧,那些方法技巧才能夠發(fā)揮作用。相反,如果我們語言行為展現(xiàn)有問題,那再好的方法技巧也沒用。 而當下父母其實普遍就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就是父母可能學了很多好的方法技巧,但是在語言行為的展現(xiàn)上,卻存在很大的問題,就以至于那些方法技巧部不能夠發(fā)揮作用。甚至說,因為語言行為的展現(xiàn)錯誤,方法技巧不僅不能夠發(fā)揮作用,反而起到了反作用,讓孩子的抑郁變得更嚴重了。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父母覺得自己明明在幫助孩子,孩子卻特別反感排斥的原因,你以為的幫助,對孩子其實是一種傷害。 而決定我們語言行為的關鍵是什么?就是我們父母能否做到無條件接納。 要知道我們?nèi)耸侵泻弦坏模阌惺裁礃拥膬?nèi)在認知就會表現(xiàn)出什么樣的外在行為。就比如說你喜歡一個人,你就表現(xiàn)出喜歡的語言行為,而如果說你討厭一個人,你就會表現(xiàn)出討厭的語言行為。 理解了知行合一,你就明白了無條件接納對人的外在語言行為的影響了。 當我們父母做不到無條件接納時,也就是父母不接納孩子,父母的內(nèi)心中就總覺得孩子是有問題的,然后自然而然的就會挑孩子毛病,然后批評否定、監(jiān)督管教孩子,要求孩子去改正。 也就是說,不接納的內(nèi)在認知,使得父母表現(xiàn)出了不接納的外在語言行為。即使父母在使用自己學習的幫助孩子走出抑郁的方法技巧時,也會基于不接納的認知,用不接納的語言行為,也就是批評否定、監(jiān)督控制的語言行為進行展現(xiàn)。 那父母的這種批評否定監(jiān)督管教,肯定不受孩子歡迎,因此父母的那些方法技巧就不能夠發(fā)揮作用。甚至說你監(jiān)督控制否否定多了,反而進一步的打擊孩子的自尊自信,導致他們的抑郁變得更嚴重了。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父母明明知道盡量不要批評否定抑郁的孩子,要更多的接納肯定表揚他們,但是在面對孩子時,卻總是控制不住的繼續(xù)批評否定孩子的原因。 只有父母的內(nèi)在認知徹底改變了,變不接納為接納了,父母的外在語言行為才會徹底的發(fā)生改變。 當你父母發(fā)自內(nèi)心的認可孩子,認為孩子是沒有問題的,你就可以真正的做到接納孩子,也就不會挑孩子毛病,更不會批評否定孩子,而是更多的接納表揚孩子。 那你都覺得孩子沒有問題了,你還批評否定孩子干什么呢?不就理所應當?shù)膽摱嘟蛹{、多肯定表揚孩子嗎? 你看父母的內(nèi)在認知一旦改變,外在的語言行為就自然而然的發(fā)生改變,然后帶著這種改變的語言行為再去展現(xiàn)我們學習的那些幫助孩子走出抑郁的技巧方法時,那些方法技巧才能夠真正發(fā)揮作用。 當然,無條件接納本身對于孩子走出抑郁也有很大的幫助,這也是很多老師強調(diào)的一點, 但是大多數(shù)老師只意識到無條件接納對于孩子抑郁的幫助,卻沒有意識到無條件接納對于父母的影響。 做不到無條件接納,不僅是無法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和接納,更重要的是影響父母的外在語言行為,那父母學習的那些幫助孩子走出抑郁的技巧方法就不可能發(fā)揮作用,那這些技巧方法學的再多再好又有什么用? 現(xiàn)在明白我為什么說大多數(shù)父母是無法幫助孩子走出抑郁了吧?因為我們父母根本就沒有意識到,當然就更不用說做到了。 然后那些所謂的在父母幫助下走出抑郁的孩子,其實父母也并沒有做到無條件接納,所謂的父母幫助,其實也沒有多少幫助,只是父母管住了嘴,沒有天多的展現(xiàn)自己不接納的語言行為,少傷害了孩子。 那父母帶給孩子傷害少了,再加上孩子本身就有一定的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然后孩子反而就有更大幾率走出抑郁了。 所以對于這些走出抑郁的孩子來說,不是父母幫助了他們,多做了一些什么工作,而是父母放手了,反而是少做了一些工作,才最終讓孩子走出抑郁的。 而要想父母真正的能夠幫助孩子,使得父母學習的那些技巧方法真正的發(fā)揮作用,就必須要做到無條件接納。做不到無條件接納,學習再多的技巧方法也沒用。 至于如何更好的做到無條件接納,可以學習我的幫助孩子走出抑郁專欄,里面有專門詳細的講解。 可以說當下大多數(shù)老師對無條件接納的解釋就完全是錯的,說什么只接納情緒不接納行為,這完全是扯淡。只接納情緒不接納行為,還叫無條件?這不是明顯有條件嗎?真正的無條件接納就是要完全接納,不僅情緒,行為也要接納。 但完全接納行為并不等于放任孩子行為不管,這是很多人想不通的關鍵點。只要你想通了,你就知道如何既接納行為同時又能糾正行為了,就能真正的做到無條件接納了。 至于怎么做,我們專欄中有詳細介紹——《幫助孩子走出抑郁,重返校園》 |
|
來自: 肯定式教養(yǎ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