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支部和黨支部委員會是黨的基層組織架構中的兩個關鍵層級,其應用場景有明確區分。以下從功能定位、決策權限、應用場景三個維度進行清晰解析,并附典型場景對照表: 一、功能定位與核心區別 ![]() 關鍵區別:黨支部是全體會議(黨員大會),支委會是常設執行機構。 ![]() 三、不可混淆的三大“分水嶺” 1.權力來源不同 黨支部決議體現全體黨員意志(如發展黨員必須黨員大會投票); 支委會行使黨員大會授予的日常決策權(如調整黨小組劃分)。 2.效力層級不同 黨員大會可否決或修改支委會決定(如某社區支委會提議的經費方案被黨員大會否決); 支委會不得推翻黨員大會決議(如已通過的年度計劃必須執行)。 3.緊急處置權限 突發公共事件中,支委會可先行決策(如防汛期間調動黨員突擊隊); 但事后必須向黨員大會報告(如某企業支委會應急采購防疫物資后補充說明)。 四、易錯場景警示 1.錯誤做法:用支委會代替黨員大會發展黨員 正確流程:支委會研究確定發展對象→黨員大會討論表決→支委會根據大會決議報批 2.錯誤做法:支委會擅自修改年度工作計劃 法規依據:《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第十四條:重要事項必須提交黨員大會表決 五、新時代創新應用場景 1.產業鏈黨支部 跨企業聯合黨支部:黨員大會協調產業鏈資源 支委會具體對接技術共享(如某新能源汽車鏈黨支部的電池技術攻關) 2.網格黨支部 黨員大會決議老舊小區改造方案 支委會組織黨員認領樓棟“微服務”(如上海某社區電梯加裝工程) 3.流動黨員黨支部 線上黨員大會討論返鄉創業政策 支委會按月推送就業培訓信息(如東莞農民工黨支部服務案例) 附:總結口訣 大事開會(黨員大會),常事議決(支委會); 人事選舉必到場,急事授權要追認; 群眾關切上大會,日常調度委執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