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說起青島這座城市,人們立馬想起:美麗的海濱,美味的啤酒,繁榮的經濟,古雅的德式老建筑…… 這些確實是青島的特點,但真實的青島,其實遠遠不止這些!有一位名叫吳正中的著名紀實攝影家,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里,持續拍攝青島這座城市的變遷。 本文要展現的是,吳正中老師鏡頭下,90年代的“老青島”。一起來看一看,青島三十多年前的人間煙火氣息,來尋找童年的記憶…… ![]() 上海路8號,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德式建筑與街道風格。 ![]() 90年代,使用“大哥大”手機的青島人,很多都是大老板、老板娘。 ![]() 青島的大自然影樓,顧客在排隊拍寫真、紀念照。90年代,青島人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對拍照也有了更高的追求。 ![]() 青島十一中門,都是在認真讀書復習的學生。她們看上去年齡顯大,不知為什么? ![]() 青島工人文化宮,周邊都是層數不高的樓房,裝飾也較為簡單。 ![]() 青島工人劇場,建筑風格還是八九十年代的典型風格。門口很多大爺,聚在一起曬太陽,還一邊嘮嗑。 ![]() 上海路1號,具有濃郁的西式建筑風格,別墅一樣的房子,住起來非常舒適。 ![]() 在別墅附近,有不少私自搭建的柵欄,看上去略顯凌亂。 ![]() 在青島的上海路與熱河路交叉處,留下一座年代久遠的碉堡,如今不知道是否還在? ![]() 當年的宣傳欄,沒有液晶顯示屏,也沒有彩色噴繪,而是最簡單的黑板報。 ![]() 青島工人文化宮,這是工廠職工休閑娛樂的地方。 ![]() 青島裕德里的一個大門,跟老上海的石庫門有一點像。 ![]() 裕德里的棚戶區,當時的房子沒有陽臺,人們只好在外面拉線,來曬衣服和被子。 或許,很多人還記得,油鍋里油條香味、放學時悅耳的鈴聲、公園大爺下象棋的聲音、賣蠣蝦的大姐的吆喝…… 這些三十年前熟悉的風景,比電視劇里演的更加真實,可惜如今早已消逝不再!讓我們感謝著名攝影家吳正中老師,為我們留下如此親切的風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