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華昌中醫 ![]() 您好,我是從吉安的。我四肢關節疼痛得特別嚴重,醫院檢查出有類風濕關節炎,同時又怕冷又怕熱,早上起來手指有晨僵的情況,今年我 45 歲,已經絕經了。我的體質一直不太好,精氣神也很差,大便還解不出來。在當地吃了很多中藥、西藥都沒見效果,麻煩您幫我調理一下,謝謝。 從你的情況來看,四肢關節疼痛且伴有晨僵,結合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說明關節部位已有明顯的痹阻不通之象。怕冷怕熱、怕風,體現出體內陰陽失衡,正氣不足,難以抵御外邪侵襲。45 歲就絕經,提示腎氣漸衰,沖任失調,這也會進一步影響整體體質。精氣神差是氣血虧虛、臟腑功能減弱的表現,而大便難解則可能與氣血不足、腸道失于濡養或氣機不暢有關。綜合來看,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正氣虧虛,風寒濕邪趁虛而入,痹阻經絡,同時伴有肝腎不足、氣血兩虛的情況。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資本,你才 45 歲就有這么多身體問題,確實需要好好調理,只有把身體治好了,生命才有更豐富的意義。如果一直被病痛困擾,人生難免會失去很多色彩,我們一定會盡力幫你調理這些問題,讓你重新找回健康的資本。 古籍有云:“痹者,閉也,氣血凝澀不行,經絡阻隔不通,皆由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 又曰:“女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然今有女子年未七七而天癸先竭者,多由稟賦不足,或勞倦過度,或情志失調,致腎氣虧虛,沖任失養故也。” 此二者正合你之病機,風寒濕邪侵襲,痹阻關節經絡,加之腎氣早衰,氣血不足,內外合邪,故諸癥叢生。治療當以扶正祛邪為要,既需驅散風寒濕邪,疏通經絡,又需補益氣血,滋養肝腎,方能標本兼顧,漸復健康。 針對以上這位粉絲,我用方如下:黃芪 30 克,黨參 20 克,白術 30 克,制川烏 9 克,羌活 9 克,蜈蚣兩條,當歸 15 克,杜仲 15 克,獨活 9 克,防風 9 克,炙甘草 6 克。 用藥及煎水方法:先將制川烏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浸泡 30 分鐘后,先用大火煮沸,再改小火煎煮 60 分鐘,以去除其毒性。繼續加水至沒過藥材約 2 厘米,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煎煮 30 分鐘,濾出藥液。然后再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煎煮 25 分鐘,濾出藥液。將兩次煎出的藥液混合均勻,分早晚兩次溫服,每次服用時可加入少許紅糖調味。注意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受風受寒,注意休息,保持情緒穩定。 此方可起益氣健脾、祛風除濕、散寒止痛、養血活血、補益肝腎之效。 方中黃芪、黨參、白術相伍,能大補脾胃之氣,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氣血充足則能抵御外邪,濡養周身;制川烏性熱,能祛風除濕、散寒止痛,對于風寒濕痹所致的關節劇痛效果顯著,配伍羌活、獨活、防風,可增強祛風除濕、通絡止痛之力,羌活善治上半身痹痛,獨活善治下半身痹痛,防風則能遍行周身,祛風散寒;蜈蚣性善走竄,能通絡止痛,對于經絡不通所致的疼痛有良效;當歸既能補血又能活血,使氣血運行通暢,通則不痛;杜仲能補益肝腎、強筋健骨,針對你腎氣早衰之象,可滋補腎氣,強健筋骨;炙甘草既能調和諸藥,又能補脾益氣,緩和制川烏的毒性。諸藥合用,共成扶正祛邪、標本兼治之劑,使風寒濕邪得祛,經絡通暢,氣血充足,肝腎得養,身體漸趨康復,重獲健康之本。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藥僅為針對以上粉絲當下情況所設。中醫講究千人千方,每個人的體質、癥狀細節不同,用藥及加減都會有差異。若有任何不適,或想獲得更精準的調理方案,還需及時找醫生面診,結合具體情況調用方,方能更貼合身體需求。 身體不適不知咋辯證?公眾號留言,我為你專業分析 親愛的各位網友,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本公眾號的關注。 在交流中,我發現不少朋友面對身體小狀況時,不知如何應對,也不了解自身中醫辯證類型,存在健康困惑。 現向大家說明:歡迎在留言區留下健康問題,我會依據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為大家做辯證分析。 但因網絡交流限制,無法面對面詳細診斷,所以我只能提供辯證思路,不能給出具體用藥指導,望理解。 我會每天挑選并回答 幾個網友的辯證問題,認真對待每一條留言并詳細回復,希望能幫大家了解身體,樹立正確健康觀念。 本文內容原創,如有轉載請標明 “轉自中醫羅華昌公眾號”,侵權必究。最后,希望朋友們再關注《杏仁弘道》及《華康中醫綜合診所》兩個公眾號,里面的內容同樣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