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我有一本愛不釋手童話故事書。我至今仍然記得不少書里的故事。 《森林里的小圓面包》,講的是住在森林里的一對老夫婦,有一天烤了一籃子小圓面包,端上桌時,不小心掉了一塊在桌子底下。老爺爺俯身去抓,卻被這塊小圓面包扎了手。更神奇的是,這塊小圓面包還一邊唱著歌、一邊滴溜溜地“滾”進了森林。在森林里,小圓面包先后遇到了大灰狼、狗熊等一干動物。它們都想吃掉小圓面包,卻都被扎得嘴疼、爪子疼,一個個都進入小圓面包邊滾邊唱的歌謠里,被它無情地嘲諷。直到一只狡猾的狐貍騙小圓面包說自己不吃它,趁它放松警惕之后,用一根樹枝把它撥進水里,小圓面包才伸展開手腳,讓大家看清它的真面目:當然咯,它是一只團作一團的刺猬。 ![]() 《鵪鶉和狐貍》,講的是一只狡猾的鵪鶉,總是戲耍狐貍。狐貍對它懷恨在心,就處心積慮找到時機,終于一口咬住了鵪鶉。就在狐貍準備吃掉鵪鶉時,鵪鶉問:“狐貍啊狐貍,你是山里的狐貍呢,還是平原的狐貍呢?”狐貍問:“有什么區別嗎?”鵪鶉說:“如果是山里的狐貍,那吃東西就會摳摳搜搜、小氣巴拉的閉著嘴巴吃。如果是平原的狐貍,那就會大大方方、風度翩翩地張開嘴巴吃。”故事結尾不用多說:狐貍要學平原狐貍,準備張開嘴巴吃鵪鶉。鵪鶉趁著它張嘴巴的空隙,順利逃出生天——不過,鵪鶉的尾巴被反應過來的狐貍咬掉了。“這就是為什么鵪鶉的尾巴那么短”。 ![]() 類似的還有老麻雀的故事(“這就是為什么麻雀只能一蹦一蹦地走路”)、兔子踩著烏龜過河的故事(“這就是為什么兔子的尾巴這么短”)……有趣極了。 除了這類童話,這本書里還有不少看著很真實的故事。 《傻大個力劈狗熊》,講的是早年間東北大興安嶺有一位伐木工人,個子大、力氣大,而且性格有點楞,因此大家都叫他“傻大個”。傻大個使得斧頭也超級大,一般人都扛不動,他卻能掄得呼呼生風。有一天,他掄著斧子對付一棵很粗很高的老樹,一不留神就干到了太陽落山、月亮升起。于是,傻大個掏出干糧啃了起來。這時候,樹林里跑出來一頭狗熊,大概是問到了干糧的味道,磨磨蹭蹭就往傻大個這邊走過來。傻大個腦子也楞,仗著力氣大,用干糧把狗熊引到面前之后,掄起斧子沖著熊頭就劈了下去。一斧子、兩斧子、三斧子……直到狗熊趴地上一動不動、也沒有呼哧呼哧喘氣聲了,傻大個才停下。然后,他回到伐木隊里,叫隊員們來扛狗熊。一開始只來了三個人,加上傻大個一共四個。折騰半天后四個人空手回到隊里——狗熊太大,四個人扛不動!隊里一下炸了鍋,十幾個人花了大半夜的時間,才把狗熊扛回來。之后半個多月里,伙食全是各種熊肉…… ![]() 關于東北狗熊的故事,還有好幾個。什么走夜路遇到熊瞎子、通過繞樹跑逃過一劫的,什么熊瞎子闖進糧倉投豆餅、被大隊書記帶人打埋伏拿下的……個個都很精彩。 可惜的是……我不記得這本書的名字了。前幾年回家想找一找,發現早就隨著幾次搬家不知所蹤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