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呈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每一次低頭,都是為了更倔強的抬頭。 ——麥家《人生海海》 所謂無底深淵,下去,也是前程萬里。 ——木心《素履之往》 人生如河流,我愿做一股奔騰的活水,哪怕遇到礁石也要激起美麗的浪花。 ——路遙《平凡的世界》 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指導】 這是一道引語式材料作文題。 作文材料由三句出自名家作品的文學語句排列而成,其一出自麥家的《人生海海》,意思是人生廣闊,也有坎坷,在遇到挫折和困境時可以暫時退讓,隱忍積蓄,最終實現崛起;其二出自木心的《素履之往》,意思是不要畏懼看似可怕的困境,敢于直面,深入其中,勇往直前,或許會迎來新的天地;其三出自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意思是要勇于面對人生中的困難挫折,積極向前,在挑戰中展現生命的活力與精彩。 考生應綜合理解三句話,首先要找到三句話的共同點,即它們都圍繞面對人生中的挫折、困境時應持有的態度展開,都強調了在困境中積極應對的重要性。其次,也要看到三句話的不同點,它們有各自的重點表達方向。三則材料不同之處在于,麥家的話側重面對困境時的隱忍與蓄力,木心的觀點強調對絕境的辯證認識與勇敢探索,路遙的表述則突出主動與困難抗爭的進取精神。三者從不同角度構成了面對人生困境的完整態度體系。再次,要綜合三句話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構建起恰當的語意關系或邏輯關系,使文章有層次。例如,可以是層進關系,在面對困境時,可以暫時隱忍積蓄,然后在困境中勇往直前,積極挑戰,最終展現出生命的精彩。 具體寫作時,考生可以引用三則材料中的名句,引出人生困境這一話題,提出核心立意:人生之路布滿荊棘,面對困境,我們既要學會隱忍蓄力,也要敢于直面探索,更要主動抗爭,在與困境的交鋒中實現自我成長與價值綻放。主體部分采用分論點的形式。分論點一,低頭蓄力,是為了更有力的抬頭。結合麥家的名言,闡述在困境中收斂鋒芒、積累力量的重要性,可列舉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事例,說明隱忍并非退縮,而是為了未來的崛起。分論點二,直面深淵,方能發現前程萬里。依據木心的觀點,論述勇敢面對絕境的意義,引用史鐵生在殘疾后直面人生困境,創作出諸多優秀作品的事例,展現從絕境中尋找希望的可能。分論點三,勇撞礁石,讓生命綻放美麗浪花。圍繞路遙的話語,強調主動與困難抗爭的價值,以貝多芬在失聰后仍堅持創作,譜寫《命運交響曲》為例,體現在挑戰中彰顯的生命力量。結尾總結全文,再次強調面對人生困境應有的態度,升華主題,呼吁人們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中的風雨,在困境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參考立意】 1、深淵里的向陽花。 2、低頭時見星光。 3、礁石與浪花的私語。 4、向深谷借一束光。 5、生命在逆旅中綻放。 6、低頭是為了更高飛翔。 【原題呈現】 于深谷處見星辰 麥家說“每一次低頭,都是為了更倔強的抬頭”,木心言“所謂無底深淵,下去,也是前程萬里”,路遙喻人生為“奔騰的活水”。三位作家以不同筆觸,共同勾勒出生命在逆境中突圍的壯闊圖景——真正的成長,從來不是在坦途上的信步,而是于深谷中對星辰的仰望與攀登。 生命的韌性,往往在低頭的瞬間積蓄力量。敦煌研究院的樊錦詩曾坦言,初到戈壁時,風沙吹走的不僅是年輕學者的雄心,還有對學術道路的篤定。當她在昏暗洞窟里對著殘破壁畫臨摹,在風沙彌漫的夜晚校對文獻時,外界正盛行著“出國熱”“下海潮”。她選擇低頭扎根,在青絲變白發的堅守中,構建起敦煌學研究的現代體系。倘若樊錦詩在八十年代隨波逐流,那些沉睡千年的壁畫或許仍在時光中默默剝落。這種低頭不是妥協,而是將外界的喧囂關在門外,讓內心的燈火照亮前路。 跌入深淵的勇氣,恰是開啟新生的密鑰。2018年,“芯片女神”吳忌寒帶領團隊研發的比特幣礦機遭遇技術瓶頸,核心算法連續三個月毫無進展。當投資方撤資、團隊成員陸續離開時,他變賣房產堅持研發,在深圳城中村的出租屋里完成了關鍵突破。后來有人問他那段日子的感受,他引用木心的話回應:“深淵底部,或許藏著通往新世界的暗門。”這種向深淵縱身的決絕,在航天領域同樣閃耀——嫦娥五號研發團隊在月面采樣返回技術攻關中,曾連續五次試驗失敗,總設計師楊孟飛帶領團隊拆解3000多個技術節點,最終讓“月球土特產”成功著陸地球。這些案例印證著一個真理:命運的懸崖邊,往往生長著最奇異的花朵。 活水般的奔騰,終將在礁石處綻放華彩。翻譯家許淵沖在“文革”期間被下放到農場,在牛棚昏黃的燈光下,他將《紅與黑》翻譯成中文,用詩性語言對抗現實的粗糲。當造反派質問他為何還在“搞封資修”,他指著窗外說:“河流遇到礁石才會歌唱。”這種在逆境中保持奔騰姿態的智慧,在當代青年中同樣傳承。00后非遺傳承人楊昌芹,將傳統竹編技藝與現代設計結合時屢遭質疑,她帶著作品輾轉20多個城市參展,最終讓遵義竹編走進國際時裝周。他們的故事證明生命的精彩不在于順流而下的安逸,而在于沖擊礁石時濺起的每一朵浪花。 對于青年來說,那些曾讓我們輾轉難眠的考試失利、人際摩擦,或許正是麥家筆下需要低頭跨越的溝壑;那些看似無解的困境,可能是木心所說的“前程萬里”的起點;而我們在成長中遭遇的每一次挑戰,終將成為生命河流里激蕩靈魂的礁石。當我們懂得在低頭時積蓄力量,于深淵中尋找光亮,像活水般永不停歇地奔騰,便會明白:所有打不倒我們的,終將使我們更強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