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 徒步秦嶺的次數多了,也遇到過許多深山寺廟。 和西安城里那些規模宏大的古剎不同,秦嶺山里的寺廟,往往因為山勢所限十分“小巧”,建筑布局也和傳統寺廟不同。 到秦嶺“小華山”嘉午臺游玩時,我就遇到了一座“神秘”寺廟。它的幾間大殿分散在幾座山頭,還供奉著據說終南山中唯一一尊肉身菩薩。 它就是——破山石護國寺。 嘉午臺在西安戶外圈兒里是鼎鼎有名的存在。 其位于西安長安區引鎮白道峪深處的山梁之上,原名“東五臺”,由五座挺拔險峻、奇俏突兀的山峰組成。因風光奇絕、頗為險峻,得名“小華山”。 沒有門票,風景又美。既可以從白道峪直接進山(仍然需要一定體力),又和大峪、小峪等多個秦嶺峪口相互貫通、互為環線,能夠滿足不同段位驢友的需求。 你就說,這樣的嘉午臺,能不火嗎? 與此同時,嘉午臺也是一座佛教名山。 自隋唐起,這里便寺剎林立,香火鼎盛。如今我們登頂嘉午臺的途中,仍然能看到三步一龕、五步一洞的佛跡。 而破山石護國寺則是其中最令人“驚奇”的一座古寺了。 事情是這樣的,登上嘉午臺著名的小梯子“登云梯”后,有一塊平臺。 這里是嘉午臺的最佳打卡點之一(上圖),推開小木門能夠拍到居高臨下、俯瞰群峰的氛圍感照片。 這個平臺上有一座地藏殿,殿旁墻壁上掛了“嘉午臺破山石護國寺山界”摩崖石刻的照片,石頭圍墻上還有一座高塔,旁邊隱蔽處的石壁上刻有“民國二十二年”的字樣。 嘉午臺中此類佛跡很多,我們也只是匆匆看了一眼,便繼續開始爬山了。 等到后來抵達嘉午臺的另一處標志性景觀“破山石”前的平臺時,才驚覺這座地藏殿的“來歷”。 來過嘉午臺的朋友,應該都在這塊破山石前拍過照吧! 這是兩塊相對的石頭,崖壁垂直如削,仿佛被一把巨斧從中劈開。登頂嘉午臺的必經之路需要從這條“劈”開的石頭縫里穿過。 破山石前有一方不大的平臺,我們在排隊等候拍照的時候,一回頭,才發現原來平臺拐角處還藏著一座寺廟,它就是破山石護國寺。 寺廟所處的位置非常“隱蔽”,下面是懸崖峭壁——游客是順著一條貼著崖壁的小道登上“破山石”前的這處平臺的,爬上來之后如果直行,是很難發現背后拐角處還“藏”著一座寺廟。 而等我們了解到這座寺廟背后的歷史,更是慶幸當時并沒有“錯過”它。 根據現存摩崖石刻與《長安縣志》等資料記載,破山石護國寺始建于唐初,貞觀元年(627)朝廷即在嘉午臺刊碑劃定寺院范圍,成為長安城南“十方道場”之一。寺內有一個天然石洞,清代西藏活佛達賴、班禪赴長安時曾駐錫于此,因而得名“喇嘛洞”。 因其處秦嶺咽喉,山高林密,既可俯瞰長安,又易避世清修,成為終南山隱修的一處重要節點。 而破山石寺最神秘的地方還在于,這里保存著“終南山唯一保存最完整、最殊勝的肉身菩薩”。 1997 年,比丘尼能忍在此圓寂,弟子建磚塔一座;2010 年移塔時,發現其肉身完好未腐,且衣服保存完好。這段傳奇便與秦嶺嘉午臺的云霧一起,成為山里隱秘的人文回聲。 ps.“肉身菩薩”是高僧圓寂后肉身不腐的神奇現象,科學尚不能明確解釋這種神奇現象的原因。 我們來時,破山石護國寺的大門未開,只因停留片刻,無意間看到寺廟崖壁上的照片文字介紹,才了解了這樁人文往事。 而后突然反應過來,原來我們前面遇見的那座地藏殿(旁邊掛著“破山石護國寺界碑”),就是這座寺廟里的一座大殿。 一座寺廟,大殿和大殿之間還得翻山越嶺,這究竟是“山即寺”、還是“寺即山”呢? ![]() 最后還是說一些旅游實用信息,想來的朋友可以參考: 坐標:西安市長安區引鎮嘉午臺 門票:免費 交通:登嘉午臺有很多路可以選擇,正門在秦嶺白道峪,也是最適合普通人的路線。自駕游直接導航即可,可以把車開到登山口,旁邊有一個停車場;自由行可以坐739路公交車至“嘉午臺”公交站。下車之后順著嘉午臺村往山里走,半小時左右可以走到入山口。 其他:嘉午臺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并非普通風景區,需要一定體力。??進山游覽時請一定帶走隨身垃圾,共同維護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