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東進序曲》是八一電影制片廠攝制的抗戰(zhàn)題材的彩色故事片,1962年公映,根據(jù)同名話劇改編,編劇顧寶璋、所云平,導演華純,副導演蘇凡,主要演員李炎、張鐘英、于純棉、張憲、文卜東等。 ![]() 該片取材于新四軍1940年東進抗日過程中的一段真實史實。在圍繞敵我爭奪的戰(zhàn)略要地橋頭鎮(zhèn)這個中心事件上,展開的政治、軍事兩條戰(zhàn)線上的斗爭,日、偽、頑、友、我各種政治力量尖銳復雜的矛盾沖突得到充分展現(xiàn),一系列緊張、曲折的故事和公開的、細微的較量真實再現(xiàn)、引人入勝。 ![]() 影片真實還原了蘇北的社會風貌和戰(zhàn)斗場面,再現(xiàn)了當年新四軍馳騁沙場抗擊日寇、打擊敵頑的情景,有著較強的歷史感和真實感,是真實還原新四軍抗戰(zhàn)時期的并不多見的經(jīng)典電影。 1、劇情簡介。 1940年,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進入了戰(zhàn)略相持階段。這時,一貫消極抗戰(zhàn)、積極反共的國民黨頑固派更加緊制造摩擦,限制共產(chǎn)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的發(fā)展,多方阻撓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后,并企圖乘機消滅堅持抗戰(zhàn)的人民武裝。 ![]() 中國共產(chǎn)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依照毛澤東同志制定的“堅持抗戰(zhàn),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的方針,對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jié)”的斗爭。 ![]() 在這一大背景下,我新四軍挺進縱隊1000余人,為克服蘇北地區(qū)的投降危機,在東進途中粉碎日寇、偽軍和頑固派的夾擊,在縱隊司令員孟器宇(張鐘英飾演)的指揮下攻占了蘇北日寇據(jù)點橋頭鎮(zhèn)。 ![]() 江州的國民黨蘇魯皖部,是國民黨的地方實力派,國民黨頑固派江蘇省主席韓德勤以及南京漢奸汪精衛(wèi)都想把它抓在手里。蘇魯皖總指揮劉世儀(彭奇愚飾演)見形勢棘手,便出走他處,由副總指揮劉玉坤(張憲飾演)應付局面。 ![]() 聚集在劉玉坤指揮部的頑固派和漢奸的代表,極力主張出兵向橋頭鎮(zhèn)的我軍進攻,以便挑起內(nèi)戰(zhàn),劉玉坤一面派指揮部的參謀李廣文(張章飾演)去接管橋頭鎮(zhèn),一面調(diào)集人馬對我軍采取包圍之勢。 ![]() 在內(nèi)戰(zhàn)一觸即發(fā)之時,我挺進縱隊政治部主任黃秉光(李炎飾演)帶一個警衛(wèi)員只身前往江州談判,黃秉光一到江州,走訪了蘇魯皖部第一挺進縱隊司令周明哲(文卜東飾演)。 ![]() 劉玉坤九姨太(李恩琪飾演)指使親信--第四縱隊司令賀老五(叢志軍飾演)前去逮捕黃秉光,周明哲是個愛國軍人,深明團結抗戰(zhàn)大義,挺身而出為黃秉光解圍,之后力勸黃主任不必冒險談判。 ![]() 黃秉光決心負艱履險,前去爭取劉玉坤團結抗日,談判過程中,黃秉光處在頑敵、日偽代表的包圍之中,大義凜然、“舌戰(zhàn)群頑”,對劉玉坤說明利害關系,曉以民族大義。 ![]() 但劉玉坤在頑、偽代表的誘逼下,終于不顧我方規(guī)勸,準備挑起事端,他派政訓處長段澤民(張立法飾演)去橋頭鎮(zhèn)窺探到我軍并無軍事準備,便打響了挑釁的第一槍,并將黃秉光代表囚禁起來。 ![]() 劉玉坤的進犯遭到我軍堅決反擊,初戰(zhàn)失利的他調(diào)集大批人馬再次進犯,并強使周明哲、林毅(白鋼飾演)部參戰(zhàn),在眾寡懸殊的情況下,我橋頭鎮(zhèn)被突破,正當敵人狂喜之際,我軍在孟奇宇司令員的提前準備的奇兵,在團長鄧斌(于純棉飾演)的帶領下,襲擊了敵人的后方,使敵前后挨打慘遭失敗,國民黨第二挺進縱隊司令石中柱(王孝忠飾演)被俘。 ![]() 劉玉坤碰的頭破血流之后,向周明哲興師問罪,段澤民和頑固派代表蔣公任(王者飾演)密謀企圖暗害周明哲,幸虧愛國參謀李廣文及時將信件交給黃秉光。 ![]() 段澤民看到密謀敗露,打傷了周明哲的妹妹周明珠(師偉飾演),林毅當面揭露了段澤民的陰謀,周明哲當場打死段澤民,率部起義。 ![]() 新四軍主力已過長江抵達江州城下,劉玉坤退守城內(nèi)無計可施,偽、頑代表乘機誘逼劉玉坤投降日寇或投奔韓德勤,以便繼續(xù)反共,這時,躲在他處的總指揮劉世儀知道情況危急,匆匆趕回來。 ![]() 我軍為“挽回投降危急,力爭時局好轉”,釋放了石中柱,向對方提出停戰(zhàn)言和,只要放棄反共,共同抗日,既往不咎的主張。 ![]() 劉世儀在我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影響下,同時也為了保全他自己的實力,便向被囚禁的黃秉光賠罪,表示放棄反共、停止內(nèi)戰(zhàn)、團結抗日。 ![]() 我軍終于突破重重障礙,在人民的熱烈歡送中,浩浩蕩蕩的踏上東進抗日的征途。 ![]() 上述發(fā)生的故事僅僅是我新四軍東進抗日征程中的一幕序曲。 2、電影情節(jié)與真實歷史的還原。 毫不夸張的說,電影反映的故事地點和人物在現(xiàn)實中都有對應,有評論說電影95%還原了歷史,是很好的歷史再現(xiàn)。 ![]() 電影故事發(fā)生地主戰(zhàn)場是在橋頭鎮(zhèn),對應的是揚州下屬的郭村,國民黨蘇魯皖總指揮部設在江州,對應的是江蘇泰州。 ![]() 電影中的江州“二劉”總指揮劉世儀和副總指揮劉玉坤,對應的是當時駐守泰州的國民黨地方實力派、魯蘇皖邊游擊軍總指揮李明揚、副總指揮李長江,簡稱“二李”。 ![]() 據(jù)《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第一卷(1921--1949)下冊記載:“1939年2月,新四軍第一支隊(欠一個營)在丹陽游擊縱隊配合下向北挺近揚中,殲滅偽軍一個團的大部,控制了揚中和大橋一帶沿江地區(qū);同時,主動與駐泰州的國民黨地方實力派、魯蘇皖邊游擊軍總指揮李明揚、副總指揮李長江建立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關系。” ![]() “1940年6月底,駐泰州的國民黨軍李明揚、李長江部受韓德勤唆使,攻擊郭村一帶的新四軍挺進縱隊。新四軍奮起自衛(wèi),迫使“二李”退守泰州城。為打開蘇北抗日局面,擴大統(tǒng)一戰(zhàn)線,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確定繼續(xù)實行“聯(lián)李、擊敵、孤韓”的策略方針。” ![]() “7月3日,陳毅到達郭村向部隊闡明這一方針,同時派人與二李聯(lián)系,重申團結抗日主張,讓出郭村,釋放俘虜,歸還槍支。二李表示感謝,并同意恢復原已初步建立的合作關系。” ![]() 據(jù)《戰(zhàn)神粟裕》記載:“1940年6月,日偽軍對新四軍挺進縱隊的駐地吳家橋實施掃蕩,吳家橋地區(qū)狹小,沒有回旋余地,挺進縱隊力量也不足,葉飛遂率部轉移到了泰州西北的郭村。” “郭村距泰州僅六七公里,泰州二李又疑又懼,正好韓德勤也向他們下達了武力驅逐新四軍的命令。1940年6月25日,二李由李長江出面做惡人,向葉飛發(fā)出最后通牒,限其3天內(nèi)撤出郭村。” “陳、粟經(jīng)過緊急商議,決定由陳毅先行北上,處理蘇北事端,粟裕組織部隊隨后跟進。1940年6月28日夜,陳毅戴上禮帽,打扮成商人模樣,輕裝簡從,一葉渡江,但這時郭村戰(zhàn)斗已經(jīng)提前爆發(fā)。” “二李擁兵兩萬,遠遠超過挺進縱隊,新四軍以3個團對李長江的13個團,郭村戰(zhàn)斗本身極富戲劇性,可謂一波數(shù)折......,李長江以密集炮火轟擊郭村,進占外圍村莊,看上去勝利在望。潛伏在李長江部隊的地下黨員發(fā)動起義,反戈一擊,新四軍轉守為攻,李長江傻眼了..........。” 不論是《黨史》還是《戰(zhàn)神粟裕》,對于郭村戰(zhàn)斗的前因后果描寫得非常清晰,而電影也真實還原了歷史事實。 ![]() 年輕的葉飛。 我新四軍挺進縱隊司令員孟器宇,對應的是葉飛,當年葉飛年僅26歲,還是個年輕人,電影中的孟器宇老成持重,扮相顯老也是可以理解的。 ![]() 孟器宇對應葉飛。 電影開始就是我軍收復日偽占領的橋頭鎮(zhèn),為避棘手國民黨實力派劉世儀(李明揚)躲避他處,讓胸無城府的副總指揮劉玉坤(李長江)接手。 ![]() 劉世儀對應李明揚。 為維護團結抗日大局,我局派出了挺進縱隊政治部主任黃秉光前往江州和劉玉坤談判,黃秉光對應的是我挺進縱隊政治部副主任陳同生,赴泰州談判時使用的是陳毅秘書長的身份,而整個《東進序曲》的故事,就是根據(jù)陳同生的回憶錄改編的。 ![]() 陳同生(電影中的黃秉光) 陳同生時年34歲,但他的閱歷卻是十分豐富,在參加革命前一直從事新聞報道工作,1939年投筆從戎后,先任江南抗日義勇軍總指揮部秘書長,郭村保衛(wèi)戰(zhàn)時任新四軍挺進縱隊政治部副主任。 ![]() 黃秉光舌戰(zhàn)群頑。 電影真實還原了歷史上陳同生與泰州李長江的談判,而且是電影中的一大精彩看點,陳同生之所以能夠舌戰(zhàn)群頑游刃有余,得益于他淵博的知識儲備、做記者的口才和豐富的戰(zhàn)斗經(jīng)歷。 ![]() 和電影中表現(xiàn)的一樣,在整個郭村戰(zhàn)斗和談判過程中,一直都是副總指揮李長江在前臺,躲在背后的總指揮李明揚也僅僅是在局面不堪收拾時才出來“打圓場”。 ![]() 李明揚。 “二李”中的老大李明揚生于1891年,資歷非常老,參加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討袁護國,并在1915年的護國戰(zhàn)爭中與時任護國第一軍的少將朱德相識、相交,但其晉升卻不順利,抗戰(zhàn)爆發(fā)后參加了臺兒莊戰(zhàn)役,會戰(zhàn)結束后,任魯蘇皖邊游擊總指揮,設指揮部于泰州。 在郭村戰(zhàn)斗之前,陳毅曾經(jīng)借毛澤東、朱德之名給李明揚寫信,讓李很是感動,加之李和朱德曾經(jīng)是護國戰(zhàn)爭時期的戰(zhàn)友,故而經(jīng)常顯擺“我在這里打塌了,到延安去,玉階(朱德字)會招待我的。” 對于郭村戰(zhàn)斗,李明揚很是糾結,他既不想和新四軍鬧翻讓韓德勤坐收漁利,又不想新四軍在郭村站穩(wěn)腳跟,于是來個“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躲到興化,而把攤子交給李長江處理,無論事后勝敗進退都有余地,而電影也是這樣推進的。 1941年后,二李受日、偽、韓德勤的三方排擠終于分道揚鑣,李明揚堅持抗戰(zhàn)在1945年被日軍俘虜,但無論日偽如何威逼利誘,李明揚始終保持了民族氣節(jié)誓死不降。 ![]() 李長江和電影中的形象非常不同。 而李長江就不同了,他信奉“有奶便是娘”,在軍械糧餉難以為繼的窘迫之下,“曲線救國”投降了日軍,當上了汪偽第一集團軍的司令。可好景不長,李長江先是被新四軍打得潰不成軍,后來又在宴會上中了日本人下的毒,導致大腦受損,成為了一個廢人,日偽便肢解了他的部隊,給了他一個上將副參議的虛職養(yǎng)了起來。 抗戰(zhàn)勝利后,李明揚感念李長江追隨他多年的情誼,把他接到上海花錢照顧他,即使解放后也是如此,一直到1956年李長江重病不治,才結束了他不光彩的一生。 電影中的蘇魯皖第一挺進縱隊司令周明哲是個愛國軍人,本想不過問政治,但政治的漩渦是誰也逃避不了的,黃秉光之身入虎穴,第一個見的就是周明哲,就是看到了周明哲的愛國。 ![]() 周明哲和林毅在抗日前線。 在電影開始周明哲和新四軍一起打鬼子,接到劉玉坤的命令不得不撤退,但在撤退之前還給新四軍司令員孟器宇寫便條說明情況,足見其有誠信愛國的一面,電影最后段澤民準備密謀殺害周明哲,才使得周明哲看清了國民黨頑固派的嘴臉,率部起義。 ![]() 周明哲寫給孟司令的解釋便條。 在現(xiàn)實中的周明哲原型不止一個,最主要的是顏秀五,這是一個人生軌跡非常復雜的一個人,他早年入過青幫,和杜月笙、黃金榮都有關系,還曾經(jīng)加入中共特科,秘密加入共產(chǎn)黨,抗戰(zhàn)爆發(fā)他拉起隊伍,因與李長江是青幫拜把兄弟的關系加入二李部隊,成為第二縱隊司令。 ![]() 顏秀五為人江湖義氣,性格豪爽,但腳踏多只船,他第一次見到陳毅時,曾要求恢復中共黨員身份,在電影最后周明哲率部起義,而現(xiàn)實中的顏秀五并沒有戰(zhàn)場起義,后來和李長江一起投降了日偽,成了汪偽第二十四師師長,但降日以后對新四軍也多有暗助,即使這樣,他的民族氣節(jié)也蕩然無存了。 ![]() 黃秉光拜訪周明哲。 抗戰(zhàn)勝利后顏秀五接受蔣介石改編,被委任為第二十五軍中將參議,他借口多病攜全家寓居上海,上海解放前又去香港轉赴臺灣一直到在臺北病逝。 ![]() 手持雙槍的賀老五。 電影中的流氓司令賀老五,手持雙槍,袒胸露懷,獐目鼠臉,一看就不是個好人,原型是二李所部第六縱隊司令陳才福。陳才福,黑道人稱陳阿四,本就是上海灘的一個流氓,是青幫打手,靠著和李長江同是青幫的關系,收羅一幫流氓土匪投靠了李長江,當上了第六縱隊司令。 ![]() 九姨太、賀老五密謀扣押新四軍談判代表。 據(jù)陳同生回憶錄記載,他赴泰州談判的第一站就是到顏秀五司令部,正在和顏秀五交談時,陳才福闖了進來,氣勢洶洶對陳同生說“你們新四軍占了我們的郭村,還派人來泰州宣傳赤化,我今天來繳你們的槍。” ![]() 陳才福到顏秀五家里逞威風,丟了顏秀五的臉,顏秀五打斷陳才福的話“陳老四!你天天在我面前稱兄道弟,今天打進我家里來,罵我的朋友,真是豈有此理!我是奉副總座的命令待客,你是奉了誰的命令來罵客的?!” ![]() 顏秀五一聲“來人!”立刻擁出一群士兵繳了陳才福等人的械。陳同生一看情況便以調(diào)解人的身份講了幾句話才使得局勢緩和下來,結束了這個局面。 ![]() 而這一幕幾乎原封不動的還原到了電影中。 電影中的劉玉坤部的政訓處長段澤民,是個瘸子,高度近視鏡下的一雙奸猾的眼睛,兩面三刀奸詐無比。其原型是魯蘇皖邊游擊總指揮部政訓處長段木貞,都一樣姓段。段木貞一向以反共著稱,抗戰(zhàn)爆發(fā)前就大肆捕殺共產(chǎn)黨,國共合作后仍然對共產(chǎn)黨處處提防,使用陰謀手段破壞抗戰(zhàn)。 ![]() 國民黨政訓處長段澤民。 電影中段處長到橋頭刺探我方防御工事,在孟奇宇司令員陪同下巡視新四軍駐地,稱贊“春天的太陽放彩光,勝利的歌聲響四方”,那種虛偽、那種假惺惺顯示了一個無恥政客的丑惡嘴臉。 ![]() 段澤民刺探橋頭鎮(zhèn)新四軍軍情。 八一廠反派演員王孝忠出演的石中柱也有原型,那就是二李部第四縱隊司令陳中柱,電影給他改了姓但都叫中柱。歷史上的陳中柱是個反共急先鋒,在攻打郭村時他的態(tài)度最堅決,正是由于他的主張才使得李長江錯判形勢,發(fā)起了對郭村的進攻。 ![]() 受傷被俘被新四軍釋放的石中柱。 而陳中柱的四縱確是李長江的部隊中最能打的,但最后還是讓葉飛打得七零八落,自己也當了俘虜。后來二李分道揚鑣后,陳中柱跟隨李明揚繼續(xù)抗戰(zhàn),在湖海河汊之間同敵人周璇,1941年6月初,陳中柱被敵軍包圍經(jīng)過激烈戰(zhàn)斗,身中六槍壯烈犧牲。 ![]() 陳中柱犧牲后,鬼子把他的人頭掛在泰州城頭示眾,后來陳的妻子王志芳經(jīng)人聯(lián)絡,向日本駐軍指揮官南部襄吉索要丈夫人頭,陳中柱得以頭身合體安葬。 ![]() 烈士陳中柱和妻子孩子。 1945年國民政府發(fā)布褒獎令,追授陳中柱為陸軍中將;1987年,江蘇省政府發(fā)布通令,追認陳中柱為革命烈士,2014年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個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陳中柱名列其中。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3、電影《東進序曲》的劇組群體。 導演華純:1920年1月出生,原名馮廷年,1937年初中未畢業(yè)就參加了新四軍,1940 年進入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戲劇系學習,1952年調(diào)入八一電影制片廠,導演了《紅霞》、《萬水千山》、《東進序曲》、《打擊侵略者》、《激戰(zhàn)無名川》等電影。 ![]() 編劇顧寶璋:南京軍區(qū)前線話劇團導演、編劇,主要作品有《南征北戰(zhàn)》、《東進序曲》、《黃橋決戰(zhàn)》等。 ![]() 因《東進序曲》是根據(jù)中國人民解放軍前線話劇團改編的,其演員構成主要是八一廠演員和前線話劇團的演員。 八一廠演員: 李炎:飾演男一號政治部主任黃秉光。 ![]() 一身正氣的新四軍挺進總隊政治部主任黃秉光。 黃秉光作為新四軍高級干部和談判代表,他只身入虎穴,單刀赴會、舌戰(zhàn)群頑、不卑不亢、機智勇敢、堅定大度,當賀老五闖進周明哲家里要繳黃秉光的槍時,黃秉光坦然自若、冷笑反譏:“槍倒是有兩支,可是我們共產(chǎn)黨向來沒有繳槍的習慣!” ![]() 李炎是我國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1945年參加冀中軍區(qū)火線劇社,1958年調(diào)入八一廠,《萬水千山》中出演紅軍指揮員;《江山多嬌》中出演縣委文書記;《金鈴傳》中出演解放軍軍官;《奪印》出演支部書記何文進;《打擊侵略者》中出演志愿軍軍長李國棟。 ![]() 李炎和田華在電影《江山多嬌》。 李炎是新中國影壇以扮演軍隊領導干部形象著稱的優(yōu)秀電影演員,1997年因病逝世,享年70歲。 ![]() 李炎 于純棉:飾演新四軍團長鄭斌。 ![]() 于純棉是八一廠著名演員、導演,曾任八一電影制片廠演員劇團副團長,主演過《突破烏江》、《金鈴傳》、《東進序曲》、《雷鋒》、《哥倆好》、《打擊侵略者》等電影,善演我軍基層指揮員形象,樸實干練。 ![]() 于純棉(中)在電影《打擊侵略者》。 周正禹:飾演新四軍挺進縱隊參謀長徐英平。 ![]() 新四軍挺進總隊參謀長許英平。 周正禹曾擔任八一廠演員劇團的團長,出演過《突破烏江》、《江山多嬌》、《碧海丹心》等電影。 王孝忠:飾演國民黨第二挺進縱隊司令石中柱。 ![]() 從扮相看,是石中柱也是一名老軍人,出場必軍容整齊、佩戴中正劍,不像賀老五的袒胸露懷一看就是個流氓,但反共積極,力主攻打橋頭鎮(zhèn),攻擊進展順利時,給劉玉坤打電話神情得意“司令,我們離孟器宇的指揮部只有幾百米了!”不想還沒有說完就被我軍前后夾擊做了俘虜。 ![]() 王孝忠在電影《野火春風斗古城》中飾演鬼子多田。 王孝忠是八一廠著名反派演員,以善演日本鬼子著稱,在《地道戰(zhàn)》(鬼子中隊長山田)、《永不消逝的電波》(特高科處長中村)、《野火春風斗古城》(鬼子多田)等電影中出演鬼子形象,并在五十余部電影中出演反面角色。 ![]() ![]() 師偉飾演周小妹 此外,八一廠演員張章飾演愛國副官李廣文,師偉飾演周明哲的妹妹周小妹。 前線話劇團演員: 張鐘英:飾演新四軍挺進縱隊司令員孟器宇。 ![]() 作為話劇演員,張鐘英出演的電影并不多,除在《東進序曲》出演孟器宇外,還在電影《奇襲》中出演五號首長、《苗苗》中出演包司令等。 ![]() ![]() 張鐘英在《苗苗》中飾演包司令。 張憲:飾演蘇魯皖副總指揮外號“劉大麻子”的劉玉坤。 ![]() 作為反派形象出場的劉大麻子大光頭、一手戴佛珠、一手拿陶壺、身穿綢褲褂,讓人印象深刻,張憲塑造的劉玉坤胸無點墨、鼠目寸光、意氣用事、急功近利,真是出神入化。 ![]() 作為話劇演員,張憲出演電影并不多,后在《第二個春天》(于洋主演)中塑造落后廠長形象,與“劉大麻子”真是判若兩人。 ![]() 張憲(左)在電影《第二個春天》和康泰配戲。 王林佳:飾演新四軍營長王勇。 ![]() 王勇作為我軍基層指揮員,勇敢果斷,敢打敢沖,當國民黨副官李廣文強行接管橋頭鎮(zhèn)時,王勇正義凜然“橋頭是中國人民的,不是誰家的私產(chǎn)!” ![]() 當司令員孟器宇打電話給王勇“王勇嗎?告訴你個好消息,鄧團長已經(jīng)在敵人后方打響了!哎!你們看見吧?石中柱要溜了。你們從側面上去給他一下子,要猛要吹沖鋒號。”王勇斬釘截鐵“是!要猛要吹沖鋒號!”看到石中柱騎馬要跑,王勇從一個戰(zhàn)士手中結果一支步槍,石中柱應聲落馬,成了俘虜。 ![]() 王林佳塑造的王營長比較出彩,但出演電影并不多角色也不鮮明。 ![]() 王林佳1929年出生,1946年參軍入伍,參加過孟良崮、濟南、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戰(zhàn)役,1953年調(diào)入華東解放軍藝術劇院,1955年前線話劇團成立后歷任演員、演員隊隊長、前線話劇團副團長。2016年在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因病逝世,享年87歲。 ![]() 《東進序曲》不僅反映了新四軍挺進蘇北抗日的前奏故事,也是在國民黨頑固派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險惡形勢下進行的頑強斗爭。 ![]() 《東進序曲》的故事發(fā)生后不到一年,國民黨發(fā)動“第二次反共高潮”,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爆發(fā),新四軍遭受重大損失。 ![]() 而《東進序曲》作為八一廠經(jīng)典戰(zhàn)爭影片必將成為觀眾們的永恒記憶。 2024年3月15日 |
|
來自: VV美麗人生正... > 《娛樂影視音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