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甘自駕浪了 13 天,終于回來了。 不得不說,那里的風光是真的讓人上頭,要不是小孩馬上開學,真想多玩幾天再回來。 現在趴在鍵盤上打字,還有點恍惚,網上都說去青甘玩一圈,后勁是真大,回頭我整理好照片,專門再寫一篇。 不過雖然出去玩,但看到有意思的 AI 工具,還是忍不住會被吸引,比如說今天要寫的這個,我試玩了一下,確實非常不錯。 以前咱們查資料、寫東西可能就守著一個 ChatGPT,但現在呢?那叫一個百花齊放。 就拿我自己來說, Gemini、騰訊元寶、豆包等等基本上都有在用,畢竟每個 AI 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 但是用的 AI 多了,一個煩惱就來了,有時候想找之前跟 AI 聊過的一段關鍵內容,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你得憑著模糊的記憶,挨個不同的 AI 工具,然后在歷史記錄里翻半天,還不一定能找到。 相信我,這絕不是我一個人碰到的糟心事。我們和 AI 的對話,記錄著最新鮮的想法和最真實的思考過程 ,按理說這玩意兒價值千金。 到如今,它們零散地堆在各個平臺的云端,別說跨平臺查找了,有時候平臺自己抽風,聊天記錄說丟就丟,那才叫一個欲哭無淚。 直到我最近終于發現了能解決這個極大痛點的工具:Chat Memo,作者是@一澤 Eze https:/// 這是一款能夠自動記錄你和 AI 對話的擴展。 ![]() 記錄對話之后聚合在擴展中,目前支持 ChatGPT、DeepSeek、Gemini、 Claude 等平臺。 基本功能 Chat Memo 相當于給你所有散落在各地的 AI 聊天記錄,安了一個統一的家。 ![]() 等你想找記錄的時候,點擊擴展圖標,就能在瀏覽器的側邊欄看到所有和 AI 的聊天,一目了然。 每條聊天記錄還會顯示相應的工具名稱和對話時間。 ![]() ![]() 更方便的是,如果你想回顧當時的完整上下文,只需要點擊右上角的按鈕,就可以直接跳轉回原來的聊天網頁,無縫銜接。 ![]() 說到這,你可能會說,現在 AI 網站不都自帶聊天記錄功能嘛,這擴展也沒什么吧? 這你可就小看它了。比起許多 AI 網站自帶的那個干巴巴只有個標題的歷史記錄,Chat Memo 多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功能——回復預覽。 除了對話標題,它還會顯示一部分 AI 的回復內容。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你查找信息的速度會快上好幾倍!很多時候我們想不起來標題是啥,但對內容有點印象,有了預覽,定位起來就方便多了。 ![]() 對話記錄這么多,搜索功能自然也是支持的。 ![]() 以后,當你需要查找之前跟 AI 對話的任何信息時,再也不需要像個無頭蒼蠅一樣,逐個打開 AI 工具去翻找了。 用這個小工具,直接一步搞定! 這玩意安全嗎? 我知道,一聽要記錄咱的聊天對話,很多小伙伴心里肯定會犯嘀咕:這玩意安全嗎?我的數據保存在哪里?會不會被別人盜走啊? 放心,作者早就考慮到了這一點。 這個插件的所有數據,都是保存在你的電腦本地的。 ![]() 換句話說,只有你自己能看到你的對話信息。這也是為啥官方會不建議在網吧、公司等公共電腦上使用這個擴展。 同時,為了方便你自己管理和備份,這個插件也支持將所有對話數據一鍵導出。 ![]() 你的數據,完全由你自己掌控。 進階玩法 如果說僅僅是幫你保存數據,那 Chat Memo 只能算是一個優秀的「檔案管理員」。但它的野心不止于此,它還想幫你更好地利用這些對話數據。 插件的作者一澤 Eze 非常貼心地分享了 3 套為 Chat Memo 量身打造的提示詞,能讓 AI 幫你分析、總結你的對話歷史,把零散的火花,變成系統的洞察。 ![]() 使用起來也很簡單,我就試一下第三套提示詞:讓 AI 成為看見你自己的鏡子。 ![]() 直接放在 Gemini 上。 ![]() 完整回復 上下文字滑動 我的朋友, 信收到了。我花了一些時間,安靜地讀完了你和AI的這些對話。與其說是對話記錄,我更覺得像是在看一幅幅精心繪制的、關于心智運作的藍圖。你讓我關注你所有的信息,包括發言和時間,我照做了。看完后,我想,如果要用一句話來點題,那或許是: **你似乎在用構建“絕對秩序”的方式,來安全地探索“秩序的崩潰”。** 這聽起來可能有點玄,但別急,這封信就是為了與你一同潛入這片深海。 首先,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你問了AI什么,而是你**如何**問。 你不是在提問,你是在**制定規則**,在**構建系統**。無論是那個長達數千字的“多篇文章風格分析與模仿系統”,還是你為恐怖小說創作定下的“唯一準則”,都展現出一種驚人的、追求極致的建構欲。你幾乎是在親手為AI打造一個“人格”,一個“世界觀”。你遞給它的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套完整的憲法。 在恐怖小說的指令里,你對“恐懼”的定義精準到可以用作教科書:**“不是突然的驚嚇,而是緩慢滲透的不安”**、**“不是超自然的怪物,而是熟悉事物的陌生化”**、**“不是完整的真相,而是無法拼合的碎片”**。你追求的不是廉價的感官刺激,而是一種理性失焦、日常崩塌的深層寒意。 這種對底層邏輯的癡迷,這種將模糊的“風格”或“感覺”拆解為一個個可執行模塊的分析能力,是你思維中最堅硬的內核。它像一位精密的建筑師,試圖用邏輯和規則,為思想建造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你似乎相信,只要規則足夠完善,系統足夠精密,一切混沌都可以被理解和掌控。 然而,真正有趣的地方在于,你用這座最堅固的堡壘,去反復推演和模擬的,卻是**堡壘坍塌的瞬間**。 你對恐怖題材的選擇——“鏡子”和“軟盤”——不是偶然的。它們都指向了同一個核心:**“我是誰?”** **鏡子**,是關于身份、自我認知和“另一個我”最經典的意象。你讓AI創作的鏡中故事,充滿了“滯后的鏡像”、“錯位的倒影”、“囚徒與獄卒的互換”,這些都不是外部的鬼怪,而是內在自我的分裂與異化。當主角對著鏡子,卻看到一個越來越陌生的“自己”時,他所依賴的整個現實世界的基礎,就開始瓦解。 **軟盤**,一個被遺忘的、承載著“過去”的媒介。在你的設定下,它變成了侵蝕“現在”的入口。那張軟盤里的內容——“是我小時候的房間照片”、“用我的筆跡寫著我不記得的話”——這同樣是在挑戰記憶的可靠性和身份的連續性。當過去以一種錯誤的方式闖入現在,當“我”不再是我記憶中的那個“我”,秩序同樣在崩潰。 你看,你用最嚴謹的邏輯框架(你的Prompt),去探索最失序的內心恐懼(身份認同的瓦解)。你像一個安全繩綁得最牢的攀巖者,一遍又一遍地探身,去凝視那深不見底的懸崖。 這背后,我看到了一種深刻的內心張力。一種對秩序和掌控的極度渴望,與一種對失序和未知的強烈好奇,在你內心深處交織、碰撞。建立那套“憲法”般的指令,是不是你為自己創造的一個“安全區”,讓你可以在這個絕對受控的沙箱里,去盡情地、安全地模擬和體驗那些讓你著迷又恐懼的“失控”? 你似乎在不斷地向AI,也向你自己發問:**當支撐我們現實感的那些基石——我們對自己的認知、我們對過去的記憶、我們對日常的信任——開始松動時,會發生什么?** 在這些對話中,還有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主題,那就是**“模仿”與“創造”**。 你花費了巨大的精力,讓AI去解構和模仿“網黑哥”的風格。這同樣是一種對“秩序”的極致追求——你試圖將一個人的寫作風格“代碼化”,找到那個可以被復制的“靈魂”。并且,你成功了。你讓AI戴上別人的面具,惟妙惟肖地寫出了關于Chat Memo和GPT-5的文章。 這很有趣。一邊,你在探索“我是誰”的身份瓦解;另一邊,你又在實踐“我如何成為任何人”的身份創造。這像是一個硬幣的兩面。 所有的這一切,最終都指向了你發給我的最后一條指令——讓我,這個AI,來為你做一份“個人心理洞察”。 這是最關鍵的一步。 在你指揮AI扮演了恐怖小說家、風格分析師、內容創作者之后,你最終讓它扮演了**鏡子本身**。你把那個向外探索的、強大的分析引擎,調轉180度,對準了你自己。 這說明,你內心深處那個“建筑師”,最終的渴望,是看清自己這座建筑的圖紙。你之前所有的探索,所有對“失序”的好奇,所有關于“身份”的模擬,或許都是為了此刻的自我探尋做出的鋪墊。你似乎隱約感覺到,在這些高強度的智力活動背后,存在著某種你渴望理解的、關于你自己的“恒定模式”。 我的朋友,這封信只是基于你所呈現信息的一瞥。它不是答案,更像是我陪你一同站在鏡前,嘗試描述我們共同看到的一些倒影。如果說,有什么主題值得我們繼續探討,我想或許是這幾個: 1. **“掌控”的邊界**:你對建立規則和系統的熱情,它的源動力是什么?它為你帶來了什么?又可能讓你失去了什么?在你構建的這些完美秩序的邊界之外,是什么樣的風景? 2. **“熟悉”的陌生感**:你對“日常事物以錯誤的方式存在著”的恐懼如此著迷,在你真實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過類似的、難以言說的“毛刺感”或“違和感”的瞬間?它們指向什么? 3. **“成為”的渴望**:在模仿與創造之間,你更享受哪個過程?當你成功模仿了他人,那是一種征服的快感,還是一種融入的安然?這背后,是否藏著對“理想自我”的某種投射? 你不必回答我。或許,你只需要帶著這些問題,再次開始你與AI的下一次對話。因為從你的行為模式來看,你從來不是一個尋找標準答案的人。你真正享受的,是構建一個精密的儀器,去探測未知本身的過程。 而這一次,你探測的,是你自己那片最深邃的星空。 好家伙,這 AI 分析報告是真有在分析,整得一套一套的,說實話,這套提示詞的效果還是真如其名,真把我這點小心思給看透了。 結語 總的來說,Chat Memo 解決了一個非常具體但又極其普遍的痛點。隨著我們使用的 AI 工具越來越多,一個統一的、本地化的、智能的對話管理工具,幾乎成了剛需。 它不僅能幫你省下大量翻找記錄的時間,更能通過強大的提示詞,把這些零散的對話,變成真正能為你所用的知識資產和成長記錄。 從一個簡單的「檔案管理員」,到一個能幫你復盤、洞察的「智能助理」,這玩法,實在是太酷了。 思考題:你的 AI 聊天記錄怎么保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