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各位股友,我是你們的老朋友老胡。剛才盤后刷到海立股份的公告,心里咯噔一下,還以為盼星星盼月亮的B股轉A股方案終于落地了,結果點開一看,又是熟悉的“異常波動提示”——連續三天B股累計漲超20%,公司再次強調“無重大資產重組計劃”。白激動一場! 但話說回來,今天海立股份這A股B股又雙雙漲停,不得不讓今天止盈的朋友浮想聯翩,本打算炸板了先賣出等低位再接回來,結果居然晃晃悠悠地又去回封了,然后第一反應肯定就是:完了,晚上會不會出公告……會不會停牌……會不會公告出來一直一字把我關門外……人那,都是這樣的。 所以炒股的人一般都是不快樂的,說自己炒股快樂的人,只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他是個新手 第二種他是個高手 第三種他瘋了 尤其是現在,大盤稍微走的好一點,這第三種人就多的隨處可見。 好了,我們繼續說海立股份,海立股份AB股雙雙漲停,海立股份A股今天收盤24.99元,封單6115萬,是不是感覺有點少?你知道這到底為啥?后續借殼還有戲嗎?明天該怎么操作?咱今天就嘮個明白。
當然說到這里,可能很多朋友要開始懟我說,老胡糊涂,這資金明明是買入比賣出多了7個億,你在胡說八道什么呀!在這里,我又不得不要給大家插播一點基本的常識。 因為我感覺這個問題其實非常重要,因為這個凈買入和凈賣出是我們分析股市尤其是個股最常用也是相對比較最重的一個數據工具,是股市分析中最核心也最容易產生誤解的關鍵點。 首先,今天海立股份A股沒有龍虎榜,怎么知道是游資和散戶流出?海立股份A股今天沒有官方龍虎榜,我們無法100%確認是哪些席位在買賣。我提到的“游資和散戶流出”這個結論,是市場普遍采用的一種基于數據模型的估算和推測,其數據來源是L2數據:這不是交易所官方公布的龍虎榜,而是來自Level-2行情數據。這類數據可以看到每一筆成交的明細,包括成交的時間、價格和數量。軟件商(如東財、同花順)會根據單筆成交的金額大小,建立一個估算模型,將交易資金劃分為不同類型:主力資金(特大單/大單):通常指單筆成交金額非常大的訂單(例如大于50萬元或100萬元)。這類資金通常被認為來自機構、實力游資或超級大戶。游資/中戶(中單):單筆金額中等的訂單。散戶資金(小單):單筆金額非常小的訂單。正是通過這些軟件從而得出的結論是“行為推斷”:基于這個模型,如果監測到盤中持續有大額賣單拋出,而承接的買盤多是分散的中小額買單,數據系統就會判斷為“主力在賣出,散戶在買入”。反之亦然。 所以,準確的表述應該是:根據L2資金流向數據模型估算,今日有大額資金(通常被視為主力或游資)凈流入,而中小額資金(通常被視為散戶或中小戶)總體呈凈流出狀態。 這是一種行為金融學的分析視角,雖然不是100%精確,但已成為市場分析的重要參考。 所以經常有朋友對我說今天某某股票主力凈買入幾個億,還怕我不懂要給我解釋說就是今天主力買入比賣出多幾個億,問我買入比賣出多這么多,不是多方實力更強嗎?是不是應該繼續大漲?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呀,每次聽到這個觀點就想笑,當然,我笑,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多數人都這么理解的,真要每次聽了都解釋,完全沒有那么多閑功夫,所以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誤區,但朋友們只是沒有仔細地去想,你要是認真想一下就能明白: 這個買入金額其實是不是永遠等于賣出金額的?有買才能賣,有賣才能買,每一筆成交都是買賣雙方同時完成的。所以“買入遠多于賣出”本身絕對就是個偽命題。 我們真正討論的“資金凈流入”指的是主動性買入的力量。資金凈流入(主力買入):通常指以賣盤報價主動成交的買單,俗稱“外盤”。這代表買方愿意賣方的要價立刻買入,是迫切看好、推動股價上漲的真實動力。資金凈流出(主力賣出):通常指以買盤報價主動成交的賣單,俗稱“內盤”。這代表賣方愿意買方的出價立刻賣出,是不計成本、迫切想要離場的表現。 所以,您看到的“主力資金凈流入7億”,指的是今天盤中,有估算約7億的資金是采取了 “主動攻擊買入” 的方式。 那么,為什么主動買入力量強,明天卻不一定會大漲? 因為股票走勢是 “預期”和“籌碼結構” 的博弈。 1. 對今日利好已充分反應:今天的漲停和巨額成交,已經完全消化甚至透支了“中報預增”這個利好。明天想要繼續上漲,需要新的、更強的利好來刺激,否則就失去了繼續上攻的理由。 2. 巨大的獲利盤拋壓:今天成交了45億,換手率23.56%,這意味著有近四分之一的股東在今天換了人。今天在低位買入的人,明天開盤就有超過10%的浮盈。他們是潛在的“空頭”,一旦股價上攻乏力,他們就會蜂擁而出,兌現利潤,形成巨大的拋壓。 3. 疲弱的封板態度:最關鍵的信號!雖然主力買了7個億,但收盤封漲停板的資金只有6000多萬,并且盤中8次被打開。這說明:主力資金并不愿意花費巨大成本把漲停板封死。在漲停價(24.99元)這個位置,賣出的力量非常強大,強大到主力花了7個億都封不住。 這暴露了主力資金或許意在短期拉升,而非志在長遠,實力和決心并沒有看起來那么強。 所以,“主力凈流入”看的是過去,它解釋了今天為什么能漲。“封單強弱和換手率”看的是未來,它預示著明天還能不能漲。 “大幅凈流入” + “巨量高換手” + “封單疲弱” = 多空雙方決戰,分歧巨大。 今天的強勢是真實的,但內部的虛弱也是真實的。明天哪一方能贏,取決于是否有新的利好(刺激新的買盤)以及今天買入的獲利盤是否會選擇鎖倉(減少賣盤)。 所以,絕不能簡單地認為“今天買的多明天就一定大漲”,尤其是在股價已經大幅拉升、籌碼出現劇烈換手之后。風險往往是漲出來的,尤其是在狂歡之時。 二、借殼可能性:制度留了后門,但時間不等人 公司雖辟謠,但法律上留了余地:公告只說“目前無計劃”,未像上海機電那樣徹底否定。而且章程修訂授權董事會直接操作B股轉A股和定增,股東結構也優化了(格力持股降至2.44%,失去否決權)。關鍵節點是8月底——若外管局批復B股轉換,借殼仍有快速推進的可能;若月底無動靜,概率驟降至20%以下。畢竟,市盈率已487倍(行業均値37倍),如果借殼失敗,結果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