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天,一位多年在外地奮斗的老保定回家省親,一下火車,先打車到烙印在腦海深處的那些保定老街老巷,就象是專程去看多年不見的老朋友。這位保定老鄉說,他專門去看了曾經無所不有的幾個大棚。 這些大棚,不是大鵬展翅的大鵬,也不是郊區種反季節蔬菜的塑料大棚。這里說的大棚,按現在來說,就是大市場,就是小商品城。 這位朋友說起記憶中的大棚,有五一大棚,這個不知道還在不在,有建華大棚,這個最牛,有東風橋大棚,還有好多好多的大棚。那時候,人們買東西,批發東西,都是直奔大棚,一進大棚,想要什么都可以買到,而且那價格還是特別特別便宜。 便宜確實是便宜,就是大棚里的好多東西感覺有點兒用不住。那時候,圖個便宜,也就顧不了這么多了。其實吧,誰都知道,便宜沒好貨,可是好貨他也不便宜呀。 轉載一下這位朋友的大棚回憶: 回憶保定那些無所不有的大棚
它位于保定市蓮池區,位置相當好找。以前,大家都習慣叫它東風橋大棚,里面多半是一些服裝、飾品等小商品,價格親民得很,批發零售都可以。 小時候,每次跟著父母去東風橋大棚,心里都跟過年似的。一走進大棚,那嘈雜熱鬧的聲音瞬間把你包圍,討價還價聲、招呼顧客聲此起彼伏。賣衣服的攤位一個挨著一個,花花綠綠的衣服掛滿了架子,媽媽總會在里面仔細地挑選,為我和家人添置新衣。還有那些小飾品攤位,對于小時候的我來說,就像藏著無數寶藏的神秘角落,我總會趴在柜臺前,眼巴巴地看著那些漂亮的發卡、手鏈,心里想著要是能擁有一件該多好。 除了購物,大棚里還有各種小吃。那時候,最期待的就是逛累了,買上一份咸魚餅子或者紅薯餅,邊走邊吃,滿足感爆棚。咸魚餅子咸香可口,紅薯餅香甜酥脆,那味道,至今都讓我回味無窮。 ![]()
它曾經位于東風路與向陽大街交叉口西北角,五一電影院東側,五一飯店后面。 五一大棚最熱鬧的時候,當屬五一文化夜市。每到夏秋季節,這里就成了歡樂的海洋,哪怕到夜里十二點,還燈火通明,人聲鼎沸。逛夜市、吃小吃是附近居民必不可少的休閑方式。 那時候,和小伙伴們一起在夜市里穿梭,各種小吃的香味撲鼻而來,烤羊肉串滋滋冒油,撒上一把孜然,香氣瞬間彌漫開來;臭豆腐炸得外酥里嫩,澆上特制的醬汁,聞著臭吃著香;還有烤冷面,現做現賣,里面加上雞蛋、腸、洋蔥等配菜,酸甜可口。很多小吃店一開就是十幾年,承載著大家無數個夏日的記憶。后來,隨著城市的發展,五一夜市大排檔永遠留在了我們心中的記憶深處。 五一大棚,印象最深刻。那些曾經一起逛過五一大棚的小伙伴們,你們現在還好嗎?在五一大棚淘回來的那些寶貝,還在嗎?
因為毗鄰火車站,地理優勢明顯,在那個年代可是保定人購物的重要場所,紅火程度遠超其他市場。走進建華大棚,滿滿當當的鋪位,人多的時候連走路都費勁。 這里就像一個巨大的寶藏庫,能實現小商品一站式購齊。 小時候,開學前最開心的事就是和家長去建華大棚買文具。各種各樣的文具擺滿了貨架,精美的筆記本、卡通造型的橡皮、色彩鮮艷的水彩筆,讓人眼花繚亂。除了文具,這里的服裝鞋帽、婚慶用品等也應有盡有。 臨近過年,建華大棚更是熱鬧非凡,成了置辦年貨的好地方。春聯、福字、紅包、窗花,滿滿都是過年的氛圍,而且價格實惠,很多人都是在這里批發去外面賣。 記得有一次過年,我和家人去建華大棚買年貨,一進大棚,就被那熱鬧的場景感染了。到處都是紅彤彤的春聯和福字,人們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我們穿梭在人群中,精心挑選著喜歡的年貨,那種熱鬧溫馨的感覺,至今難忘。
![]() 除了上面這幾個大棚,以前保定還有大世界大棚。 大世界大棚位于市中心繁華地段,里面商品種類繁多,有各種生活用品、電子產品等。那時候,買個隨身聽或者電子表,大家都會去大世界大棚挑選。在那里,你能看到最新款的電子產品,和老板討價還價一番,買到心儀的寶貝,別提多有成就感了。還有裕華大棚,它以經營服裝、箱包等為主,里面的衣服款式新穎,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前去選購。周末的時候,和朋友一起去裕華大棚逛街,試穿各種漂亮衣服,逛累了就去附近的小吃攤吃點東西,是那個時候最愜意的時光。
這些大棚,見證了保定的發展變遷,它們曾經是保定商業繁榮的象征,也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雖然現在很多大棚已經消失不見,或者沒有了往日的輝煌,但它們承載的記憶和情感,永遠不會褪色。 那些在大棚里的歡聲笑語、討價還價的場景、品嘗美食的滿足感,都成了我們心中最珍貴的回憶。 保定還有哪些大棚,還有哪些和大棚有關的故事?大家一起慢慢回憶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