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 “藥食同源”,所以咱們在出現膽結石之后,并不是只有手術這一條路能走。 中醫認為之所以會出現膽結石,多半是因為 “肝郁氣滯、痰濕瘀阻” 導致的。 對于這種情況,有些草藥吃完之后就比較對了,不僅能夠疏肝利膽、緩解疼痛,對控制結石生長有著重要作用。 今天就揭秘 4 種能 “化” 掉結石的天然草藥,趕緊收好這份 “利膽食譜”! 1、輕度膽結石 —— 玉米須 只是體檢發現 0.3cm 以下小結石,偶爾右上腹有點脹,吃油膩后輕微不適?這是輕度膽結石! 而在中醫看來,多是因為肝膽濕熱初起,膽汁輕微黏稠導致的,此時則比較適合玉米須了!它有著利膽退黃之效,性子平和,能夠專門往肝、膽、膀胱經 “鉆”。用它能夠悄悄稀釋膽汁,防止結石長大。 抓一把玉米須煮水,清澈的茶湯帶著淡淡的青草香,喝上一口,從喉嚨潤到肚子里,堅持一個月,再去體檢說不定結石就不見了! 2、中度膽結石 —— 金錢草 中度膽結石的人,則多會出現右上腹隱痛、口苦,吃點油膩就惡心。這是因為濕熱在肝膽 “扎根”,膽汁開始變稠成石了。 但金錢草專治各種 “膽瘀”,可以清熱利濕、通淋排石,能夠直接入肝、膽經這些 “核心部門”,可以把黏稠的膽汁、細小的結石統統沖出去! 平時抓一把煮水,煮到湯汁發黃,加點冰糖調調味,味道清爽又能夠緩解不適,把膽囊里的濕熱、瘀堵跟著茶湯咕嘟咕嘟都排出去! 3、重度膽結石 —— 雞內金配三棱、莪術 很多重度膽結石的患者,結石直徑超過 1cm,頻繁出現膽絞痛,甚至放射到肩背,就像是膽囊里塞了塊 “硬石頭”。而中醫認為多是因為痰瘀互結、膽腑不通導致的。 雞內金能健胃消食、通淋化石,它可以鉆進膽囊瘋狂 “磨石”;三棱、莪術能破血逐瘀、軟堅散結,聯手把堅硬的結石 “鑿碎”。用它們一起煮水,每周喝上 3-4 次,能讓結石慢慢縮小、松動。 4、膽結石伴息肉 —— 夏枯草 平時咱們生活中,膽結石還伴有小息肉的人,此時用夏枯草煮水喝,能夠清肝散結、消腫止痛,很快把膽囊里的痰濕、瘀堵瞬間被 “瓦解”,把結石和息肉的 “溫床” 扼殺在搖籃里! 真實案例: 患者陳先生,55 歲,退休工人 體檢發現膽囊結石 1.3cm,伴膽囊息肉 0.5cm,醫生說 “必須手術,否則可能癌變”。他嚇得整夜失眠,偷偷躲在陽臺抽煙:“每次家人做紅燒肉,我只能看著流口水,一吃就疼得打滾,怕給孩子們添麻煩,好幾次想自己偷偷去手術……” 初診時他舌紅苔黃膩,脈弦滑,辨證為 “濕熱瘀阻、痰石互結”。我讓他以雞內金配三棱、莪術為核心調理,搭配金錢草煮水當茶喝,同時囑咐他忌油膩、早餐必吃。 用藥 2 周后,陳先生反饋膽絞痛沒再發作;1 個月后,右上腹隱痛消失,能少量吃點瘦肉;3 個月后復查,結石縮小至 0.8cm,息肉也變成了 0.3cm。 (個人情況不同,文章僅供參考,如有不適還請及時就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