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周五,智元機器人發了一個大消息,18日(下周一)將在京東和自家商城上架三款機器人和一只機器狗。 一次性把“遠征”“靈犀”“精靈”三大產品系擺到普通消費者面前。 大家要知道,智元的每一次動作,都在市場掀起巨浪。 7月8日,上緯新材公告,智元機器人通過協議轉讓與要約收購,取得其63.62%控股權。 消息一出,股價連續10個“20cm”漲停,而且10個漲停之后,還繼續漲,最后累計最高漲幅超1300%,創下近年A股罕見紀錄。 從這方面可以看出,A股人形機器人是不缺關注度的。 一、智元不止有機器人其實就在2天前(14日),智元剛剛發布了行業首個面向真實世界機器人操控的統一世界模型平臺 Genie Envisioner(GE)。 這是全球首個面向真實世界機器人操控的統一認知引擎。 簡單來說,它讓機器人擁有了“想象力”: GE 讓機器人從“聽指令做事”變成“先想象、再驗證、最后行動”。 這意味著什么? 機器人從“被動執行指令”進化為“主動規劃行動” “想象—驗證—行動” 的閉環,正是具身智能的核心標志。 小獵豹看了一位業內專家評價:“GE平臺的出現,相當于給機器人裝上了大腦皮層。” 從這方面來看,智元的厲害之處,在于技術與商業的雙輪驅動。 二、人形機器人或將引來規模化落地技術再強,不落地就是空中樓閣。而智元的厲害之處,在于技術與商業的雙輪驅動。 就在6月份,智元與宇樹科技一起,7800 萬元中標中移(杭州)人形雙足機器人代工項目,提前鎖定運營商渠道。 上周,智元宣布與富臨精工達成合作,近百臺遠征A2-W機器人將正式進駐其智能制造產線。 這些訂單的意義,不只是“賣設備”,而是在真實場景中積累數據、迭代算法、打磨產品,形成正向循環。 GE 平臺一旦開放,開發者越多→場景數據越多→模型越準→機器人越“聰明”,飛輪效應比純賣硬件快一個數量級。 往后看,To B(工廠)、To G(運營商)、To C(商城開售)三線并行,任何一條線爆發都能帶來指數級現金流。 三、我們為何能領跑?數據告訴你真相人形機器人被廣泛認為是繼智能手機之后,最具顛覆性的終端形態。 馬斯克預言:“未來人形機器人數量將超過人類。” 中金公司測算,其遠期市場空間超萬億元。 而我們,早已悄然領跑: 連續11年穩居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機器人相關有效專利突破19萬項,占全球近三分之二; 2026-2030,產業規模將達4000億元,穩居世界第一。更關鍵的是,我們已進入量產前夜。 宇樹科技王興興之前預測,未來幾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將每年翻倍,2-3年內有望實現年出貨百萬臺。 這背后也是我們的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絕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引導或承諾,僅供學術研討。 如果覺得資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夠多多支持,您一次點贊、一次轉發、隨手分享,都是小獵豹堅持的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