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科學的領域,基因表達和代謝活動共同驅動著生物體的生長發育和環境適應。單一的轉錄組數據只能看到基因的表達動態,難以全面解析生命機制,而代謝組作為生物的生理狀態的直接反映,可以關聯表型,剛好彌補了這一缺陷。近年來,轉錄+代謝聯合分析成為揭示生物分子機制的熱門策略,可以得到1+1>2的機制挖掘。 轉錄+代謝的常見應用場景:
是不是有很多小伙伴對于轉錄+代謝怎么進行聯合分析,分別能得到什么樣的結果存在疑惑呢?沒關系,今天帶大家解讀一篇凌恩客戶發表于《Chemosphere》(IF=8.1)的研究論文,讓您輕松掌握“轉錄+代謝”多組學聯合分析。 客戶案例 研究背景: 稻瘟病由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是水稻的 “癌癥”,全球每年因稻瘟病損失的水稻可養活 6000 萬人。傳統化學農藥易導致耐藥性和環境污染,因此生物基納米材料(如殼聚糖納米顆粒)成為研究熱點。本研究通過轉錄組+代謝組聯合分析,解析殼聚糖納米顆粒(M-CNPs)的抗真菌分子機制。 轉錄組分析 差異基因(DEGs)篩選: 檢測到 2102 個差異基因(DEGs),其中 1186 個上調、916 個下調,富集于細胞膜生物合成、轉錄調控等通路。 幾丁質合成酶基因(MGG_09551)、磷脂合成基因(MGG_03920)表達量降低,導致細胞壁與細胞膜結構缺陷。幾丁質是真菌細胞壁的核心成分,其合成受阻直接削弱菌絲機械強度。 黃曲霉毒素合成基因(aflR)及核糖體成熟相關基因(rpl22)表達下調,抑制病原菌毒性與蛋白合成能力。 細胞周期調控基因(cdc2)與應激響應基因(hsp90)表達異常,導致了細胞增殖停滯。 代謝組分析 差異代謝物(DEMs)篩選: 鑒定出 713 個差異代謝物(DEMs),涉及脂質代謝、氨基酸代謝和 TCA 循環等通路 三羧酸循環(TCA cycle)關鍵代謝物(如檸檬酸、琥珀酸)含量下降 50% 以上,提示線粒體功能受損,能量供應中斷。 組氨酸、亮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合成前體減少,抑制蛋白合成;同時,毒性代謝物(如丙氨酸)積累,加劇細胞損傷。不飽和脂肪酸合成通路(如亞油酸代謝)相關代謝物下調,導致細胞膜流動性下降,進一步破壞細胞完整性。 M-CNPs顯著干擾稻瘟菌的能量代謝、氨基酸代謝及脂質代謝。 轉錄-代謝聯合分析 聯合分析: 通過整合轉錄組與代謝組數據,構建了M-CNPs抗稻瘟菌的“基因-代謝物”核心機制網絡,證實細胞膜合成基因(如MGG_09551)與幾丁質降解代謝物負相關,驗證了細胞壁破壞機制。 結語 稻瘟菌的抗菌機制到作物抗逆研究,轉錄+代謝聯合分析正不斷突破單一技術的局限,成為解碼生命復雜性的核心工具。無論是篩選抗病基因、挖掘各種疾病治療藥物靶點,還是優化微生物功能,這一多組學聯合方法都能為研究者提供思路。 凌恩 專注多組學聯合分析多年,已助力客戶在Advanced Science、Cell、Microbiome等期刊發表多篇研究成果,從實驗設計、建庫測序到數據分析,為您提供全流程服務,讓您的科研順風順水。 參考文獻 Integrative transcriptomic and metabolomic analyses reveals the toxicity and mechanistic insights of bioformulated chitosan nanoparticles against Magnaporthe oryzae.Chemosphere,20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