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時分 ![]() 意圖合“義”,操作失宜——剖析首屆“青語杯”一等獎課例《魚我所欲也》硬傷的成因 ![]() 偏誤的“執教者立場” ——復盤徐杰老師“青語杯”示范課《故鄉》的準備過程 精致語文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徐杰老師在“青語杯”上的示范課《故鄉》不能算是節完美的課,甚至參照徐老師的課堂預設都可以說是失敗的。本來期待徐老師能通過發表教學反思來與大家交流自己的備課得失(他在上課視頻下的留言中就是這樣答應粉絲的),但第二天一看,他發的是教學感言,搞得好像得了奧斯卡獎一樣。 ![]() 他的這篇感言跟6個月前發表的備課手記在教學思路上沒太多差別,只是增加了自己的幾輪試講經歷,還有把上課不如預期的鍋甩給學生,說學生對文本不熟。 下面我們分教學態度、備課充分度、評課包容度三個方面來評價徐老師的手記和感言中表現出來的錯誤的“執教者立場”,起到警示作用。 以下截圖取自“杰哥的精致語文”推送的備課手記和執教感言。 教學態度 ( 自信?自大?自夸?自私? ) ![]() ![]() ![]() 這是有了強大的自我“立場”,卻忘了是自己的職責是“執教”。 學生不是你的伴舞,公開課不是讓你個人閃耀的舞臺。 難道因為沒有人做成功換頭手術,一個醫生就應該去挑戰換頭手術嗎?要知道,這里面不僅有技術難度,還有倫理問題。挑戰的是醫生,付出的可是病人的生命。 同樣的,學生也不是試驗品或者試驗工具。一堂課教完《故鄉》,挑戰的是你徐杰,付出的可是一個班學生對于《故鄉》的初理解。要知道,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一知半解會阻礙學生進一步探索。 如果徐老師已經有成功的兩三課時完整教授《故鄉》的課例,或者徐老師有對于《故鄉》某一方面的獨到見解,那么有強烈的挑戰一堂課講完的動機,還容易被人接受。為短而短,是不負責人的。 孔子說:“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建議徐老師先在圖書館里好好閱讀魯迅作品及相關研究,再做寫書的夢。 備課充分度 ( 角度?手段?目標?創意? ) ![]() 這是站穩了“執”的立場,卻沒想好“教”的立場。換句話說,只滿足選定如何問(“拿捏”)學生,而不研究通過此問教學生什么。 感言里寫他備課時想過各種選教學點和選問法,好像在反復推敲教學目標和內容,其實只是在選切入角度。教師自身從該角度看到了什么呢?手記和感言都沒有講。比如,“我”是一個怎樣的人?徐老師自己有沒有答案? 課堂設計,要設計做什么事,更要設計做到的程度,這才是教學目標。有了目標,才好取舍環節。 就像一場相聲,不可能沒有包袱,尤其是結尾最大的包袱,術語叫“底”。一切鋪墊都是為了“底”。 課堂的“底”是學生思維的發展。這個“底”建設在教師心里,就是自身發現或接受的對文本的解讀。對自己課堂提出的問題要準備好清晰明確的答案,不能全指望課上激發學生來完成發現。引導,教師先要有方向,這是備課基本。至于課堂上把方向藏起來,鼓勵學生發揮,是另外的教學藝術了。 這就像出游,究竟是為了野炊還是觀景?這個目標定了,才好確定帶不帶相機,帶不帶炊具,包括走那條路。徐老師倒好,幾次磨課都在考慮走那條路,好像課堂上帶學生上了路,走到哪是哪,總能看到寶。 ![]() 徐老師說因為時間關系沒有講最后兩張PPT。那何不在感言里說一下最后本來想講什么的?還是說,就是一直沒想好最后的結尾,所以課堂過程才拖沓如此呢?從整堂課對閏土、楊二嫂、宏兒的解讀中,也沒看出徐老師鋪墊什么關于“我”的理解。反正我是想不到這節課最后怎么收在“我”上。 推崇情境教學語文活動的看不起單篇教學的碎問碎答,推崇單篇教學的看不起滿堂灌的。但如果就讓徐杰老師滿堂灌,做一個關于《故鄉》解讀的講座,徐老師又會講出什么呢?看徐老師在課堂上把故鄉的變歸結到“窮”,課堂結尾讓學生從《故鄉》收入小說集《吶喊》這點去探究《故鄉》的內涵,我就對徐老師深刻理解《故鄉》不抱希望了。 ![]() 閏土和楊二嫂的比讀也是這個問題。教師想帶學生做人物形象比較的活動,就要在備課時自己先比較出站得住腳且值得在課堂上講的東西來。試講時比較不深入,解讀勾連不夠,就是因為徐老師自己沒有讀透。 徐老師反而問提出問題的人“怎么才能更深入”?當然是功夫在課外啦。自己先讀深入了,先看到水井的位置,看到水井的深度,才好指揮學生去打水啊。光研究桶和繩子怎么綁有什么用? 那位出主意的小友也是心好,都把自己看到的井只給徐老師了,徐老師還不服,說這個井不是學生自己打的,不算。這個就是下面的對待評課的態度問題了。 評課包容度 ( 棒喝?送炭?添花?雕花?聞香? ) ![]() 徐杰老師真是“執教者立場”堅定,這個“執”是固執、偏執、迷執的“執”。 文本研讀是備課不可缺少的環節。你的教學設計是基于你的文本研讀。課堂操作不理想,很可能就是文本研讀有了偏差,或者不夠通透,導致師生無法就文本形成共識,或課堂推進艱澀。聽課人評課時提出他的解讀,不是為了顯示自己的高明,而是提醒你文本解讀的其他可能,讓你自悟——如果直接說你解讀錯了,你還不直接跳腳? 現在用“執教者立場”完全封殺評課人一堂課根本問題的指摘,那就是輪子裝在歪轱轆上,車輪再怎么砍削加減,都不可能流利滾動。 可嘆徐老師的執教感言的最后,看似征求意見,實則把自己放在裁判者的位置。《師說》講可以解惑的人是值得拜為老師的,難道你會對你的老師說“教得好,就給你簽名贈書”嗎? 真心建議徐杰老師先忘記這節不成功的課,忘記還沒動筆的書,對自己做一點減法把。吹捧之下,其人易飄。“青語杯”這一個月,各種或文藝或簡單粗暴的“杰哥杰哥,你真了不得”也該聽夠了,該為心靈減減負了。 圖書推薦 公眾號ID:jlzxzwxp 鐘樓語文 為學生立心, 為教師立命, 為語文繼絕學, 為教育開太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