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從這五部曠世奇書中的17句人生智慧,就能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底蘊,體悟修養心性、參透做人處世的智慧之道。 ![]() 一、《增廣賢文》 01、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無處下金鉤。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遇到困境難以自拔時,該放手就放手。你要相信未來總有機會施展才華,不必擔心沒有地方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02、入門休問枯榮事,一看容顏便得知。 走進別人家門時,別急著問人家過得好不好,看看主人的臉色就能大概明白了,生活的好壞往往都會寫在臉上,要學會察言觀色,尊重別人的感受。 03、水太清則無魚,人太察則無謀。 水太清澈了反而養不活魚,人太精明了也難有容人之量,就難以得到別人的幫助。有時候,糊涂一點,寬容一些,反而能讓自己和他人都更自在,更有智慧。 04、寧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做事要光明磊落,寧愿正正當當地去爭取,也不要委曲求全地乞求。做人要有骨氣,不要為了得到什么而失去自己的原則和尊嚴。 05、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 喝酒時不胡言亂語,才是真正的君子;在錢財上清清楚楚,不貪不占,才是有擔當的大丈夫。做人要有品德,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保持自己的風度和原則。 二、《菜根譚》 06、 寧為小人所忌毀,毋為小人所媚悅; 寧為君子所責備,毋為君子所包容。 寧愿被小人嫉妒詆毀,也不要被小人的甜言蜜語所迷惑;寧愿被君子責備指出不足,也不要只被君子寬容而忽略自身的過錯。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堅守原則,不畏懼小人的惡意,更要珍惜君子的真誠相待,勇于面對自己的不足。 07、 忙里要偷閑,須先向閑時討個把柄; 鬧中要取靜,須先從靜處立個主宰。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抽空休息,這需要在平時悠閑時就要養成習慣;在喧囂的環境中,要保持自己內心的寧靜,這需要在安靜時就培養起主宰自己心境的能力。生活再忙再亂,我們都應該學會調整自己,找到獨屬于自己的那份平衡和寧靜。 08、 不昧己心,不盡人情,不竭物力。 不要違背自己的良心,不要耗盡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不要過度消耗物力資源。我們做人做事要憑良心,對待他人要留有情面,使用物品要節約。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內心的純凈,維護好人際關系,珍惜好身邊的資源。 ![]() 三、《格言聯璧》 09、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 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 遇到大事難事,就能看出一個人的責任心;在逆境順境中,能看出他的氣度。面對喜怒時,也能看出他的修養;在眾人行動或停止時,能看出他的見識。生活中處處是考驗,品質與智慧總是在不經意間展現出來。 10 提得起,放得下, 算得到,做得完, 看得破,撇得開。 拿得起放得下,是一個人心態的豁達;算得清做得完,是一個人能力的體現;看得透撇得開,是一個人智慧的彰顯。生活中我們要有拿起的勇氣,也要有放下的灑脫,既要有能力也要有智慧,這樣才能讓我們活得自在從容。 11、 接人要和中有介, 處事要精中有果, 認理要正中有通。 我們待人接物要和藹但有原則,處事要精細但也要果斷;認識道理要正直但也要靈活變通。和人相處時,既要親切又要保持分寸;處理事情時,既要細心又要決斷;明白事理時,既要堅守原則又要懂得變通。 四、《圍爐夜話》 12、 穩當話,卻是平常話,所以聽穩當話者不多; 本分人,即是快活人,無奈做本分人者甚少。 穩重妥當的話,往往都是平平常常的話,所以愿意聽這些穩當話的人并不多;安分守己的人,其實就是生活得快樂的人,但可惜的是,能真正做到本分的人卻很少。生活中,我們常常喜歡去追求新奇刺激,卻忽略了平實與本真才是幸福的源泉。 13、 人生境遇無常,須自謀一吃飯本領; 人生光陰易逝,要早定一成器日期。 人生的境遇變化無常,所以我們必須要自己學會一門謀生的本領;人生的時間流逝得很快,要早點確定自己成才的時間表。生活中我們不能依賴別人,要靠自己努力,而且要珍惜時間,早日實現自己的價值。 14、 家縱貧寒,也須留讀書種子; 人雖富貴,不可忘稼穡艱辛。 即使你家庭再貧窮,也要留下讀書的種子,讓知識代代相傳;人即使再富貴,也不能忘記耕種收獲的艱辛。無論貧富,我們都要重視教育,傳承文化,同時也不能忘記勞動的價值和艱辛,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 ![]() 五、《小窗幽記》 15、 人生莫如閑,太閑反生惡業; 人生莫如清,太清反類俗情。 人生最愜意的莫過于悠閑自在,但太過悠閑反而容易滋生惡念或無所事事;人生最可貴的莫過于清心寡欲,但太過于清高反而可能顯得不近人情或矯情。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找到悠閑與忙碌的平衡,保持內心的清凈而不失人情味。 16、 成名每在窮苦日,敗事多因得志時。 人們往往在窮苦潦倒的時候更容易成名,因為那時的他們更加努力、堅韌;而失敗則常常發生在得意忘形的時候,因為成功后的驕傲和自滿容易讓人失去警惕。我們要在逆境中保持堅持和勇氣,在順境中保持謙虛和謹慎。 17、 眼里無點灰塵,方可讀書千卷; 胸中沒些渣滓,才能處世一番。 只有眼睛里容不得一點灰塵的人,才能靜下心來讀千卷書;只有胸中沒有雜念和污垢的人,才能在處世中游刃有余。平日里我們要保持心靈的純凈和明亮,不被世俗的塵埃所蒙蔽,才能更好地讀書學習,更好地與人相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