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道經4--《列子》 杞人憂天、兩小兒辨日、黃帝夢境神游、扁鵲換心、愚公移山、余音繞梁、高山流水等寓言故事,皆出自道家經典--《列子》 ![]() 七律.讀《列子》 小兒辨日孔丘問,綺夢神游黃帝還。 扁鵲換心重賦性,愚公立志誓移山。 寓言深意笑談里,哲理馳思字句間。 體道合真超自我,貴虛皆忘看塵寰。 ![]() 《列子》簡介 《列子》又名《沖虛真經》,是道家的一部經典著作,全書共有8篇,約3萬字。書中的名言及寓言故事,其宏闊的視野、精當的議論和優美的文筆,體現了道家對精神自由的心馳神往。杞人憂天、兩小兒辨日、黃帝夢境神游、扁鵲換心、愚公移山、余音繞梁、高山流水等寓言故事皆出自本書。 全書思想主旨近于老莊,主要探討了人的自然狀態、修道和達到長生不老的方法等問題,同時也涉及了政治、倫理等方面的思考。大體包括以道為本、齊物為一、體道合真、無心之境、安命處順等幾個方面的內容。 ![]() 列子其人 列子(約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名御寇,字云。鄭國圃田人。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曾師從關尹子、壺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隱居鄭國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靜修道。后被尊奉為沖虛真人,《列子》也被崇奉為《沖虛真經》。 列子主張貴虛,虛即道,有無皆忘,萬異冥一,故謂之虛,表示沖虛自然,不執不為之義。其根本精神,就是要消解種種執著,上達于虛無之境,實現心靈的自由和完善生命的存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