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大亂斗,諸侯相兼侵。 南蠻有荊楚,北方晉與秦。 三分韓趙魏,晉室已無君。 成王初九年,封弟叔虞親。 子燮改號晉,數傳至晉文。 文侯靖戎難,得賜漸強軍。 昭候封成師,曲沃翼二分。 武公滅晉統 ,詭諸廢子申。 文公戰城濮,踐土王侯臨。 孫子晉靈公,雕墻復彈人。 趙盾數相諫,趙穿復弒君。 智氏將中行,韓萬乃宗親。 畢萬為魏祖,皆為獻公臣。 趙氏擅晉室,景公夢厲魂。 遂得膏肓病,求醫請于秦。 晉侯怒殺巫,孰料如廁殉。 悼公任魏絳,和戎盡丹心。 三駕疲楚謀,共王亡命奔。 六卿漸專權,智氏自獨尊。 貪心聯韓魏,反水定乾坤。 三氏共分晉,戰國七雄分 。 注: 唐叔虞(生卒年不詳),姬姓,名虞,岐周人。西周時期晉國始祖、三晉文化創始人,周武王姬發之子,周成王姬誦同母弟。 晉武公(前754年—前677年),又稱曲沃武公,姬姓。晉穆侯曾孫,曲沃桓叔之孫,曲沃莊伯之子,春秋時期晉國國君。公元前716年,繼父位成為曲沃的國君,在吞并晉國前稱曲沃武公。公元前678年,殺死晉侯緡,吞并晉國。 晉悼公(前586年—前558年),姬姓,名周,一作糾,又名周子或孫周,是春秋時期晉國的重要國君。自幼便展現出非凡的智慧和領導才能,14歲被擁為國君,29歲去世。盡管生命短暫,但他的各項措施與政治軍事上的作為影響著后世,給晉國帶來了長期的和平與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