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 一雨初收霽,金風特送涼。 書窗應自爽,燈火夜偏長。 宋?汪洙《秋涼》 九歲能詩的汪洙,被譽為“汪神童”,他在《神童詩》里說,“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這是一把怎樣的刀?我們來欣賞他的一首小詩《秋涼》。 這首詩,簡潔有力,清新而美。 對他來說,一年四季都是讀書天。秋天,使人神清氣爽,更是學習的好時光。 尤其是一場秋雨之后。他的內心充滿了感恩,感謝自然的恩惠,天地的大愛。金風送爽,仿佛特意為他送來絲絲清涼。 這難得的新涼,如何可以虛度呢?對于嗜書如命的讀書人,何以解憂?唯有讀書。 從黃昏到夜晚,書如故人,須臾不離,一直陪在他的身畔,孤燈下也不覺得寂寥。守著秋窗,一卷在手,享受夜讀的美好。 漫漫長夜,一頭扎進書海,沉醉不知歸路。 ② 天高云影淡,日遠樹陰長。 池葦何妨白,田禾漸喜黃。 弘歷《處暑》 是一位產量頗豐的作者。可能是世上寫詩最多的詩人。據統計,他一生寫了41863首詩。如果平均一天寫三首詩,大概要寫38年。他就是乾隆帝。 只是業余愛好而已,佳作似乎并不多。但上面的這首處暑詩,算是他的上乘之作,畢竟流傳下來了。 隨著季節的更替,人事的代謝,時光轉至處暑。這一天,似乎與往常不一樣了。天高云淡,呈現出秋天的景象。 也即意味著,處暑一來,炎熱就走。如同你方唱罷,我登場。這個季節的主角,該是“清涼”。 當落日緩緩,樹影拉長,濃蔭之下,更覺秋涼陣陣。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池塘邊的蘆葦,一日日地泛白了。田間的禾苗慢慢地趨于金黃。此時此景,怎么不令人欣喜呢? 看來,是一位關注節氣,關心百姓收成的,有仁德的君王。 這首處暑詩,讀起來頗有田園牧歌般的風格。格調清新自然,洋溢著歡樂的情緒。 ![]() ③ 軒窗無暑覺云起, 竹樹有聲知雨來。 一時想不起來,不知是誰寫的,只覺得這句詩的意境極美。 多想擁有這樣的一扇窗戶,望得見亭亭修竹,翠色如洗,終年常綠。甚至有云朵在樹梢冉冉升起,也看得清清楚楚。 臨窗而望,想象著“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禪意悠悠。 不知不覺中,時間悄然流逝。隱隱約約,感覺到微微的涼意,耳畔傳來蕭蕭的聲響。原來,是雨點敲打著竹葉的聲音。如同一曲自然的音樂,韻律舒緩,撫慰身心。 處暑過后,輕寒正好。人間最美是清秋。殘荷聽雨,桂花飄香。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愿君享受秋日的浪漫與清歡。 微信號:huaying00888(商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