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默默——一個每天跟倆“熊孩子”搶飯吃的二胎媽媽。 老話講:“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一到,晝夜溫差猛地拉大,空氣里的濕度像被抽走了一樣。孩子嗓子干、鼻子癢、偶爾還咳兩聲,其實都是“秋燥”在作怪。 《飲膳正要》里早就提醒我們:“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這里的“麻”泛指一切滋陰潤燥的白色食材。白色入肺,肺潤了,咳嗽自然繞道走;脾胃舒服了,長高才有“燃料”。 今天跟姐妹們分享我家上桌率最高的3道“白色”小食——湯、羹、點心各一,10分鐘到半小時就能搞定,孩子愛吃,媽媽省心! —————————————————— 01 百合蓮藕排骨湯——“潤肺黃金湯” ![]() ?食材 豬肋排 250 g(或扇骨,脂肪少) 鮮百合 1 頭(或干百合 15 g,提前泡發) 蓮藕 1 節(選兩端不漏孔的,更粉糯) 無花果干 2 顆(天然甜味劑,可省) 姜片 2 片、溫水 800 ml ?做法 ① 排骨冷水下鍋,焯水 1 分鐘去血沫,撈出溫水沖凈。 ② 蓮藕去皮滾刀塊,和所有食材一起進燉鍋,水開后轉小火 25 分鐘。 ③ 出鍋前 3 分鐘放鮮百合、少許鹽即可。湯是清清甜甜的蓮藕香,孩子連喝兩碗都不膩。 · 百合最后放,保留脆甜口感; · 1 歲以下不放鹽,用無花果干自帶甜味就足夠。 —————————————————— 02 山藥雪梨銀耳羹——“夜間止咳神器” ![]() ?食材 鐵棍山藥 100 g(戴手套去皮,防手癢) 雪梨 1 個(去核留皮,更潤) 銀耳 3 g(一朵干銀耳泡發后約 30 g) 枸杞 5 粒、清水 500 ml ?做法 ① 銀耳撕小朵、山藥切滾刀、雪梨切大塊,一起放燉盅。 ② 隔水燉 30 分鐘,出鍋前 5 分鐘撒枸杞。 ③ 溫熱吃最潤;吃不完的放冰箱,第二天早上兌點熱水當早餐羹,依舊拉絲濃稠。 默默小提示 · 銀耳燉到出膠是關鍵,時間緊可用高壓鍋壓 10 分鐘; · 給 2 歲以下寶寶吃,雪梨皮要去掉,防止纖維粗卡喉。 —————————————————— 03 奶香糯米藕——“長高小甜點” ![]() ?食材 糯米 80 g(提前泡 2 小時) 藕 1 節(粗短型,方便填米) 純牛奶 200 ml 紅棗 3 顆、冰糖 5 g(可省) ?做法 ① 藕洗凈,在 2~3 cm 處切“蓋子”,把泡好的糯米塞滿(別壓太實,留膨脹空間)。 ② 用牙簽把“蓋子”固定,和牛奶、紅棗、冰糖一起進電壓力鍋,加水沒過藕,壓 25 分鐘。 ③ 取出晾涼切片,淋上鍋里剩的奶汁。一口下去,奶香+藕香+紅棗甜,孩子直接當下午茶點心! 默默小提示 · 糯米不好消化,3 歲以上再嘗試; · 沒壓力鍋可用普通鍋小火 1 小時,記得經常添熱水防糊底。 —————————————————— 寫在最后 白露之后,孩子最需要的其實不是“貼秋膘”,而是“潤秋燥”。把白色食材搬進一日三餐,潤肺、健脾、補鈣一次到位,悄悄就把換季小毛病擋在門外。 你家白露還有什么“祖傳潤燥方”?歡迎留言一起交流!點個收藏,今晚就給孩子燉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