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轉向兒·第五回 竹波綠靄天驕地 松影金暉烈士陵 (總01915-文0980) 那是陸軍璞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見到武俊勇排長的妻子。 武俊勇排長的妻子,是一位在“共產主義戰士”妻子的光環下,孤影伶仃的生活了三年,依然年輕漂亮的少婦。 當時,陸軍璞他們這幫當兵的,不知道應該怎么稱呼這位英雄的妻子。 他們想像稱呼所有來隊的軍嫂那樣兒,叫怹“嫂子”。可是,又覺得不好意思這樣叫,人家畢竟是英雄的妻子。于是,就在嫂子的前邊兒加了英雄兩個字兒,叫怹“英雄嫂子”。 ——【怹】北京土語。對第三者(長輩或上級)的尊稱。北京話里對老年人“你”都要說“您”,“他”或“她”都要說“怹”,以表示尊重!如果對老年人說“你”或者“他(她)”,就會被人指責為野調無腔,不懂禮貌。這個字有時候兒也用來稱呼值得尊重的人。 六月的君澤山烈士陵園,滿山蔥郁,靜謐而莊重,仿佛在訴說著英雄們的不朽傳奇。 清晨的陽光,透過松枝的縫隙,給君澤山東麓的烈士陵園,灑下了一片片斑駁的金暉。 君澤山是一座永恒的英雄的山,這片陵園是英雄安息的地方,也是我們緬懷烈士的地方。 武俊勇排長等五位革命烈士,就安息在那片松樹林之中,他們的事跡將被永遠傳頌。 君澤山是一座俊美清朗的山,它綠意盎然,彷佛穿著戰士的戎裝。看上去,它是那樣年輕,那樣美好,那樣生機勃勃,那樣青春煥發。 在君澤山的身后,還有一座大山,叫凌濤山。 凌濤山上遍布千年竹林,竹濤凌空,蔚為壯觀。北宋一位大詩人曾這樣贊嘆它:“壯哉,竹波萬里,峨眉姐妹耳!” 凌濤山象一尊高大魁偉的守護神,護衛著君澤山這位上天的寵兒。 一條永不干涸的玉帶河,在君澤山的腳下沒日沒夜的流淌著。 君澤山身邊還有七十二座峻峭的峰巒,像城墻的座座碉樓,圍出了一片翠綠的平原。 說起七十二山還有一個傳說,說是有一群心懷壯志、滿身豪氣的英雄好漢要把君澤山作為聚義之地。那位首領詢問軍師此地叫什么,軍師詢問當地百姓,百姓說叫七十三山。 于是,那位首領就命人做了七十三面旗子,又命人扛了那七十三面旗子,讓他們把旗子插到每座山的山頂上去。 旗子插完了,嘍啰們卻扛回來一面旗子。 首領問軍師:“不是七十三山嗎?扛回來的這面旗子怎么說?” 軍師笑答:“首領所站之地也是一座山頭,這面旗子應該插在首領的腳下。” 首領聽了突然醒悟,但是又覺得掃了他的面子,于是帶領著他的弟兄們離開了這里。 英雄好漢們雖然走了,但是老百姓卻把這個傳說傳了下來,人們不再把這片小平原叫做七十三山,而是叫它七十二山。不知是在諷刺那位首領,還是有別的什么意思不得而知。 君澤山——這位“天之驕子”,不僅享受著大自然賦予它的萬千寵愛,就在那一年,時代又賦予了它一個新的使命——一項“大三線”工程的心臟部分,將要隱蔽在它的腹內。 工程在一九六八年九月五號獲批,并且馬上就要在君澤山開工了。 君澤山就像一座牢不可破的堡壘,將用它堅不可摧的胸膛守護著這個神秘而偉大的工程。 一九六九年六月十日,正在進行掘進施工中的山洞,突然出現了塌方。 在這次塌方中,排長武俊勇、班長衛渡江、戰士潘登慶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當搶險的戰友們,扒開壓在武俊勇排長身上的亂石時,大家伙兒都驚呆了。 ——【大家伙兒】北京土語??谡Z發音:“dàjiahuǒr”。指大家;大伙兒;眾人。“伙”要重讀,并兒化。 注:作品中所有人、物、地名均是化名。 【未完待續】 【作文】轉向兒·第五回 竹波綠靄天驕地 松影金暉烈士陵 (總01915-文0980-插0428-圖04093) 圖文:梁佛心 2025年8月20日 星期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