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繼“確診”了多動癥和自閉癥,開學前到底該怎么做? 每年的8月,家長都不約而同進入到了無比焦慮的時期——每天輾轉難眠,擔心孩子不能適應小學生活。 “孩子是自閉癥,該不該告訴老師?” ??我相信這個問題大家一定都在心中問過。 接下來我會分享,我采訪的高功能家長和特效老師的一些看法。 僅代表個人意見。 歡迎大家看完后,在評論區留言補充。 No.1
青島大學的調查顯示,25.4% 的老師因 “自身無法兼顧” 拒絕接收自閉癥兒童,20.3% 的老師坦言 “缺乏專業知識”(中國社會科學網,2018)。 所以,說自己孩子是自閉,一開始絕對不是好選擇,標簽一旦貼上,就撕不下來了。老師心里原本對孩子差異有容忍度,可一旦知道“特需兒童”,看孩子任何行為都會套進“特殊”的框架里。 但家長必須擺好一種態度,我知道我家娃有問題,但是問題也沒那么嚴重,我會很配合學校和老師所有教學。 以及一開始不說,可以避免報名面試時就輪番對你勸退,又能用注意力缺陷,多動等狀況,跟老師試探好是否允許陪讀的底線。 圖來源于網絡,侵刪 ![]() No.2 先評估孩子是否真的準備好上普小 采訪了很多家庭,大家都表示:以他們對學校的了解和老師的相處,他們深切地體會到要不要對老師講“實話”,不取決家長,而取決于孩子的能力。 如果孩子能力尚可,沒有過激行為,也能遵守紀律,稍微慢一些弱一些,那完全可以不告訴老師孩子診斷的情況。 如果孩子適應學校規則和生活有較大的困難,容易和小朋友及老師發生沖突,情緒容易失控,那一定要告訴老師實情,真誠地和老師交流,爭取老師的理解和幫助。 這里如果已經知道孩子不具備上普小的能力,準備強上的話,建議在開班級會的時候提前坦白,比如希望學校和老師可以給到什么樣的支持或者自己請影子老師入學陪讀等等。 圖來源于網絡,侵刪 ![]() No.3 家長的 "協調" 比"說實話" 更重要 講實話,很多家長更害怕老師戴有色眼鏡看孩子,更怕影響了同班同學對孩子的看法。 如果孩子能力特別好,能隱藏,就委婉的請老師多關照一下,孩子社交弱一點,不要貼標簽。 在開學前,也需要家長背后努力協調,最好提前知道被安排什么班級什么老師,加聯系方式多了解班主任的性格,或者等入學后觀察一下再說,再或者就是避重就輕,往感統失調方面去靠。 最后,就是順利開學后的3個月,是重要的磨合期,這期間該請影子老師就要請,該定期給老師正向反饋就要反饋,比如給老師出示最近的評估報告,或者多用孩子的“小進步”換老師的照顧和耐心。 ![]() 以上,就是開學前可以給到各位的肺腑之言,小學融合教育,一定是家庭和學校共同努力的結果。不要放棄,也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堅強的后盾?
![]() ??8月三甲醫院主任級醫師咨詢如下?? 直接掃碼預約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記得點下“在看”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