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兒好啊,我是甲狀腺醫生王文斌。從醫這么多年,見過太多患者因為稀里糊涂切了甲狀腺,后半輩子得天天吃藥,情緒受影響,生活質量下降,整天悶悶不樂的。每次看到這種情況,我這心里都特別不是滋味。所以今天必須跟大家好好聊聊,甲狀腺結節可千萬別過度治療,別等切了才后悔! 為啥現在還有不少人“過度切除”甲狀腺呢?我總結了幾個原因。 首先是大家的認知誤區太深了。一看到超聲報告上寫著“4類”“5類”,立馬就慌了,覺得肯定是癌,必須馬上開刀。其實真不是這樣,就算是4類結節,惡性的概率也就5%-20%,還得靠穿刺活檢才能確認。而且多數甲狀腺癌都是“懶癌”,尤其是小于1cm的微小癌,發展特別慢,就像日本的指南里說的,完全可以先觀察著。 再就是醫療建議不一樣。有些外科醫生可能更習慣做手術,尤其是傳統的開放手術;但內分泌科或者超聲科的醫生,可能更建議先觀察或者做消融。還有些醫生是怕萬一漏診了惡性的,惹上麻煩,干脆“寧可錯切,也不放過”。更關鍵的是,好多患者壓根不知道還有消融、觀察這些非手術方案,也不清楚切了甲狀腺得終身吃藥的風險有多大。 說到這兒,必須跟大家重申幾個核心理念,這點太重要了! 第一,90%的甲狀腺結節根本不用手術。良性的3類結節,還有部分4A類的,定期復查就行,半年到一年做次超聲看看。除非結節太大壓迫到了,或者影響美觀,不然不用動。那些低危的微小癌,小于1cm又沒轉移的,密切觀察就好,日本有研究顯示,這類癌5年里進展的概率還不到10%呢。 第二,手術的“隱性代價”真比大家想的多。甲狀腺全切了,就得一輩子吃優甲樂,藥的劑量還不好調,調不好就影響情緒、代謝,甚至心臟功能。而且手術還有并發癥風險,比如喉返神經損傷,概率1%-3%,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的概率1%-5%,嚴重的還得終身補鈣,多受罪啊。 第三,現在微創技術這么成熟,手術早不是首選了。像射頻、微波消融,對付良性結節有效率能超過90%,還能保住甲狀腺功能。囊性結節用無水酒精注射,創傷更小,恢復也快。 那到底啥時候才真的需要手術呢?這幾種情況得謹慎評估,最好結合穿刺結果和多學科會診再決定。 比如確診是惡性的,而且屬于高危的:結節超過4cm,侵犯到氣管、食管這些周圍組織,或者有淋巴結轉移。 還有明確有壓迫癥狀的,像呼吸困難、吞咽困難,而且消融解決不了的。 另外就是觀察的時候,結節長得特別快,一年長了3mm以上,或者出現了新的惡性跡象,比如鈣化,這種也得考慮手術。 所以大伙兒一定要想清楚,治療方式千萬別隨便選,不到萬不得已,千萬別輕易開刀切甲狀腺。畢竟甲狀腺就一個,切了可就沒了。 我是王文斌,一直都在為大家的甲狀腺健康努力。希望今天說的這些能幫到大家,有啥問題也可以多跟醫生溝通,千萬別自己嚇自己,也別盲目做決定!#甲狀腺 #甲狀腺結節 #甲減 #甲亢 #甲狀腺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