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漆器的工藝,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夏代的木胎漆器不僅用于日常生活,也用于祭祀,并常用朱、黑二色來髹涂?!顿Y治通鑒·唐太宗貞觀十七年》:“ 舜造漆器,諫者十馀人,此何足諫?”中國現代考古發掘實物證明,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并使用天然漆的國家。七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文化遺址中已經出土了木胎涂漆(自然生漆)碗。夏、商、西周三代已逐漸從單純使用天然漆到使用色料調漆。人們不斷熟悉、了解漆的性能,改造、利用漆所特有的經久耐牢、不退色、不怕潮濕、鮮亮美觀等性能,為美化自己的生活服務。經過長期的實踐,人們在對漆器胎質的選擇、制作,對色漆的調配、使用,對漆器紋飾的繪制組合等等方面,積累了越來越豐富的經驗,把漆器制作發展成為一門專門的工藝,并達到很高的水平,形成為中國所特有的漆器工藝。浙江余姚河河姆渡文化的第三文化層出土一木碗,造型美觀,內外都有朱紅色涂料,色澤鮮艷,它的物理性能與漆相同。江蘇吳江梅堰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棕色彩繪陶器,經初步試驗棕色物質為漆。在遼寧敖漢旗大甸子古墓中出土的觚形薄胎朱漆器,距今約3400——3600年。殷商時代已有“石器雕琢,觴酌刻鏤”的漆藝。1973年河南成蒿成臺西村商代遺址中出土的漆器殘片,在木胎上雕飾饕餮紋,并涂上朱、黑兩色的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