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人馬座α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恒星系統,很多人因為科幻小說《三體》認識了它,知道這是一個由三顆恒星組成的“三體”世界。 簡單來講,半人馬座α星的三個成員分別被稱為“半人馬座阿爾法星 A”、“半人馬座阿爾法星 B”和“半人馬座阿爾法星 C”,由于“半人馬座阿爾法星 C”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恒星,因此它也被稱為比鄰星,為方便描述,我們可以將它們稱為A星、B星和比鄰星, 現實中,半人馬座α星其實是一個穩定的三合星系統,A星和B星都是與太陽差不多大的恒星(A星比太陽略大,B星比太陽略小),這兩顆恒星相對較近,組成了一個穩定的雙星系統,而C比鄰星則是一顆比太陽小得多的恒星,它位于更遠處,與這個雙星系統一起圍繞著它們的共同質心運行。 那么,半人馬座α星系統會不會存在行星呢?答案是肯定的,在過去的日子里,科學家已經在比鄰星周圍發現了三顆行星,而引人注目的是,最近,科學家根據來自韋伯望遠鏡(JWST)的觀測數據發現,這個“三體”世界里很可能還有一顆行星。 這顆可能存在的行星被暫時稱為“S1”,早在2024年8月,科學家就在韋伯望遠鏡傳回的觀測數據中發現了有關它的蛛絲馬跡。 科學家發現,在距離A星大約2個天文單位的位置上,有一個微弱的光點,其亮度只有A星的大約萬分之一,而這也就意味著,這個光點有可能是A星的一顆行星。 這個發現讓整個天文學界都為之振奮,然而科學是嚴謹的,一次觀測到的可疑信號,并不能直接宣布“我們找到了行星”,要確認它的身份,還需要更多證據的支持。 于是,在2025年的2月和4月,韋伯望遠鏡兩次將“目光”重新對準了A星,但令人失望的是,這兩次觀測,都沒有發現“S1”存在的痕跡。 為什么會這樣呢?科學家推測,有可能是因為“S1”隱藏在了強烈的恒星光芒之下。但問題是,韋伯望遠鏡的觀測時間是有限的,觀測任務也是很多的,不可能讓它一直盯著A星看,怎么辦呢? 科學家采用的辦法是,在其他望遠鏡過去的觀測數據中仔細尋找,看看有沒有什么線索。 實際上,科學家真的發現了一條關鍵的線索——2021年,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曾經在A星附近,發現過一個微弱的行星候選體信號,代號為“C1”。 所以科學家大膽假設,這個信號應該就是“S1”發出的,而如果這個假設成立,我們就有了兩個不同時間點上的“目擊記錄”,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用來極大地約束這顆行星可能的運行軌道。 接下來,就是海量的計算工作,科學家利用超級計算機,模擬了數百萬條可能的行星軌道。 這一下,“S1”就有點藏不住了,因為模擬結果表明,在所有可能的穩定軌道中,有超過一半的軌道,都會讓它出現在那兩個時間點,而在2025年的2月和4月,它要么運行到離A星太近的地方,被強烈的光芒徹底淹沒,要么就是運行到了韋伯望遠鏡星冕儀的遮擋板后面,從而無法被觀測到。 科學家表示,這個結果極大地增強了“S1”真實存在的可能性,它不再是一個孤立的信號,而應該是一個能夠被合理的物理模型和軌道動力學所解釋的、行為連貫的行星。 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還不能說100%確認,只能說在半人馬座α星這個“三體”世界里,除了已確認的那顆三行星之外,很可能還有一顆行星。 根據科學家推測,“S1”很可能是一顆氣態巨行星,其運行軌道距離其主恒星(也就是A星)1至2個天文單位,而這樣的距離范圍,正好處于“宜居帶”之中。 需要知道的是,雖然氣態巨行星本身不適合生命存在,但它卻可能有衛星,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它有一顆大小合適的巖石衛星,那么這顆位于“宜居帶”之中的衛星,理論上就有可能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不得不說,這樣的情況實在是令人浮想聯翩,你覺得呢? 參考資料: 1、A Candidate Giant Planet Imaged in the Habitable Zone of α Cen A. I. Observations, Orbit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Exozodi Upper Limits, arXiv (2025). DOI: 10.48550/arxiv.2508.03814 2、A Candidate Giant Planet Imaged in the Habitable Zone of α Cen A. II. Binary Star Modeling, Planet and Exozodi Search,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arXiv (2025). DOI: 10.48550/arxiv.2508.038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