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理解那些喜歡大聲哭喪還怪別人不哭的,你一天哇哇大哭的,那你就哭好嘛,干嘛還要求他人跟你一樣哭? 比如,老人去世了,在道士為逝者念經階段,有些親人(兄弟媳婦等),哇哇大哭,不是真的哭,而是就是做做樣子。 平時跟老人關系不好的,所以也就做做樣子嘛,你說你做做樣子哭的大聲點,那是你的事,但是你還怪別人不大聲哭,說別人不孝。 比如,有的兄弟媳婦看到老人的女兒不大聲哭,她們就在議論,這個女兒太不孝了,老人去世了,連一點眼淚都沒有。 我就想,人家哭不哭跟孝不孝有啥關系啊? 像你們這樣假裝哇哇大哭才是孝嗎? 簡直是臉皮厚的跟啥樣似的,我也不想說她們裝樣子,她們裝樣子那是她們的事,但是道德綁架別人就不好了。 明明老人生前,有的兄弟媳婦跟公公婆婆關系一點都不好,但偏偏老人去世了,在葬禮上哭的最大聲最有感情也是她們,要不說電視劇都有源于生活嘛,感情有的人在生活中就是妥妥演技派。 她們不但演的好,還能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不會演或者演的不好的人。 就比如,在農村老家,老人沒走之前,有的子女、兄弟媳婦嫌麻煩,因為都要侍候生大病的老人嘛,恨不得老人早點走,有的兄弟媳婦嘴里更是罵罵咧咧,說老人“早不病晚不病,非要等這個時候病,故意麻煩人……” 老人走了,又有的兒媳婦不滿意了,說“早不走晚不走,非要等這個時候早,別人都出去忙活了,哪里去通知親戚?” 老人可能是在上午走了,因為在農村老家,早上八九點正是別人正在忙活的時候,所以有的兒媳婦嫌老人走的不是時候。 簡直太奇葩了,真是不積口德。 這都是我親身經歷過的,所以對比非常有感觸。 比如,我爺爺生病臥床不起那年,我給我爺爺端屎端尿換衣服褲子,別人知道后,都說我是傻子,說這個事情不應該是我照顧,而是爺爺的子女來照顧。 幾個兒媳婦對自己的子女說,老人生病了,身上都是細菌,不讓他們的子女碰爺爺。 所以,幾個兒媳婦也基本上不去碰爺爺,就算迫不得已給爺爺喂吃的也是戴上手套。 幾個兒子倒還好,在爺爺后面病的快不行,其他的在外面工作的兒子也回來了。 在老人生命最后時刻,他們才輪流照顧自己的親生父親。 我記得大兒子脾氣特別不好,原因是嫌棄老人臟,每次都是給親生父親端屎端尿換衣服褲子的時候,他都是對著老人破口大哭。 爺爺生病的最后時刻,還被自己的親生兒子這樣辱罵,真是挺悲傷的,我當時聽到他罵的時候簡直是不堪入耳,可是我一個小孩子,又不敢說自己的大伯。 別的父輩兄弟也不好去說自己的大哥,那些兒媳婦更是跟老人關系不好,更是不會說什么。 后來爺爺走了,在葬禮上,平時跟他關系不好的兒媳婦哭的最大聲,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幾個兒媳婦非常孝順,實際上跟爺爺吵架最多的就是她們。 而且她們自己裝模作樣不要緊,還怪別的親人、親戚不大聲哭,說別人不孝。 唉!有句話怎么說來著,都不知道她們知不知道個“丑”字是是怎么寫的?自己是最不孝的,還有臉說別人不孝。 無論高峰低谷 活在當下 關注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