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組數據:對比光模塊、PCB兩大AI硬件明星賽道,液冷正處于爆發初期,滲透率不足10%,但隨著功耗的提升,散熱具備不可替代性! ![]() 與此同時,在AI服務器的迭代升級中,液冷的價值量占比增量倍數達7.3倍,遠高于PCB的2.1倍! ![]()
所以說,液冷正處于“1→10”快速爆發期,滲透率提升的確定性高! 據測算,在英偉達 GPU+云廠商自研 ASIC 共同帶動下,明年液冷市場將翻倍增長,27年有望突破千億市場空間,三年增長206%的黃金賽道。 說回液冷技術,其實分為三種: 冷板式液冷 ≈ 給芯片貼“退熱貼”(金屬板內流冷卻液間接散熱) 浸沒式液冷 ≈ 整臺服務器“泡冷水澡”(直接浸入絕緣冷卻液) 噴淋式液冷 ≈ 淋浴式噴灑降溫(精準噴淋發熱部件) ![]() 按現有情況,冷板式液冷改造成本低,兼容現有數據中心架構,當前90%的液冷方案是采取冷板式,如英偉達GB300采用冷板式DLC架構。 也就是說,冷板式液冷是產業發展的重點,也是投資挖掘機會的重要方向。 回到液冷產業鏈,服務器機柜液冷是一套完整的系統解決方案,具備系統化解決方案的公司未來會更具競爭力。但同時,零部件廠商也在加速推進認證。液冷零部件主要包括冷板、UQD(快速接頭)、manifold(歧管/分水器)、CDU(冷量分配單元)、連接器、電磁閥、TANK(腔體) 等。 ![]() 拆分整個上游零部件來看,冷板是零部件中市場空間最大的,而UQD(快速接頭)則是當前市場關注度較高的增量市場部件。 ![]() 最后,回到開頭的問題,以英維克為首的液冷上漲空間還沒完,您信嗎? 對比PCB的勝宏科技,光模塊的新易盛、中際旭創,普遍2000億市值,液冷的英維克截至今日總市值680億。 當然,PCB、光模塊等公司已經通過認證并供貨英偉達,液冷等公司正在認證的過程中(產業發展初期原因),業績尚未爆發釋放,這點要打個折扣。 千億市值,是不是可以期待一下?可以留言評論說說您的看法... (注意,不是說它們明后天就能漲,是對未來一段時間的簡單估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