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櫪老驥|回憶2008年春運大潮中的廣州火車站 歌曲:春運的溫暖 說起綠皮車,不由得想起在廣州的許多往事。受一所工科院校之聘,在那里教了十五年的書,每逢假期特別是寒假肯定是要回家鄉過春節的,這就與廣州火車站的春運結下了不解之緣。其中印象最深的是2008年廣州火車站的那場春運亂局,確實是雪災與春運大潮碰撞出的特殊印記。 平日里,每年春運的廣州站本就是全國人口流動的“晴雨表”——數百萬在珠三角打拼的勞動者,攥著一年的辛勞與期盼,涌向這里踏上歸途,擁擠是常態。但2008年的雪災,像一只突然按下的“暫停鍵”,讓本就緊張的運輸系統徹底停擺。 ![]() 2008年的冬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雪席卷了南方,也讓廣州火車站成了全國目光聚焦的漩渦。彼時的廣州站廣場,早已不是平日里秩序井然的交通樞紐,而是被潮水般的返鄉人群填滿的“臨時營地”——他們大多是扛著蛇皮袋的農民工,也夾雜著學生、小商販和拖家帶口的游子,每個人的臉上都刻著相同的焦灼:回家。 ![]() 廣場上的擁擠早已超出了“人山人海”的范疇。數以十萬計的人像被無形的力量擠壓在一起,腳尖挨著腳跟,呼吸交織著汗味、泡面味和潮濕的冷空氣。農民工們裹著厚重的舊棉襖,懷里緊緊揣著皺巴巴的身份證和幾張零錢,他們的行李總是出奇地統一:鼓鼓囊囊的蛇皮袋里裝著給家人的年貨,有的還捆著一床薄被——那是他們在廣場上挨凍時唯一的依靠。 ![]() 人群像一攤凝固的泥沼,挪動一步都要耗費全身力氣。有母親把孩子舉過頭頂,孩子的小臉凍得通紅,卻懂事地抓著母親的圍巾;有年輕人背著年邁的父母,在人縫里艱難地尋找落腳處;還有人干脆坐在自己的行李上,眼神茫然地望著火車站的電子屏,那里滾動著“列車晚點”的紅色字樣,像一盆盆冷水澆在每個人心上。 ![]() 購票窗口前的隊伍,是這場混亂中最激烈的“戰場”。原本應該整齊的隊列早已扭曲成麻花,后來的人拼命往前擠,前面的人死死守住位置,爭執聲、咒罵聲此起彼伏?!白屢蛔?!我孩子等著回家看病!”“憑什么你插進來?我排了三天了!”這樣的對話在人群中不斷重復。 ![]() 為了搶到一張票,有人凌晨就帶著小馬扎來排隊,餓了啃口干面包,渴了喝口自來水;有人發動全家輪流“占位”,累了就在隊伍里靠著行李打個盹,稍有動靜立刻驚醒;更有人揣著幾張不同日期的票,在廣場角落低聲詢問“要不要票”,他們的出現總會引發一陣騷動,有人急著掏錢,有人怒斥“黃牛不得好死”,混亂中甚至會爆發推搡和斗毆。 ![]() 窗口里的售票員早已聲音嘶啞,她們面前的玻璃被無數只手拍得砰砰作響,每個人都想把自己的需求喊得更響亮些?!暗轿錆h的票還有嗎?”“哪怕站票也行啊!”當聽到“沒票了”三個字時,有人當場蹲在地上抹眼淚,有人不甘心地拍著玻璃嘶吼,更多人則默默轉身,重新加入漫無目的的等待。 ![]() 擁擠和焦灼中,人性的光輝與陰影交織上演。有農民工把自己省下來的泡面分給旁邊的孩子,笑著說“俺不餓”;有素不相識的人互相幫忙照看行李,輪流去打水;當有人暈倒時,周圍的人會自發地讓出一條通道,有人遞上熱水,有人掐著人中焦急呼喊。廣場上的廣播里,不斷播放著尋人啟事和安慰的話語,志愿者們穿著紅馬甲穿梭在人群中,分發著姜湯和棉被,他們的身影成了灰色人潮中最溫暖的亮色。 ![]() 但混亂也催生了不堪。有人趁亂偷走別人的行李,被發現后引發一場混戰;有人為了搶占一個稍微避風的角落,和陌生人吵得面紅耳赤;還有人在公共場合隨地大小便,讓本就污濁的空氣更加刺鼻。這些瞬間,像冰錐一樣刺穿著人們緊繃的神經。 ![]() 那場雪災中的廣州火車站,像一幅濃縮的時代畫卷。它記錄了農民工群體最樸素的渴望——一年辛勞后對家的眷戀,也暴露了特殊情境下的秩序脆弱。當雪終于停了,列車緩緩駛出站臺時,那些擠上火車的人們望著窗外掠過的風景,臉上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而留在廣場上的人,依舊在等待,等待著下一趟列車,也等待著一個可以安心回家的信號。 ![]() 十多年后,每當有人提起那個冬天,我總會想起廣州站廣場上那片望不到頭的人潮,想起那些在寒冷中互相取暖的瞬間,也記得那些為了一張車票而紅過的眼眶。那是一代人的春運記憶,帶著風雪的凜冽,也藏著人性的溫度。因為我也曾夾雜在一字長龍的隊伍里排隊買票,我也曾拖箱拎包,隨著潮水般的人流蹣跚而行,那種不堪重負已到體能極限隨時可能倒下的絕望,時時啃噬我的心,但想到家人的盼望和期待,又立刻強打起精神負重前行......... 后來的幾年,終于還是放下了知識分子的矜持,學會與“黃?!蓖讌f,從他們手中加價“購買”兩張臥鋪票;再后來,又學會了購買特價飛機票的技巧,用相對低廉的花費從空中“回家”。.... ![]() 今天,夜間的廣州站 ![]() 京津冀高鐵2008年開始商業化運營 可能有讀者會說,為什么不坐高鐵,非要省那點錢嗎?要知道,南方那年還沒有高鐵??!說來無獨有偶,中國的第一條高鐵開始商業化運營,正是在2008年,但那是北方的京津冀高鐵,而連通北京與廣州的京廣高鐵,是世界上運營里程最長(2300公里)的高速鐵路,由于技術和建設工期等方面的原因,她直至2012年12月26日毛主席119歲誕辰那天才正式開通。 ![]() 全長2300公里的京廣高鐵,最高時速350公里 有了京廣高鐵,出現了新建的規模宏大的廣州南站,大大地緩解了每年春運時廣州火車站的沉重壓力,08年春運時的亂象已經不復存在,但綠皮火車并未退出歷史舞臺,它依然活躍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特別是中西部邊遠地區和一些里程特長連高鐵也實現不了“朝發夕至”的線路上。它與高鐵相輔相成,功能互補,比翼齊飛,是中華大地交通網絡上熠熠生輝的列車姐妹。 ![]() ![]() 在K137綠皮車上拍攝的日出 宋景慧攝 ![]() 乘坐綠皮車的旅游團隊在六盤水車站合影 今天 ,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高鐵大國,截至2024年底,我國高鐵的運營里程已經達到4.8萬公里,占全球高鐵里程的70%以上,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鐵路網。每日開行動車組列車超1萬列,單日最高運送旅客達1.6億人次,承擔了全國76%的旅客發送量。通過12306實時票務系統,單日售票達2000萬張,其中互聯網售票已經達85%。 ![]() 縱橫交錯的高鐵線路 這是多么巨大的成就!從2008年到2024年,才不過短短16年,我國高鐵已提前實現了“四縱四橫”的規劃目標,高鐵網絡已經覆蓋了全國97%以上的人口密集城市,為中西部的城市發展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布局提供了強勁動力。 今夜,我正坐在貴州省黔西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首府興義市郊的一座小鎮的賓館房間內,振筆疾書著這篇文章。 ![]() 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木櫳街道,竟然也藏著一座火車站——興義站,這個火車站 ,看起來是那樣的不起眼,它卻有直達廈門與深圳的K字頭快車由此首發,高鐵也即將開通,這說明我們的高鐵網絡竟然覆蓋到了過去“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的窮鄉僻壤,真是匪夷所思!這個小鎮通了高鐵,大山里的孩子就能夠走出深山,走向沿海大城市 ,甚至走向世界!這是多么令人振奮的事! ![]() 由于要開通高鐵,小鎮也繁華起來,原本的“鎮”也成了“街道”,被城市化了。居然有好幾條公交線路在開行,其中一條專門開往火車站,還有一條車窗上大字標著“82路 開往萬峰林機場”!我的天,這地方也建了飛機場,太牛了! 我們的家鄉,一座長江邊上的繁華城市,至今都沒有機場,而這個邊陲小城興義,它卻有了!這大約也是得益于高鐵的開通吧! ![]() 結束本文前,感慨萬千,賦詩一首,獻給奔馳在中華大地上的綠色列車和高鐵,也獻給這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的“遠方”,祝愿她在鐵路雙雄的催生下,越變越“近”,越變越美! 詩云:《詠雙軌并行》 鐵龍雙色共馳驅,新故相承繪壯圖。 綠皮載夢穿鄉野,銀箭追風越坦途。 慢賞煙霞牽客緒,速連星月縮江湖。 山河萬里同軌濟,載得民生向盛途。 注:詩中 “鐵龍雙色” 分指綠皮車與高鐵,“新故相承” 點出二者相輔相成之意?!熬G皮載夢” 寫其連接鄉野、承載人文情懷,“銀箭追風” 贊高鐵速度與效率;“慢賞”“速連” 對比二者特色,末聯 “同軌濟”“向盛途” 凸顯共同服務民生、助力發展的時代價值。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