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認為,縣城是一個熟人社會。 從街頭走到街尾,一準遇到三個熟人,頻繁與人打招呼。 大家干啥,都習慣了,第一時間找熟人問一問;遇到麻煩事,不是尋求規章制度,也是找熟人,想一想辦法。 生活在縣城,通過兩三個人,就可以認識更多的人,把關系牽扯起來。 但是我很誠懇地建議你,不要輕易給人“牽線”,中間人現在越來越不好做了。 01 前些年,我的姐夫要找工作。 姐夫只是讀了小學,沒啥文化,更沒有技術。但是他希望,能夠有一份收入多一點點的工作。 我通過工業園區的熟人,幫姐夫找了一份工作——某電瓶廠,裝配工,月收入四千左右,還有社保。一天工作八小時,一周休息一天。 別看工資不高,這在縣城來說,已經是很好的工作了。 一開始,姐夫興沖沖地去上班,但是兩個月之后,他就離開了。 姐夫告訴我:“這廠里味道很大,不適應。” 就在姐夫離開后第二天,熟人打電話給我:“你知道現在介紹一份工作多難嗎?你家倒好,隨隨便便就不要了......” 我被熟人責怪了一番,又提著禮物上門道謝。最終,還是欠了一份人情,也似乎是這件事,把熟人得罪了。 在縣城里,大家有一句口頭禪——找關系。 只要你有“關系”——人脈資源,就可以有通天的本事,是社會上的能人。 其實,什么關系,都要努力去維系。人情牌,辛辛苦苦維系好,但是打一張少一張。 你幫人“牽線”工作,就是用了一張人情牌。如果有幾個親戚朋友要你找工作,人情牌用了,但不見得會有用。 萬一你給人找的工作,不太好,找工作的人,怨你不用心;幫你物色崗位的人,說你太挑剔。 萬一你給人找的工作特別好,人家很滿意。也會有麻煩,因為其他的親戚,知道情況后,也會讓你幫忙找工作,并且就要特別好的工作。你不同意的話,親戚都沒得做了。親戚都怨你:“明明可以辦得到,卻故意不辦,太沒有人情味了。” 通過你到某地打工的人,萬一出現了工作怠慢,不勝任,或者和老板對抗的事情,你是要承擔連帶責任的,起碼要被狠狠地責怪一頓——“什么鬼人,都喊到我這里來。” 也就是幫人牽線一份工作,都會把人情撕扯一番。要是幫人解決難題,就更不好做人了。 我的一個在體制內上班的同學,直言不諱:“對于老家的老鄉,小學的同學等,我是一概不理會的。他們找我,都是一些棘手的事情。弄不好,做了犯法的事情,還要你去擺平......” 大家都以為,有一個體制內的親人,就可以橫著走了。而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縣城的體制內,也是越來越規范,大家按規矩辦事,只是親友們沒有規矩意識。 02 根據“當陽融媒”的報道,半月鎮紅光村農民陳廷海,從1996年,就做糧食經紀人——從家庭周邊的農戶家,收集糧食,賣給城里的糧油廠。 2006年6月,他如往常一樣,把百萬斤的菜籽送給糧油廠。之后,發現結賬很困難。 油脂廠老板聲稱周轉資金不夠,然后就人間蒸發了一樣。 自然,大家都找陳廷海要錢。陳廷海因此背負了百萬負債,把家里值錢的東西都變賣了,就為了還債。 十幾年了,他的債務還沒有還完。還好,他講誠信,鄉親們也不會總是催債。 當然,他當初也是為了賺差價,才導致自己負債累累。 比他更糟糕的情況,也有,那就是某親戚要去銀行貸款,但自己沒有什么東西可以抵押,于是你幫他去擔保。 你和銀行里的人熟悉,你也有資產,貸款容易一些。 一旦某親戚還不上了,你的麻煩就來了。你擔保的貸款,很可能落到自己頭上。 也有一些工頭,為老板擔保,工資延遲,不要擔心。萬一老板消失了,工頭就會負債累累。 也有一些親戚,人品很差,找不到工作。你就擔保,讓親戚去某地打工。萬一親戚偷盜,逃之夭夭,你擔保的工作單位,一準找你。 “給熟人擔保”,這是主動把爛事往自己身上推。 如果你在擔保的過程中,拿了一些禮物,或者其他的好處,那么你還會被熟人認定:“坑人,貪婪。” 反正事情辦好,變壞,對你來說,就拿到微小的利益,得到很大的“不滿”。 03 縣城里,還有很多的牽線可能。 比方說,給親戚家的孩子做媒,如果不夠了解,找了一個不太好的對象,這親戚就罵你一輩子;給年輕人牽線去創業,一旦失敗,那你就是沒安好心;給某店鋪介紹生意,拉著熟人去消費,熟人認為你拿了回扣...... 熟人社會,長期以來,把規則都打亂了。一時半會要糾正過來,很難。可以說,好端端的社會,就被那些熱衷拉關系的人搞壞了。 但是你還是要堅持一點——無規矩不成方圓。 這些年,很多事情,拉關系是辦不成了,也沒有用了。 很多事情,壓根就不熬拉關系。比方說,進入體制內,都是考試,極少有關系的說法。可是你怎么說,人家不信。 俗話說:“親兄弟,明算賬。” 不管他人怎么辦,你遇到有人拉關系,就告訴他規則就行了,別隨便牽線。 你沒有必要成為風箱里的老鼠,兩頭受氣。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