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普通人聽得懂的理論 教人人都學得會的技能 選素質高專業(yè)強的執(zhí)業(yè) 做老百姓買得起的服務 助人人成為最好的自己 發(fā)心理領域最強中國音 為心理學安上心植入道講透理 讓心理學回歸心之道理的中文邏輯 這是龍心理研究推送的第676篇原創(chuàng)文章 (總第693篇) ![]() 【編者按】這里是2025年8月13日中國心理學論壇第128場的簡報。本場主題是:中國心理學長什么樣?通過什么樣的具體內容來呈現(xiàn)? 感謝每一位參與中國心理學論壇的伙伴! 中國心理學,因為有您而更加精彩! 以下是簡報正文: ![]() 2025年8月13日晚九點,中國心理學論壇第128場準時在騰訊會議中國心理學專用會議室開始。本期的主題是:中國心理學長什么樣?通過什么樣的具體內容來呈現(xiàn)? 本場論壇的主持人是河南安陽的玉珍,由中國心理學研究的第四代傳承人、中國自主心理學體系——龍心理發(fā)掘整理帶頭人高行之作了動員發(fā)言,可點擊文章標題閱讀具體內容: 《《中國社會科學報》:基于中國文化的心理學知識體系不同于以往的本土化,由中國文化到心理學需要雙向學術轉換!》; 《心理學正流行換“中國馬甲”:從倪光南院士的經歷,看中國心理學現(xiàn)狀及發(fā)展方向》; 《心理學的發(fā)展至少落后了國家規(guī)劃十年!跳出心理圈看心理學的發(fā)展》 隨后由參會人員發(fā)言。 網名“心態(tài)學”的老師: 我年齡比較大哈,我79年就開始研究心理學,包括現(xiàn)在國內基本上沒有學的那個蘇聯(lián)的普通心理學,現(xiàn)在國內基本都是西方的心理學。蘇聯(lián)的普通心理學其實很好的,只不過現(xiàn)在國內都沒有講了。西方心理學講的其實是腦活動哈,應該叫“腦理學”。 可中國人為什么不叫“腦理學”而叫“心理學”?為什么中國人說屬于心理活動,而不說是腦子的活動? 因為大腦神經在活動的時候,我們很少能感覺到,腦子思考東西我們都會感覺頭暈腦脹哈。當大腦神經系統(tǒng)在活動的時候,特別是強烈的思想活動的時候,它需要額外的營養(yǎng)供應。那么這個供應從哪來呢?就是從心血管系統(tǒng)。從心臟心率加快,你會感覺到心動,心是活的,它要給大腦供應營養(yǎng),血壓、血糖、氧氣等,所以大腦的活動被中國人表述為心的活動。這種情況下,我們大概知道在思考問題或者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是心在動。 所以,西方人講腦理學,而中國人則說這是心理學,這是我的一個研究。 目前的所謂的焦慮癥,它非常典型的癥狀就是心跳得快,瀕死感跳得更是賊快,就是大腦嚴重缺營養(yǎng),大腦就會分泌激素使心臟跳得快給大腦供應營養(yǎng)。當然如果過頭了就會猝死。 所謂抑郁癥又是因為什么呢?心血管系統(tǒng)已經沒有能力為大腦供應營養(yǎng)了,那就躺平了,就只能等死了。這個時候要想活下去就得心率加快,但身體已經做不到了。這是一種大腦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功能失調。中國其實也是物質論的,物質決定意識哈,這是從生物學上講講大腦神經系統(tǒng)和心理學的一些關聯(lián)。 再從文化上講哈,就是這個西方心理學,包括精神醫(yī)學,在美國非常強調它是在文化上產生的,所以西方的精神病不適合中國人,那些焦慮癥、抑郁癥嚴格說并不適合中國的文化。西方心理學永遠都是標簽似的,什么都給你貼個標簽,很絕對,很極端化!比如女權就是個極端化的東西。但是中國文化講的是中庸,追求的是和諧、平衡,是陰陽的和諧平衡,是五行的和諧平衡。所以中國的心理學追求的是中庸而不是極端化,強調的是過猶不及。 那么心理活動怎么才能做到中庸、和諧呢?或者說心理服務工作者如何讓求助者知道自己是過還是不及以及如何才能擺脫過或不及做到中庸呢?要把握這個度,當然需要教育哈。 從文化上講,西方心理學就是標簽化的、極端化的,這本是西方文化的特點,不能說錯。但現(xiàn)在的中國人用西方心理學把問題完全西化,讓人莫名其妙。本來我們強調母子關系要很好、要親密,但西方心理學說這叫邊界不清,生生扣到中國人頭上,說母子之所以矛盾,是因為你邊界不清搞混了,這就完全是胡扯的東西了<笑聲>。這就是西方心理學為什么在中國走不下去的原因。 說老實話,我老早脫離心理學界了,覺得非常的無聊。不僅無聊,還誤導了在中國的西方精神病學,純粹就是害人的了。行了,就隨便聊這些,謝謝! 河南鄭州市李繼凱:心理學,當我們說出來這句話的時候就很有意思。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說的“心”和西方人講的“psyche”,是不是一回事兒?因為這是根,是起點。如果對“心”的看法都不一樣,那后面就不用說了。對吧? 我們講的“心”不是指具體的某一個臟器,而是指人本身具有的一種功能,是一種系統(tǒng)的功能。這是我個人的看法,是從功能這個維度上,也就是“心”的作用的維度上說的。 從位置上看,心的位置不是生理學上的心臟的位置。我們說外表,然后是內心,內部的才叫內心,就是說從位置上看,心是屬于內在的,是本質,是本性所固有的這么一套東西。就像我們現(xiàn)在的云功能,它是依靠大型計算機陣產生出來的一種功能,它的基礎當然是超大型計算機!這是我個人的一個看法。 中國人的觀念是系統(tǒng)的觀念,而系統(tǒng)是以功能來決定的。就像房子,房子的定義是從功能上說的,你說窗戶是房子嗎?你說屋頂是房子嗎?不是。它是能夠給人提供一種居住,遮風擋雨,讓你居住生活的一個場所,一個空間,就叫“房子”。所以中國人說的“心”也是類似的意思。這也就是為啥我們具體去抓去找卻找不到抓不住的原因。 然后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了:我們中國的心理學和西方的心理學,是對標呢還是不對標?不對標的話,發(fā)展下去怎么樣走向國際化?對標的話,你中國心理學的特色又怎么辦?所以這也是一個大問題。 我的看法呢,應該是不對標的對標。就是按照我們中國人對心的理解去研究它的機理,形成中國人的一套心理學。一旦這一套心理學形成了,它一定包含所謂西方心理學的主要方面內容。從大的方面說,西方心理學主要包括思維認知系統(tǒng)的功能、情緒情感方面、行為三大方面,中國的心理學基站建立起來,一定會包括這些內容。因為我們中國的先人們不缺對這方面的研究,只是他們沒有單獨列科形成所謂的心理學學科。這就是不對標的對標。 再一個,中西兩種心理學的目的是不一樣的。西方的心理學,我總覺得叫現(xiàn)象分析學,是從靈魂現(xiàn)象入手來分析它的結構形成的原因,目的是預測和控制,它比較偏重于這個。但是中國人研究人的心理的目的是為生活,這個很重要。生活是一個最基本的起點,我們的一切歸納總結經驗、科學的發(fā)展都源于生活,最后要回歸于生活,為生活服務。所以說中國人研究新的,那就是為你的生活服務。 如果我們沿著這個緯度走,那么它的內涵那主要應該包括什么呢?我在這只是說一下我個人的想法,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就是扔出一塊石頭吧!我始終覺得這個中國人的為人處是為生活服務,你的現(xiàn)實生活決定你為人處事的習慣。所以說我特別喜歡用習慣這個詞。我們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比較廣,這點上我們又和西方人不一樣了——西方的科學是定量細分、精確,我們是系統(tǒng)歸納論證。你看這很明顯的是兩條思路。 說起文化來,我多插一句,我認為,文化的本質是認同。 那么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的根就在于自然,具體的描述、具象的描述就是道,這是根。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根就是在這個道上。至于什么是道?那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如果說你的思考的問題脫離了道,違背了道,那你思考下去他就不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路。 所以說我覺得一個是心,一個是關于對標不對標,再一個是中國心理學的目的是什么,再一個我們的方法論和認識論,再一個是我們的根基,如果這幾個問題能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學術體系,然后形成一個相對比較高度的認同,這應該就是中國心理學的樣子。 中國人抓的這個根——道,是萬事萬物的本質。如果我們能抓住這個根,然后在這個根上建立起來一套不對標的對標的心理學體系,這樣的話我們就能夠對世界對人類更好的生活做一點兒貢獻。 這是我個人的想法,就說這么多。 最后,高行之老師作了總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