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初散,庭中老槐新葉凝露。純陽子持樁半晌,肩背卻愈顯僵滯,愁眉不展地望向石階上靜坐的虛無真人。) ![]() 純陽子:(長吁一口氣,緩緩收勢)真人,弟子站樁時,心頭默念千遍“放松”,然則肩沉如鐵,胯緊如鎖,腰似板結,口說松活十分,身上卻一分也不曾真松!這般膠著,何日方能得那“松而不懈”之境?(他下意識地搓揉著僵硬的肩頸,滿眼皆是困惑。) 虛無真人:(拈須莞爾,手指身旁老槐枝頭一件隨風輕擺的舊袍)純陽,你觀此物,何如?(晨風拂過,那舊袍如水般輕柔垂墜,褶皺自然流瀉,掛于遒勁的老枝之上,枝條承其重卻不彎不屈,袍隨風動卻不飄不飛。)真正的“松”,恰如一件柔軟的舊袍,披掛在歷盡風霜卻依然穩穩向上生長的大樹之上。 那樹,便是你的筋骨中軸,百煉鋼而成繞指柔的支撐! ![]() 純陽子:(豁然有悟)啊!真人此喻甚妙!意即弟子求那外在皮肉之松,卻忘了那內在支撐的堅挺?只學得形骸懈怠,不知挺拔中正為松之根基? 虛無真人:(頷首)正是此理!世人誤解“松”是軟沓無力,大謬! 此“松”,乃百煉鋼化繞指柔后的通透,是骨立如山岳、肉掛似流云的和合!你強求肩臂下垂而忘了頭領百會如線提,硬壓雙膝下蹲而不知尾閭如鐘錘垂地,這豈是真松?此乃“懈”也!如同失了主心骨的帳篷,如何能穩? ![]() 核心訓示: “松”在骨意,不在皮肉癱軟! 站樁之松,是骨架如老樹根節分明地扎根立穩,皮肉似水袖披風自然垂附其上,呼吸若春江流水暢達無礙。凡執著于局部皮肉軟塌者,已是誤入歧途。 “頂天立地”方生真松意! 頭頂似虛空有絲懸提,腳下如立浮舟虛靈穩固,此上下抻拔之力自然而生,周身筋膜方能如春日殘雪初融,暖流自通。 呼吸是渡筏: 若覺某處僵緊(如肩、腰、胯),先莫強攻。試著用意念引一縷溫煦鼻息呼氣,似清風穿林、流水潤石般緩緩“透”過那板結處,然后默念“松”字,久而久之,如同春風化冰,其結自開。 純陽子:(眼神清亮)弟子明了!這便如同寒冬厚衣裹身,僵冷難耐。只需心間存一團溫煦之意,如春暉照雪,由內而外暖融寒冰,使厚衣不脫而寒意自消,筋骨不刻意放松而僵硬自解?(他嘗試微調身形,頭頂虛領,膝微曲如坐高凳,周身竟有了一絲難以言喻的通泰感。) 虛無真人:(含笑贊許)善哉!內意既通,形骸自順。記住,此松如溪水淌過圓石,無掛無礙;似春風拂動老松針葉,不滯不離。僵是寒冰緊鎖,懈是沙塔坍塌,唯有那立于天地間、頂天立地間自然垂落的“松弛感”,才是“松”的真顏。 得此松意,筋骨氣血方如涓涓細流,終匯成滋養生命的江河。 練功箴言: 莫道放松無定規,老樹掛衣是真形。樁中有松亦是力,筋骨撐開百脈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