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福傳讀書的第518期精神糧食 作者|邢福傳 來源|福傳讀書(ID:fuzhuan_520) 嘿 ,你好朋友,我是邢福傳~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百善孝為先“意思就是說,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養(yǎng)育自己的人,甚至跟自己共有過一同條生命的人都不孝。 那么即使這個人,對外面的人再好,多有文化,學歷再高,能力再強,那么也是曇花一現。 因為它連對自己父母都不好的人,又怎么會對跟它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人好。 是的,百善孝為先,但前兩天我卻親口勸一個兒子,離開他的父母,最好永遠都不要后來了。 ![]() 01 如果可以你一定 要留在大城市 前兩天我跟一位朋友聊天,他交了一位女朋友,也有三四年了,去年我們一起吃飯的時候,他就親口跟我說,明年他就要結婚了,而且當時他女朋友也在場。 但是直到今年8月份都快要過完了,還不見任何動靜,于是那天閑聊,我就問起了他這件事。 他只能嘆氣的說,哎,女朋友要求他先買房再結婚,而且還要買跟女朋友家同一個區(qū)的,這樣女方以后回家也近一些。 因為他女朋友是省會城市的,而他現在還住在村里,所以女朋友要求他,也來市里買房,再加上彩禮,五金,辦酒席,還有雜七雜八的費用,他就直接搖頭了。 說這個婚今年肯定是結不成了,估計明年都不一定能結得了。 于是我就跟他說,如果可以的話,咬咬牙能在市里買房,最好還是在市里買房,小兩口在上面好好生活,沒什么事,最好永遠都不要回來了。 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各種資源,肯定是越來越往大城市里聚集的。 如果人生是一場百米賽跑,那么你現在優(yōu)先在大城市里生活定居了,或許你這一代會過得辛苦一點。 但是你的下一代,對比于下面鄉(xiāng)鎮(zhèn),甚至是還一直在村里的下一代,別人的孩子還需要從0開始跑,而你的孩子,可能已經在10之外開始跑了。 ![]() 而且你父母現在也還年輕,也不需要你時刻在身邊,沒什么重要的事,最好永遠都不要回來了。 越是原生家庭不好的,越更要大膽的走出去,越是舍不得你那一畝三分地,你越是被局限住,所以如果可以,人一定要趁著年輕,多往大城市跑,能留在大城市,就一定要留下來。 要知道,改變一個人最大的,就是你所處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甚至連你的基因都能改變。 人們常說,這個人沒救了,因為它的這種思想,這種觀念,已經深入骨髓,深入到它的基因里了,顧名思義基因這種東西,是很難很難被改變的。 但是在《貧窮的本質》這本書里曾提到,這么一個例子,說因為澳洲人,和亞洲人,從身高長相上,以及膚色上,都有著這很大的區(qū)別。 澳洲人身材高大,皮膚白皙,鼻梁高高的,而亞洲人則身材瘦小,皮膚暗黃,鼻梁也沒那么高,因為澳洲人和亞洲人的基因不同。 但最后研究發(fā)現,如果一個亞洲人搬去澳洲生活,到了他的第三代以后,那么他的這些后代,長得也會跟澳洲人一模一樣,相反澳洲人去亞洲也一樣。 只要到了他們的第三代以后,他們的身高,長相,膚色,跟當地的人,幾乎是一模一樣,很難分辨出來了。 這個道理教會我們,人是環(huán)境的產物,環(huán)境甚至能改變一個人的基因,更不用說其它的了,所以如果可以,一定要給自己找個好的環(huán)境,多接觸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 ![]() 02 出來混最重要的能力 是你要先”出來“ 昨晚在網上看到一位博主說:一個人出來混,最重要的能力是先出來,不管你出來干嘛,哪怕是進廠打螺絲都行,重要的是你得先出來,出來你才有更多可能。 是的 ,我也非常認同這句話,可以肯定的是,大城市的機會,肯定是要比你在小地方多的,如果出來在大城市,你都沒有機會,那么在小地方,你更沒有機會。 我之前在江西工作的時候有個領導,他家里兩兄弟,他上面還有一個哥哥,而且哥倆也都結婚了,年齡也相差不大,可以說倆人的起點一樣。 結婚過后,哥倆都想去市里買房,但是聽說村里,可能近幾年就會拆遷,村里的一些土地,也會被規(guī)劃到。 如果是這樣,那么自己就成暴發(fā)戶了,少說也有大幾百萬吧。 想到這里,哥哥就不想去市里買房了,因為去市里買房,把戶口遷到外面以后,就等于你主動放棄了村里的這些土地,即使以后拆遷到,你也得不到任何賠償。 而弟弟深思熟慮一番后,還是決定去市里買房,把戶口遷出去,因為小孩馬上要也上學了,不可能讓小孩繼續(xù)留在村里,只能去讀鎮(zhèn)上的學校。 一轉眼十多年過去了,當初說要拆遷的,也沒動靜,當初哥哥舍不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不愿出去,結果現在兩夫妻只能在村里,幫人家打一些臨時工度日。 而弟弟搬去城里后,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比哥哥強太多了,根本都不在一個層次上,區(qū)別最大的還是他們的小孩。 因為哥哥當初選擇留在村里,所以他的小孩也只能,去鎮(zhèn)上的學校讀書,而弟弟搬去城里,小孩自然也就在城里讀書了。 哥哥的小孩,每次考試始終徘徊在三四十分,而弟弟的小孩,每次考試都是八九十分,這就是大城市和小地方的區(qū)別。 ![]() 03 一個人想要”成事“ 先從物理上接近目標 在李笑來老師的《財富自由之路》這本書里,提到了這么一個例子,有一個女孩,從小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考上清華大學,然后畢業(yè)當主持人。 但是這位女孩,父母都只是普普通通的農民,要資源沒資源,要人脈沒人脈。 自己卻想考進清華大學,還想當主持人,簡直就是癡人說夢,但女孩并沒有因此放棄這個夢想。 直到上高中了以后,身邊的同學都選擇打暑假工,而她也不例外,但她打暑假工跟其它人不同,其它同學考慮的是,這份工資多少,工作量大不大。 而它考慮的是,這份工作,一定要在北京,因為她的目標是以后考上清華,而清華大學就在北京,所以她要來北京,先從物理上接近這個目標。 而多年后,這位女孩不僅考上了清華大學,還如愿以償地當上了央視主持人,她就是著名央視主持人”張泉靈“。 相信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的人生目標,但夢想不是每天躺在床上想想就能實現的。 實現夢想的第一步是先出來,離開原來的地方,先從物理上接近目標,才是一個人成事,以及最終實現的開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