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降溫》雖為短章,看似瑣碎家事,實蘊情文之妙,誠如劉勰所謂“情以物遷,辭以情發”,其中情思起伏與文辭輝映,深合《文心雕龍》之旨。
初時酷暑如蒸籠,心緒若熱鍋之蟻,遲赴之怨生焉,此乃“物色之動,心亦搖焉”。待見黢黑師傅汗濕額發,心即轉柔,此情之婉轉,正所謂“情往似贈,興來如答”也。文末因體諒他人奔波之苦,頓感炎炎中滋生清涼,心緒為之轉捩,文氣隨之跌宕,正是“神用象通,情變所孕”之謂也。
蓋“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此文以素樸之言載凡俗之事,卻令“要約寫真”之筆飽含深情。當“理解包容,竟是降溫良方”點題之時,仿佛燥熱喧囂里忽落清涼甘霖,平凡頓生光輝。此情此境,正是《宗經》所推崇“情深而不詭”之境界。
家中的管道燃氣又到了檢測期。為了安全起見,上周末我電話聯系了燃氣公司的檢測員J師傅。因為在主城區開店,早出晚歸,白天家里無人。
在電話里,J師傅說,下周一早上你們能不能遲點去店里?我八點多一準來你家檢測。我想想,只好如此,就答應了。
轉眼到了周一早上。因為家里門鈴壞了,怕J師傅來了敲門聽不見,便打開臥室門,到客廳里等。臥室門一打開,就有一股熱浪撲面而來。雖然還不到八點,但時值酷暑,這段時間又是持續高溫期。加上我住的房子位于城東,東曬,又是頂層,所以格外的熱。開空調吧?要不了一會兒就要離開,不劃算。就這樣干等,人好像在悶罐里。漸漸開始心煩氣躁,如同熱鍋里的螞蟻。
好不容易捱到八點,還不見有人來的動靜。我忍不住撥打J師傅的電話。他說讓我們再等一下,他過來時得順便送孩子去幼兒園,大概八點半才能到。我無奈地放下電話,氣得差點火冒三丈。心想,這樣的服務,該打電話到公司投訴他。妻子也很氣憤,說,事后如果要填客服滿意度調查表的話,就填“不滿意”。我斬釘截鐵地附和,對!
大約八點二十分,“篤,篤”,終于聽到輕輕的敲門聲。打開門,門口站著一位中年漢子,身穿藍色工裝,背著工具包,皮膚黢黑,面帶歉意,被汗水浸濕的頭發粘在額頭。他熟練地從工具包里掏出布鞋套,抬腿準備往腳上套。開門的妻子心一下就軟了,柔聲說道:“不用套了,就這樣進來吧!”
J師傅進屋徑直到廚房里,打開燃氣閥,用手上的儀器仔細地檢測了一番,說:“一切正常,放心用吧!”然后,來到餐桌前,認真地填好一份檢測報告單,讓我簽了字。他收拾好工具包,背上肩,匆匆離開,趕著去下一家。
我們也匆忙出門,去停車場開車去店里。外面熱浪滔天,太陽像個高懸的大火球,陽光白花花、火辣辣的。坐進車里,露天曝曬的車廂已經成了滾燙的蒸籠。我一邊降下車窗、發動車輛,給車內降溫,一邊想,人人都不容易。人家J師傅整天騎著電瓶車,在炎炎烈日下挨家挨戶地去檢測,何嘗不熱呢?就著上班順路送一下上幼兒園的孩子,也許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家里有閑人接送,他大可不必這樣受累。
情緒慢慢平和下來,人也就不覺得有多么炎熱煩躁了。理解和包容,竟是降溫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