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乃是一項中華獨有的藝術,它之所以獨特,主要因其,由漢字衍生而來,我們日常寫的漢字,橫平豎直即可,書法則是融合情感、神韻等,使其富有內涵、感染力,呈現中華的典雅俊逸、清和出塵之美。 ![]() 當然書法和漢字發展至今,也經過諸多改造、變革,使其由象形符號,逐步化簡,融合古人美好寓意,變為獨具特色的中華漢字,今日我們就總結出,最具中華之美的10個漢字,藏有“老祖宗”千年智慧,看看您都知道哪幾個 ![]() 第一個:天。最初的甲骨文,猶如一個站立的小人,象征人的頭頂就是天,當時“天”用來代表天氣、天命等抽象概念,展現古人對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隨著簡化,頭部和身體,簡化一個橫線,具有廣闊、舒展之美。 ![]() 第二個:人。由一撇一捺構成,象征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支撐與依存,最初的甲骨文,是一彎腰的側面人型狀,隨著演變,形態慢慢直立,寓意是說,做人要頂天立體,為人正直。 ![]() 第三個:日。《說文解字》解釋,甲骨文的形態,與現代字基本相同,起初圓潤一些,外形像太陽,為了便于書寫,逐漸出現棱角,“日”字代表充實和完美,象征太陽的精華永不消減。 ![]() 第四個:月。與日相對的就是月,隨著天體運行,月亮出現圓缺,為了跟太陽區分,甲骨文、金文描摹的,都是一輪缺月的形狀,至小篆開始,中間出現2個橫畫,古代的月,除了代表月亮和計時,還多用來形容女子。 ![]() 第五個:山。“山”的本義是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部分,甲骨文的形狀和山峰的形狀很相似,簡化后,原本的三角變為矗立的豎畫,山被視為崇高、偉岸的象征,代表著堅韌、穩定和永恒 ![]() 第六個:水。本義是河流,甲骨文的“水”,像三條彎曲的曲線,因中間線粗重,不間斷,旁邊4個斷點,變至小篆時,分出主體和旁邊4筆,楷書結構進一步夸張,更加明晰,古人常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 第七個:生。甲骨文的形像,如同幼苗剛從土地里長出來的樣子,“一”代表地面,上部“屮”象征初生草木,本義指生育、出生,后來具有“生命”等多重意思,譬如成語,生生不息,就充分展現它的含義。 ![]() 第八個:禾。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描繪了一株成熟的谷子,具有主干、枝葉、側根和須根,頂部下垂著谷穗,蘊含了古人“五谷豐登”的祈福寓意,“禾”字常用來泛指谷類作物。 ![]() 第九個:家。最早見于甲骨文,其本意是屋內、住所,甲骨文的形態,就像是一個獵戶,抓在屋子里面,金文就更加直觀,直接是房子里畫了一頭豬,意思是“房里養豬即為家”,家代表著一個人的根基和歸屬感,更是溫暖與愛的象征。 ![]() 第十個:道。這個字的含義,極其深遠,甲骨文分為行,有四通的大路,路上亦有人,代表行者,表示一個人行走在路上,道路之意,同時“道”字也是中華哲學里,用以闡釋世界本原、宇宙規律,以及生命本質的核心概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