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說我為啥要講這個主題。 兩個原因: 一是最近有兩個學生,課后跟我討論一些問題,就是犯了腦補的錯誤,這也是申論最容易犯的錯誤,可謂申論精髓之一。 二是最近一篇文章,有個黑粉憑借腦補留言,出言不遜,我做公眾號也好,開課也好,從來不慣著這些低素質人群,所謂無欲則剛,我沒想過靠公眾號或者開課賺錢,熟悉我的粉絲都知道,本人視金錢如糞土,了解這個點同學可以下面留言認同下,省得說我自吹自擂。 何謂腦補? 就是過度解讀材料,憑借自己的推理,得出答案。 我們知道,申論從本質上講,是抄材料,這個抄,一定要抄的精準,而要實現精準的目的,就只能在原材料的基礎上,運用科學的方法,做最初級的解讀就夠了,過猶不及。 因為解讀過頭,就會產生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效果,最終不符合申論大綱“準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準確提煉事實所包含的觀點”的要求。 這么多考生,如何才能實現準確的要求,那就只能原原本本的抄關鍵詞句,原文表述,才是最精準的。 下面我舉例說明什么叫腦補,也就是過度解讀。 大家看這位黑粉的評論,先用“狗屁”兩個字開頭,足見素質之低,這也是我稱之為黑粉的緣由,然后他的理由有二,一是說彩虹是一個比喻,用來描述提籃式樣的,二是他認為沒有并列? ![]() 我們先說“并列”這事,這位同志認為沒有并列。材料如下:“只見一座提籃式樣的大橋,橫跨美麗的玉陵湖,又似一道斑斕的彩虹嵌入綠水青山中,渾然天成”,接受過義務教育的人都知道,又是表并列關系的連詞,他憑借自己的腦補,直接否認了漢語言的語法基礎,還反問“哪有并列”,至于錯別字,就不說了。在申論中,這就是典型的過度解讀,材料既然用了“又”這個關聯詞,那就說明是并列關系,我們就要遵循材料,不能憑借自己的腦補去否認材料,這是閱讀材料的前提,也是許多同學申論做不好的原因之一。 然后再說比喻這事,我的原文寫的明明白白:“提籃式樣和彩虹屬于并列邏輯,并列的部分地位同等,要么都是答案,要都不是答案,而答案只寫了提籃式樣,因此這里屬于邏輯分析不到位。”我重點是邏輯問題,而沒有說答案是什么。這位黑粉自行腦補,自言自語的說起彩虹的事,彩虹確實是比喻,但這跟我講的內容有關系嗎?我有說彩虹就是答案嗎?我只是說邏輯問題。這也是典型的過度解讀,忽略材料本意,腦補出材料沒有到內容。 ![]() 最后我們說下,答案應該是什么。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聽下公開課,里面有詳細分析,沒時間也不感興趣的同學,直接看文章即可,申論原材料有這么一句話:“最終他們選擇了內傾10°的提籃拱橋作為重建方案”,彩虹確實是比喻沒錯,但并不是比喻提籃式樣的,而是比喻拱橋的。所以我最后答案是這樣摘抄的:“采用提籃拱橋設計”。至于比喻,其實我以前的文章中多有提及。比如我在這篇文章中(關注申論命題新變化,一個小技巧,提高兩三分)就詳細闡述了申論中遇到比喻應該如何處理,居然會有人認為我不懂比喻,也是奇聞。 再糾正下這位黑粉的認知,他想當然的認為彩虹是比喻提籃式樣的,除了不懂漢語言最基本的語法知識之外,也完全缺乏考證精神,假如他考證下,就知道什么叫“提籃彩虹”,彩虹確實是比喻,但絕不像他說的那樣“用來描寫提籃式樣的”。 所謂提籃彩虹,實際上材料中玉陵湖大橋,就是貴陽公路管理局建設的G320線花魚洞大橋,這座橋采用的是中承式鋼管提籃拱,拱橋大家都懂,提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像一個竹籃子,由若干拉桿牽著橋面,大家看下圖就明白了。所以提籃是提籃,拱橋是拱橋,彩虹是用來形容拱橋像彩虹一樣,而不是比喻什么提籃式樣的。 ![]() 這位黑粉還說用大家都知道的事物來比大家不知道的事物,首先他自己啥都不知道,就敢大言不慚說大家都知道,當然可能是大家都知道,就他不知道。短短幾句話,幾乎全是錯誤,最后他還信心十足的留言,說小編不懂裝懂,瞎說一通。當然,我把他的留言置頂掛起來了,也是希望能讓更多的人引以為戒,希望他有點犧牲精神,不要刪除留言,為廣大學子,做點貢獻也好。 到這里就真相大白了,這位黑粉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脫離材料,過度腦補,完全憑借主觀認知和臆測去做判斷,這就是申論的大忌,我們做申論,一定要遵循材料,解讀材料,看看作者想說什么。 再舉個例子,這是我和一位學生的對話,她認為某個材料是對比的,如果材料是對比,那一定要有直接證據,比如出現“過去”、”相比而言”之類的提示,如果沒有,那就叫過度解讀,我們閱讀申論材料,一定要最大限度的遵循材料本意,材料有證據顯示的才行,我們憑借自己的腦補,去推測出來的,基本都是錯誤的。 ![]() 好了,今天就講這么多,這個問題講清楚容易,真正領悟掌握難,更多的需要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去理解、感悟,最終把握材料的尺度,申論也就登堂入室了。我之所以用一個現實案例,不用申論原材料,也是為了大家能更直觀的感受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