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悳 痰濕是濕邪與痰濁相互交織、凝聚而成的病理產(chǎn)物,它既是病理產(chǎn)物,同時又是致病因素,形成了一個可惡的疾病閉環(huán)。 因而中醫(yī)認為它是“ 百病的溫床 ”,像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肥胖、冠心病、中風等疾病的“幕后推手” 都與痰濕有密切的關聯(lián),一些原因復雜的怪病也都是有痰濕引發(fā)的。 ![]() 像下面這些癥狀就是痰濕積聚在身的常見表現(xiàn): 1、身體沉重: 四肢如同灌了鉛,慵懶乏力,晨起尤其明顯。 2、頭腦昏沉: 頭腦仿佛籠罩著一層薄霧,不清醒,注意力難以集中。 3、口中粘膩: 口里不清爽,唾液發(fā)粘,常有不清澈的甜味或異味。 4、舌苔厚膩: 舌苔明顯厚厚一層,白膩或黃膩,如同覆蓋一層苔蘚。 ![]() 5、體型臃腫: 身體容易虛胖,腹部尤其松軟,減肥困難。 6、皮膚油膩: 面部、頭發(fā)油脂分泌旺盛,容易長痘或濕疹。 7、大便粘滯: 大便不成形,黏膩難解,常粘馬桶不易沖凈。 8、痰多胸悶: 喉嚨總有痰,咳之不盡,或常覺胸口悶堵不暢。 9、嗜睡貪睡: 白天也易感困倦,尤其飯后更是昏昏欲睡。 若你發(fā)現(xiàn)自己符合其中的3條以上,那么很可能痰濕已在體內(nèi)悄然積聚了。 如果身體有痰濕,我們該如何自我調(diào)理呢? 只要刺激豐隆穴和支正穴就可!這2個穴位結合一起能夠滌蕩全身痰濕,一個治因,一個治果,不論是“有形之痰”,抑或是“無形之痰”,它都可清除滌蕩。 先來說說豐隆穴! 它能從源頭上切斷痰濕的生成,因為豐隆穴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絡穴”,連通脾胃二經(jīng),刺激它可一穴同時調(diào)理脾與胃,中醫(yī)認為 “ 脾胃為生痰之源 ”,脾胃功能失常,運化水濕無力,痰濕便由此而生。 豐隆穴位于小腿前外側(cè),取穴時先找到外踝尖與膝眼(犢鼻穴)的連線,取中點位置,再向外側(cè)旁開約2橫指(脛骨前肌外緣),按壓有明顯酸脹感處即是。 再說說支正穴! 作為手太陽小腸經(jīng)的絡穴,支正穴最擅長化解“痰結”,無論是皮膚表面的扁平疣、瘊子,還是體內(nèi)的脂肪瘤、結節(jié),本質(zhì)都是痰濕淤積的產(chǎn)物。 刺激支正穴還能增強小腸的消化能力,將痰濕及時代謝排出,人體的消化功能不好,痰濕就會消化不出去。 支正穴位于前臂后區(qū),腕背側(cè)遠端橫紋(手腕橫紋)向上5寸(約3橫指),尺骨(小臂內(nèi)側(cè)骨頭)與尺側(cè)腕屈肌之間。 取穴時可先握空拳,從手腕橫紋向上量至約一掌距離,按壓有緊繃感處即是。 那么,如何刺激豐隆穴、支正穴呢? 最方便的方法就是道家繩療捆綁法,像針刺、按壓、拍打、刮痧、拔罐等手段都屬于一種物理刺激法,道家繩療捆綁法也屬于一種物理刺激法,只不過采用的工具不同而已。 與常用的按摩相比,道家繩療在一定的程度上還能解放人的雙手,不占用工作及生活時間。 而且還能起到類似針灸留針的作用。 捆綁豐隆穴、支正穴是有講究的,無需把左右的穴位都綁上,只需要綁一側(cè)就可,我們可以這樣捆綁: 綁左腿的豐隆穴及右手的支正穴,這樣可以形成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升一降的經(jīng)絡相蕩閉環(huán)(注:經(jīng)絡相蕩是經(jīng)絡36兵法之一) 如何捆綁呢? 具體方法請參考借鑒萬物療法公眾號7月2日發(fā)表的文章《???“ 各種疑難疾病 ” 的Z強王炸穴位——下三皇穴》!
|
|
來自: 新用戶9362OW5Z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