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星星為梅引路,這是第952篇原創文章。普通人都以為植物不會開口說話,不會告訴人,它是什么植物。但是,植物卻可以用葉、花、果和我說話,植物的葉花和果可以無聲地告訴我,它到底是什么植物。植物就是通過葉、花和果實和我聊天。 植物的葉、花和果會告訴我,它到底是什么樹。沒有花和果,我根本就無法去認識植物。 1 一棵植物,只有觀察到它們的葉、花和果,然后對著檢索表去查看,我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植物。 一種植物,觀察到一次以后,檢索一次,此后就不再需要繼續去觀察它的花和果了,因為它不會移動地方了。 就這樣慢慢觀察著,檢索著,我檢索的植物種類大概有1200種了。 這1200種的檢索,現在很多科都不需要檢索,我就可以直接判斷出來屬于哪一個科。 蘇州苑16棟北面,有一棵很高大的喬木,我一直以為它是蕓香科的黃皮。 這棵樹,我和孩子在五月份,就發現樹上有一串串綠色的果實。 其他黃皮樹上的黃皮都變黃,都沒有了。它樹上的果實還是一串串,還是一片綠。 一個月過去了,一樣綠。兩個月過去了,一樣綠。 3個月過去了,還是和以前一樣綠,絲毫沒有成熟的痕跡。 正因為它長得最高,我一直等著它變黃,卻怎么都等不到。 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還不變黃呢?營養這么豐富,不用成熟了嗎? 其他黃皮樹都成熟了,怎么它的果實還不成熟。 它怎么奇怪呢?怎么不和其他黃皮樹同時成熟呢? ![]() 2 今天晚飯后,趁著拍視頻,我又去看它一下,看樹上的果實是否變黃了。 果實還是一片綠,根本就沒有成熟的痕跡。 我在樹下認真找,真在地上撿了一個橄欖球形的果實,發現非常硬,怎么也不像黃皮,好像就是未成熟的硬桃子,這么硬的果實。 因為黃皮成熟以后,是軟的,可以將皮撕下來的,是柑果。這么硬的果實,怎么也不像黃皮,怎么也不像柑果,絕對不是黃皮。 果實告訴我,它不是黃皮。因為果實長得不一樣。 那它是什么呢?最后,才確定為橄欖,加到咸菜里的橄欖。 偶爾吃過橄欖,我卻從來沒有見過它的樹。 原來它是橄欖樹,校園內唯一的一棵橄欖樹,就這樣被我無意中發現了。 橄欖樹就是橄欖科的植物,喬木,葉背無毛,7到13片小葉,核果。 這一棵橄欖樹又一次提醒我,對于校園內所有的植物,一定要觀察到果實和花,一棵樹都不能錯過。 如果不去觀察植物的花和果,就很容易認錯植物。 如果不是撿起來落在地上的果實,我怎么也想不到它是橄欖。 3 它容易和黃皮混淆是因為它們都是喬木,葉片都是羽狀復葉,都是3-13片小葉,未成熟的果實的形狀也非常類似。 至于黃皮小枝和葉軸上的小瘤體,橄欖的小枝和葉軸上沒有小瘤體。 如果不去看檢索表,根本就不會觀察的。 這就是我混淆它們的原因,不知道它們的區別主要是小瘤體的有無。 想將營養期的它們區分開,關鍵是小枝和葉軸上的小瘤體的有無,有的話就是黃皮,沒有就是橄欖。 這個小瘤體也可以通過手摸來感受或者折斷葉軸,聞到黃皮的味道,就可以判斷出來。 4 校園內植物的名字,就這樣一個植物一個植物地增加。 校園內植物的數目就這樣從500種增加到525種,數目還有可能會不斷增加。 光是整理出這些植物的名字和圖片,就需要幾個月的時間,還不斷地去修改。 校園植物的地圖,也這樣不斷被我修改著,不斷變得更準確。 將每一棵都標記在地圖上的工作,就這樣慢慢修改著,越來越準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