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小妖怪的世界并不比現實輕松,它只是把我們日常生活里那些看不清的東西,換了一種更具體的方式呈現出來。 ![]() 這個夏天,有4個沒名字的小動物,第一次做了主角就干了件大事,讓無數年輕人為之淚流滿面,甚至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一股 “浪浪山” 熱潮。 《浪浪山小妖怪》上映以來,累計票房突破10億,一舉超過《鈴芽之旅》《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你的名字》等3部動畫,成為中國影史二維動畫電影票房冠軍。 豆瓣8.5分的高口碑,也讓它一躍成為這個暑假最大的黑馬。 ![]() 這些看上去“最弱的一群妖”,卻精準刺中了當代人心底最柔軟的一塊——即使身處平凡,我們依然可以懷揣英雄夢想。 猩猩怪從深度社恐成長為能高喊“我是齊天大圣”的英雄;蛤蟆精在關鍵時刻加入“取經小隊”挺身對抗強敵;黃鼠狼精為夢想挑起沉重的行囊…… 這也讓我聯想到周星馳許多關于“小人物”的電影,兩者有著相似的關懷視角。 ![]() 從兩年前火遍全網的短片《小妖怪的夏天》,到如今撬動大銀幕的《浪浪山小妖怪》,小妖怪的故事為什么總能讓我們如此共情? 帶著這些疑問,我專訪了導演於水。雖然電影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他反倒顯得很冷靜,話語樸實而直接。 ![]() 他告訴我: “小妖怪的世界并不比現實輕松,它只是把我們日常生活里那些看不清的東西,換了一種更具體的方式呈現出來。” 這部電影想講的從來不是“成功學”,而是普通人如何在既定命運里依舊去尋找意義,如何在一次次失敗中成長為真正的自己。 以下是於水的自述: ![]() 走出浪浪山 短片中的小豬妖,在大王洞里打工。而到了長片里,他是一個野生的妖怪,一直想進入大王洞,但連資格都沒有。 因此他會更主動,一直有一種危機感,需要時刻思考謀生的問題,才會想要和三個同伴去西天取經 。相較于短片里渾渾噩噩的小豬妖,他目標感更強。 ![]() 他們出走了,但走出來之后,仍然會受到各種束縛,包括在最后階段,他們會受到各種利誘和誘惑,需要做出抉擇 。 這其實都是在表述一個共同的主題:如何做自己,能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 。 我覺得這是當代人會經常面臨的困境,在社會上與他人相處時,我們難免會做一些違心的事情,或者不能按自己的初衷意愿去做事。有時候是迫不得已,但更多的時候,可能也需要我們勇敢地做出一些抉擇。 ![]() 比如到了小雷音寺,當小妖怪們在面臨選擇是否加入“妖界最強的兩大妖洞之一”時,有的觀眾說會有一種“為什么不加入”的沖動,而這正是我們想要呈現的困境。 ![]() 為了更好的生活和更高的薪酬,你可能會選擇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這就像大學生畢業時,明明有自己想做的工作,但可能因為工作不好找,不夠安定,最終在家人的期望和社會眼光下,選擇進入一個所謂的大廠或更有保障的環境。所以當主角們最終做出了理想主義的選擇時,他們的行為才會顯得如此特別,甚至有些悲壯 。 影片的結尾,小妖怪們并沒有等到救世主。他們雖然打敗了大王,但大王很快又復活了 。他們最后收到的猴哥留下的四根毫毛,我傾向于這是一種獎賞 。 雖然他們看似沒有改變歷史,但他們拖延了時間,救了小孩,而這些被他們救過的人會記住他們。片尾村民們給他們立像,我覺得表達的就是這個。 ![]() 孫悟空的火眼金睛知道他們是誰,給他們留下的毫毛,也是對他們善行的認可和獎賞。在大的事件當中,在大的歷史人物面前,你可能看似解決不了問題,但其實你對歷史是有微小的改變的 。 此外,小妖怪們最后被打回原形,彼此相忘于江湖的結局,確實會讓小人物的抗爭和追求夢想顯得艱難,但我覺得現實生活就是如此。 小時候,我們的理想是當科學家,但長大后會發現生活是一個被“錘”的過程,最后可能變得越來越務實。就像小豬妖他們一樣,每個人都有一個純真的理想,雖然不一定能實現,但過程遠比結果更重要。 ![]() 最終的目標不再是去西天取經,而是有了自己的是非觀和價值觀。 人的成長就是這樣,通過不斷調整預期,最終去了一個自己都沒想到的地方,這個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 遍訪山西古建筑 有的觀眾說,電影中小雷音寺的形象讓她印象深刻,想到許多去過的古建筑。其實這個場景的靈感來自于我之前去過的山西寺廟,那種莊嚴感給了我很大的沖擊力。 我從小就喜歡去寺廟和博物館看中國古代藝術,小時候可能不懂,但越長大,越覺得這些東西是寶貝,你需要把它呈現出來。 小雷音寺的建筑采風了五臺山的佛光寺,而佛像旁的云彩和造型則來自于長治的觀音堂,羅漢的造型也參考了長治的崇慶寺,和平遙雙林寺。我們糅雜了不同寺廟的形象,想要呈現那種壓迫感,表達主角們在面對一種懸殊的力量。 ![]() 長大后再去看這些古建筑,和小時候跟著爸爸媽媽去感受截然不同。 在佛光寺采風的時候,我爬上一段特別陡的臺階,眼前出現一個龐大的木構殿宇,藍天白云下,能看到對面的五臺山,那一刻我特別感動,一下子就懂了古人的感受。 ![]() 《浪浪山小妖怪》的主畫風雜糅了中國傳統山水畫的意境和上海美影廠的時代經典,這可能也跟我的個人經歷有關。 我的父親是畫油畫的,他從小就有很多畫冊,包括他年輕時給出版社畫小人書、連環畫。所以,我從小就受到這些熏陶。 父親對我最大的影響,可能就是創新精神。 他會說,你可以模仿,比如我小時候就會畫米老鼠、唐老鴨,他會說這很好,但最終你需要在模仿的基礎上,有自己的畫風和自己的感受。模仿是第一步,創作是第二步。慢慢地,也就形成了自己的美術審美。 ![]() 在《浪浪山小妖怪》中,無論是造型還是畫風,可能和我們市場上傳統看到的動畫片還是不太一樣,因為它雜糅了很多的類型,包括北方的風格、連環畫的風格,以及一些比較丑萌的風格。 我查閱了所有歷史上跟西游記相關的圖畫和畫面,到博物館,到各種古代典籍里去找這些資料,平時也會留意。我甚至之前也寫過關于孫悟空在各個影視作品中演變的論文,這些都屬于體系化的研究。 電影中有一個公雞畫師出稿的片段,熟悉《西游記》的觀眾會發現我們精選了很多經典形象,比如最早的中國動畫片《鐵扇公主》里的孫悟空、電視劇版的孫悟空…… ![]() 也有一些我們原創的部分,比如花美男、賽博朋克畫風等,這是為了表現畫師能掌握各種畫風。 ![]() 天南地北,上下五千年,各種各樣的形式都有,既是一種幽默調侃,又讓影片的視覺風格更加豐富。 ![]() 看動畫的那一代長大了 中國動畫會越來越好 我也曾有過迷茫的時候。 在《大圣歸來》之前,普遍對中國動畫行業的前景比較悲觀 。當時中國動畫很難自給自足,幾乎沒有出現能真正養活自己的公司。 直到《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以及《大圣歸來》的出現,我們才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成年人是可以進入電影院看動畫的,動畫也是可以實現盈利的。 ![]() 我也曾經在網絡上創作了一些動畫短片,以此尋找自己的觀眾。后來市場慢慢變好,我們才有了生存的空間。雖然一度迷茫,還好堅持了下來 。 現在回過頭來看,中國動畫片這幾年,我覺得肯定比前兩年要好一些,這確實是一個越來越好的時代。 中國動畫人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從《大圣歸來》,到后來的《大魚海棠》,再到《哪吒》、《白蛇》等等,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堅實。今年《哪吒2》取得了這么高的票房成就,能看得出大家都非常努力。 為什么現在動畫片會越來越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觀看動畫的那一代人,現在都長大了,都成為了父母。他們對動畫有一種天然的情結,而他們之前的家長可能會覺得動畫是給小孩看的。 ![]() 但現在不同了,現在的父母們是看著動畫長大的,他們知道動畫本身無所不能,可以表現任何的東西。它的包容度和表現力,以及想象力都可以非常大。所以,我覺得確實動畫這幾年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和喜愛,它會越來越好。 未來的動畫,我覺得會是分眾化、多樣化的,不只是寫給成年人的動畫會越來越多,全年齡段的動畫也會有更多類型和受眾。有專門給低幼齡的,給成人的,也有給全年齡的。 總之,動畫只是一種形式,它可以表現現實主義,也可以表現任何的電影類型。只要創作到位,我覺得觀眾都會非常喜歡。 ![]() ![]() 文、編輯:外灘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