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潛意識發揮100%力量,重塑命運,改變生活,第一步也是唯一一步要做的事:臣服。 我會在后面分享如何“臣服”的技巧,但若是你現在看到“臣服”二字,內心一定十分不解,甚至會恥笑。 實際上,所謂的“臣服”,是站在“臣服”的立場上,方能真正“不臣服”。 ![]() 無論是弗洛伊德,還是人本主義的羅杰斯,無一例外都承認:人的自我成長,僅在“身心合一”的情況下發生。 也就是說,當你的意識和潛意識合二為一,契合度十足,你的潛意識才能迸發出無窮的力量。 到時候,你可以做到你想做的任何事。 想幾點睡幾點睡,絕不熬夜。 說拒絕就拒絕,不帶一點猶豫。 想創業就行動,沒有任何退卻。 ……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只因意識指揮不動潛意識所導致。 而只有“臣服”,才能讓身心合一,意識、潛意識不再南轅北轍。 ![]() 所謂臣服,是接納生活中的一切安排,然后臣服,把桀驁不馴的頭顱低下去。 明明潛意識已經認同這件事發生了,意識卻拼命否認,這只會加劇身心分裂。 我們在電影里很常見到一句話: “我還無法接受,他已經死了。” 而經歷了諸多輾轉,終于接納這件事,最后說出: “我會帶著他的信念活下去。” 此兩種話,感受一下其中的情感,截然不同,天差地別。 “我還無法接受……”帶著這樣的心情,縱然一個人的運氣再好,必然命途多舛。 “我會怎么怎么樣……”當他愿意接納,并且做出行動,人精神氣也順了。 不妨說得再清晰點:你身上發生的諸多不順,90%源于不愿臣服,不肯接納。 ![]() 有人便問了:遇到什么事都臣服,這不就等于擺爛,自暴自棄? 想想那些沒有上進心、混吃等死的人,不就是太能臣服了,生活才一團亂嗎? 說得沒錯,但那絕對不會是你。 很簡單,因為您看到了這篇文章,所以如果是你選擇臣服,那結果只會身心合一,而不是自暴自棄。 自暴自棄,毫無上進心的人,也看不到類似的文章。 差別在于,有的人會在臣服之后,選擇什么也不做;而有的人,會在臣服之后,選擇積極行動,這是截然不同的。 ![]() 若不愿臣服,那只能在掙扎、痛苦的狀態下,去面對不愿面對之事。 臣服后,便有向死而生的勇氣,無論再怎么樣,結果也不可能更差了。 人的潛意識,天生需要你的承認和安撫,你很難在抗拒潛意識的情況下,還要借用潛意識的力量。 為何有的人賺一點點小財富,都要耗光所有的氣力。 為何有的人日進斗金,如吃飯喝水般輕松。 你對潛意識的對抗有多大,負重前行就有多累。 臣服就是卸掉負重,輕裝上陣。 ![]() 那么,如何臣服呢? 要嘗嘗對自己說三句話: 1.我接受/臣服眼前的某某事。 如,今天開門做生意,虧了10萬。于是做個深呼吸,告訴自己:“我接受,我虧了10萬這件事。” 如果刺激太大,一時半會接受不了,那就繼續說,慢慢說,不停地說。 最后,讓自己徹徹底底接受這件事的發生,以求身心合一。 接下來再想辦法, 把虧出去的找回來,你會發現輕松、容易得多。 2.好吧,就這樣吧,我也不追究了。 如,當天的目標沒有完成,對自己說:“好吧,就這樣吧,我也不追究了。” 通常來講,一個人沒完成目標,十有八九會懊惱自責,痛罵自己。 反而陷入越自責越耗費能量,目標永遠達不到的困境。 時時刻刻,學會寬恕自己。 寬恕力,是一個很強大的本事。 3.我一時半會還接受不了,我愿意等。 有時你不得不承認,事發突然或事發嚴重,打擊過大,認知失調,完全接受不了。 這時候,也別逼著自己去臣服,你需要一點緩沖的時間。 但是,如果什么也不對自己說,那就會忘了臣服這回事,一直陷在里面出不來。 所以,得提醒自己:“我現在接受不了,但我會接受的,只是需要時間。” 某天身心狀態良好,自然就能臣服。 ![]() 歸根到底,臣服的目的是為了兩件事: 1.身心合一。 2.讓接下來的行動變輕松。 如此,你就能釋放潛意識100%的力量,發揮自身無限潛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