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把我設為星標哦,不然就看不到我了 時代不同, 但規矩還是規矩。 ——《捕風追影》 ![]() 文丨舊故麻袋 ∨ 上周日,在《東極島》和《捕風追影》兩部電影的選擇上糾結許久,原本成年人應該選擇都看的,奈何碰巧遇到單休,時間不充裕,只能“二者選其一”。 最后抉擇倒也沒多難,畢竟誰能不被兩位“年近70老漢再戰熒幕”的故事所感動,抱著“看一部少一部”的平和心態選擇了《捕風追影》,沒想到竟出乎意料之外的好看,太爽了! ![]() 說實話,一開始看到海報上赫然寫著“成龍主演”我是有點怕的,畢竟他已經拍了快十年爛片了,作為觀眾,多少會有些PTSD,很正常,但緊接著后面跟著梁家輝,你永遠可以相信梁家輝的演技,再者“成龍+梁家輝”這樣的雙強組合,不多見,瞬間平復了我不安的小心臟。 爛片拍煩了的成龍大哥,這次終于回歸初心,好好拍了部動作爽片,靠實力證明,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 《捕風追影》改編自銀河映像出品的老港片《跟蹤》,甚至在故事框架和主線層面做了大量借鑒,以至于一開始,很多人并不看好這部電影,原因之一就在于翻拍或改編經典,很難超越原作。 外加當下太多港片在內陸院線折戟,偶有幾部票房和口碑還算不錯的,大都靠著形式討巧或題材過硬才拿到了好成績,“老式港片敘事”想要出圈,太難了! 而且更難的一點是:電影《跟蹤》故事成立的大前提是當年的香港,而《捕風追影》則把故事背景放在了當下的澳門,觀眾很難共情,導演如果拿捏不好角度,很容易將電影拍成“三不像”。 ![]() 好在,電影上映,童叟無欺,主打一“爽”到底,打戲爽、文戲爽、節奏爽,臺詞和動作設計都有思考,主角團和反派團的對決過程一波三折、張弛有度,做到了文中有武,武中有文,警匪動作片,請全部向《捕風追影》看齊,太秀了! 誰說“港片已死”?這不就是純正的港味警匪動作片啊!說它是“近十年最好的華語動作片”都算是保守的,我愿稱之為“近二十年來最頂的警匪動作片”。 ![]() 電影開場即高能,盜匪團伙“黑”掉警方監控和通訊,化身“西裝暴徒”炫酷換裝,游走在高樓大廈間,明目張膽在警察眼皮底下開溜,并成功竊取五億虛擬幣賬戶密碼,令人腎上腺素飆升。 一場對抗戲,擺明了警察的被動和盜匪的靈活,警察過于相信AI技術和天眼,反被盜匪利用,AI算準了一切,卻沒辦法算出人心叵測。 警方的高深布局在盜匪眼里不過就是“小兒科”,通過精湛的黑客技術,盜匪團伙不僅成功脫身,完美消失,警方甚至查不到盜匪共有幾人。 ![]() 無奈之下,警方只好請來了退休老刑警黃德忠,老刑警本事通天,追蹤術更是一絕,哪怕退休了,也每天不停鍛煉自己的體力和記憶力。 電影一再強調“新老交替”的問題,時代不同了,新人注定要上場執棋,用新規來碾碎舊秩序。(像極了當下的中國電影,也在不斷產生“新”和“舊”的問題) 警察的“新”在于用的技術新、行動新,不再需要以前的人海戰術,只需要AI的算法,幾秒就能得到結論,太依賴科技帶來的成果,反而產生了副作用。 ![]() 以黃德忠代表的刑警則意味著“老派”,警局在開分析會時,黃老突然提了一嘴“跟蹤隊”,很多新人一臉茫然,聞所未聞,連“跟蹤隊”是什么都不知道,直到曾經的下屬更正黃老,由于技術革新,“跟蹤隊”早就解散了,黃老只能尷尬一笑。 盜匪有同樣“新老交替”的問題,年輕盜匪代表的是“新時代”的新,他們有干勁,敢闖敢拼,敢為一個文件包賭命,雖然最后賭成功了,但危險也多了幾分,甚至因為他們擅自改變計劃,讓盜匪頭子“影子”現了真身。 ![]() 盜匪的老大“影子”,則是和警局黃德忠一樣“老派”的存在,他曾犯下過不少案件,都靠著自己的一身本事,從警方手上溜走了,他隱姓埋名,甚至年紀一大把還不能讓其他人拍到真面貌,日子過得那叫一個“緊張”,他堅守規矩,每次作案前必先做好萬全計劃,決不允許任何人破壞計劃。 所以孩子們破壞計劃后,他才會氣到差點殺人,他氣的不僅是自己的暴露,更因為他們不懂規矩,不守規則。 ![]() 這樣的新和舊,也讓電影有了和老派港片不一樣的氣質,它的電影本身就是一道哲學思考題,到底新和舊的界限該怎么定?到底新和舊哪種形式能走的更遠?這原本就是一個可以去辯證看待的問題。 所以鏡頭重心放在成龍和梁家輝身上時,就有一種老式港片回歸大熒幕的質感,但若鏡頭對準年輕一代,又是另一種感覺。 電影的兩位老戲骨貢獻了不少打戲,好難得,好感慨,兩位大佬年紀雖然大了,動作戲竟然還能做到這么立體,這么拳拳到肉、絲滑流暢。 ![]() 有好幾幕動作戲都可以被單獨拎出來,作為教材,反復觀摩。 一場是成龍在洗衣房的打戲,完全是成龍的打戲風格,在有限的環境里,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晾衣桿做成武器,一打二,動作部分不僅有小巧思,還有點小幽默的設計,好玩且出其不意。 ![]() 一場是梁家輝在孤兒院破樓里單挑30多個殺手的打戲,這場戲真的是全片高光,不僅動作干脆利落,打得狠、打得精彩、打得讓人不寒而栗,文戲安排也相當出彩。 為證明自己寶刀未老,證明自己還是那個屹立不倒的“影子”,他用狼王般的兇戾,以一當百的壓迫感,鬼魅般的身手,將自己與黑夜融為一體,殺伐全場,只要出刀,刀刀致命,全是有效攻擊。 ![]() “影子”傅隆生把一眾雜碎解決后,終于迎來了“狼崽子”的弒父之戰,殺手熙旺是年輕團隊里的大哥,他知道弟弟們想要出頭,也珍視傅隆生如同父親的養育之恩,但他更明白傅隆生養著他們,從未將他們看做親子,只是將他們當做刀子,是傅隆生完成計劃的利器,只有傅隆生死,他們才能活。 這一段,配樂不配上周杰倫的《以父之名》可惜了,阿旺善用槍,但在最后關頭,卻選擇了用刀,為什么?因為在阿旺心里傅隆生是“爸爸”,“我要殺你”是真的,“我要把你教給我的東西都還給你”也是真的,差不多可以稱之為是一種“弒父”的儀式感。 ![]() 張子楓也有幾段打戲,但不多,小身板確實不適合打,但貴在靈巧,打斗的主要形式是“鎖”,鎖住敵人的手、腳、頭,才能讓她有贏的可能。 作為殉職刑警的遺孤,長大后繼承父親的警號,走上了父親一樣的道路,這條路,她有仇恨,也有期盼。 她期盼能如同父親一樣在一線殺敵,即便交付自己的生命;她也仇恨這些罪犯,恨不得自己能殺光他們。 ![]() 一開始,張子楓在電影里相對出戲,但后來越來越融入,特別是真正走到一線,開始臥底偵查“影子”時,那股年輕活力感,確實很容易迷惑人,只是沒想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在“新舊交替”的敘事里,影片中唯一和諧的就是黃德忠和何秋果的師徒關系,他們從一開始的對抗到最后的傳承,從最初的誤解到最后的扶持,是黃德忠影響了何秋果的處世觀和作為刑警的蛻變,讓她真正開始成長。 黃德忠和何秋果為何有“解”,因為他們如同父女,那句“我一直都在”讓人淚目;傅隆生與養子們為何“無解”,因為他們互為棋子,只有證明自己足夠有用,才能有飯吃。 ![]() 在算計中滋生的羈絆不叫羈絆,頂多算是威懾,所以“狼王”和“狼崽子”是不可能和諧的,只有斗個你死我活才會罷休。 當然電影最大的看點在于最后的反轉是一開始沒能想到的,原來高人背后還有高人,甚至“狼王”暫時入獄是為了下一次更好的開始,也意味著這系列,可以有很多可能,甚至可能會有《捕風追影》“宇宙”,已經開始期待續作了。 ![]() 什么是好的、頂級的動作戲,《捕風追影》算是為華語動作片打了個樣。 好的動作設計,本身就是一種敘事的語言,在此基礎上加入有效地塑造人物、表達主題、傳遞情緒,整部電影就會非常飽滿。 ![]() 今年暑期檔真的強得可怕,各種類型,各種強者,不過說起來還真就差那么一部真正意義上純嗨的動作大片,而《捕風追影》的出現,恰好填補了這一空白,我愿稱它為“暑期檔唯一動作爽片”,無腦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