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 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正在北京火熱進行中!這場匯聚了 16 個國家、280 支戰隊的科技盛宴,不僅展示了人形機器人的酷炫技能,更讓背后的產業鏈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從 1500 米賽跑奪冠的宇樹科技 H1,到全自主 5V5 足球賽展現的群體智能,每一個精彩瞬間都離不開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技術支撐。 目前,布局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的 A 股概念股已有 120 只,其中 18 家公司 2025 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超 20% 或扭虧為盈。長盈精密、中鼎股份等企業已明確表示相關業務進入量產或試生產階段,行業商業化進程正在加速。 一、減速器:關節運動的 "心臟" 1、綠的諧波 作為諧波減速器國產化先鋒,國內市占率超 40%,客戶覆蓋特斯拉 Optimus、宇樹 H1 等頭部產品。2025 年產能翻倍,預計凈利潤增長 280%。 2、雙環傳動 在 RV 減速器領域國產份額第一,技術還延伸至諧波減速器領域,產品廣泛應用于機器人關節。 3、中大力德 是國內唯一同時量產諧波、RV、行星三大減速器的企業,間接持股宇樹科技,聯合研發機器人關節電機,2025 年凈利潤預計增長 350%。 二、伺服系統與執行器:動力之源 1、匯川技術 作為伺服電機龍頭,推出 "靈犀" 系列關節電機,深度綁定特斯拉 Optimus 供應鏈,國內市占率第一。 2、鳴志電器 為特斯拉 Optimus 靈巧手提供空心杯電機,宇樹 H1 手掌就搭載了其 6 臺微型電機,機器人板塊營收同比增速超 40%。 3、江蘇雷利 在行星滾柱絲杠技術上取得突破,與華為、特斯拉合作推進,2025 年上半年凈利潤增長 38%,產能擴張計劃已啟動。 三、傳感器:機器人的 "五官" 1、漢威科技 柔性觸覺傳感器全球前三,適用于機器人手部抓取力感知,已通過特斯拉、小米驗證。 2、奧比中光 作為中國服務機器人 3D 視覺傳感器龍頭,中報凈利潤同比激增 212.7%,與英偉達合作賦能機器人環境感知。 3、瑞芯微 自研結構光模組實現機器人自主避障,2025 年上半年凈利潤預計增長 185%-195%,機器人芯片市占率超 40%。 四、整機制造:系統集成的價值高地 1、埃斯頓 掌握控制器 + 伺服系統 + 本體全棧技術,人形機器人樣機自由度達 44,接近人類關節數。 2、拓斯達 推出人形機器人新品 Yobot W1,2024 年工業機器人收入同比增長 76.04%,五軸聯動數控機床訂單同比增長超 70%。 3、隆盛科技 2024 年發布自研 "蘭森" 人形機器人,其靈巧手已在產線完成多項工序,形成 "汽車 + 機器人" 雙驅動模式。 4、軟通動力 發布具身智能機器人 "天鶴 C1",搭載 29 自由度關節和星云智能平臺。 5、美格智能 聯合阿加犀發布 "通天曉" 人形機器人。 6、麥迪科技 與優必選合資布局醫療康養機器人。 特別聲明:本號內容源自公開資料整理,僅供研究探討,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勿以此為投資參考依據。如有不當,歡迎補充指正。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
來自: 昵稱76370573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