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很多人埋頭苦干,天天加班。 評先進,沒有份。 升職位,也沒份。 這類「只管拉車、不懂看路」的職場老實人,漸漸活成了「透明人」,沒有存在感。 究其原因,這類人不懂如何合理刷「職場存在感」。 那么,如何讓領導知道你干了很多活呢? 1 很多人都是「等匯報」,從來不會「主動匯報」。 領導對一個人的印象深刻程度,完全取決于「業績水平」和「刷臉次數」。 所以,一次30分鐘的長匯報,不如三次10分鐘的短匯報。 頻次決定工作量,工作量決定你有沒有多干活。 2 日常工作是很難包裝成成果的,所以試著把某些工作變成「項目」。 每年低配搞2個項目,高配是拿著項目成果去評個獎。 例如,年初時候設立「通過AI手段,降低運營成本」,通過大半年,拿到一些數據改善的成果。 年底匯報,你的工作亮點就來了。 同時,領導既看得見你的成果(功勞),自然知道你沒閑著(苦勞)。 如果你能拿個行業的獎項,為組織爭得榮譽,這就是妥妥的「三贏」啊! 3 開會別總悶頭當聽眾,要抓住機會主動發聲。 會上發言講究三個字:新、全、落。
4 工作留痕,是給成果留證據,給努力留痕跡。 過程留痕通常做好兩件事:
每當領導問起項目細節,都是你展示日志/臺賬的最佳時機,看起來都是細節,實則字字都是「成績單」。 5 自己領導說你「辛苦」、夸你「能干」,這可能是黃婆賣瓜。 其他部門說你「不容易」、夸你「責任心強」,這是鐵證如山! 任何跨部門項目,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 永遠不要忽視兄弟部門領導在大老板面前,幫你美言兩句的巨大影響力。 6 99%的人認為:結項會只要開完,項目就徹底over了。 1%的聰明人一定會做兩個超顯格局和工作量的事情:
復盤活動可以邀請高層參加,談的是得失,實則體現的都是你總結和反思的工作量。 ![]() 最后分享一句話,上個月我在一家世界500強上課,午餐時候客戶領導和我說的: 一個聰明人每天的工作量應該是,70%時間在努力工作,20%時間在協調工作,10%要能證明你在努力工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