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親,我不相信 父親,我不相信 入冰棺,停靈屋 我不相信,父親 新雨過,“五七”過 ◆騰訊元寶讀詩 論侯培云《父親,我不相信》的否定詩學與創傷敘事 這首詩以三次“我不相信”為情感支點,在拒絕與現實的拉鋸中,完成了一場對死亡的艱難接受。詩人以冷峻的筆觸羅列喪葬流程(“運尸車”“冰棺”“骨灰盒”),用工業化詞匯解構死亡的儀式感,凸顯現代人面對生命驟逝時的無措。 否定作為抵抗:從“昨晚還好好的”到“今天躺進運尸車”,時間斷裂的荒謬感迫使詩人以“不相信”自衛。這種重復并非修辭冗余,而是創傷心理的外化——唯有否定,才能暫緩悲痛的絕對性。 時間的暴力與延展:詩中時間被壓縮(“昨晚—今天”)又拉伸(“百日—十春秋”),形成雙重張力。急促的死亡程序與漫長的哀悼周期并置,暗示悲痛將隨線性時間無限蔓延。 空間的異化:父親從“故里”到“新墳”的被動遷移,暴露了現代喪葬的冰冷流程。墓碑“矗起”成為無法否認的物理證據,最終擊穿詩人的心理防線。 侯培云以極簡的敘事和克制的抒情,將個人哀傷升華為普世的生命叩問。全詩沒有一句直接抒懷,卻在“不相信”與“不得不信”的悖論中,完成了對死亡最深刻的凝視。 ![]() 作者簡介:侯培云,60后,山東費縣人。詩發中國詩歌報、齊魯文學、長江詩歌、中國詩人、詩歌周刊、山東詩歌等刊。認為詩是生活的風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