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們晚上好。晚飯后,褲腰越勒越緊;上三樓就喘;體檢單寫著“脂肪肝、甘油三酯高”。少吃也沒瘦?多半是痰濕在作怪。 真人案例·找準根因 小李,158斤,腹大汗多、口臭、睡差,舌苔厚膩。辨證:脾虛運化差,痰濕內困。予“化濕消脂方”。1月減10斤;3月減40斤,復查肝脂明顯下降,精神與睡眠同步回暖。 中醫認為"胖人多痰濕",就像潮濕的木頭容易發霉,痰濕體質的人代謝廢物堆積,自然容易發胖。李姐的方子正是張仲景《金匱要略》化裁的"化濕消脂湯": 組方與解析(仲景思路) 核心:健脾祛濕,理氣化痰,活血通絡。 8味:白術、茯苓、炒薏米、陳皮、山楂、決明子、桂枝、丹參。 ??丹參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8項隨機對照試驗、800例,提示可顯著減輕肝脂肪變。(來自:PubMed Central)
中醫食療配套一日三餐+飲用時刻表 瘦身誤區與對策 只喝湯不吃飯 → 三餐定時,蛋白≥1?g/kg。 不辨體質 → 畏寒便溏者減決明子,加生姜。 追求大汗 → 以舌苔變薄、晨醒輕松為準。 冷飲配湯 → 一律溫服,避寒涼甜酒。 盲目斷碳 → 早碳水|中蛋白|晚蔬果。 期望速瘦 → 以腰圍/體脂周記為目標。
藍豆豆營養師說: 給自己7天試運行:按表喝湯+三餐執行+步行。記錄體重、腰圍、睡眠與舌苔。孕期、哺乳期、慢病或用藥者先咨詢醫生;不適即停并就醫。 版|權|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