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邁入我們“城市漫步” 系列的第二站 — 倫敦,一座歷史與現代交織的傳奇都市。 泰晤士河畔,古老的建筑與摩登的天際線共同勾勒出倫敦獨特的城市輪廓,多元的文化在此碰撞交融,譜寫著這座國際都會的魅力篇章。在這幅生動的城市畫卷中,AECOM不僅是見證者,更是重要的參與者和守護者。 從重塑城市動脈的伊麗莎白線、煥新交通樞紐滑鐵盧車站、提升希思羅機場乘客體驗,到修復大本鐘、打造蛇形展館等文化地標,AECOM通過一系列重大基建項目,在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優化市民生活品質的同時,悉心守護著倫敦珍貴的歷史印記,傳承其獨一無二的文化基因。 矗立于泰晤士河畔的伊麗莎白塔建于1859年,因13.5噸重的大鐘,常被稱作“大本鐘”,是倫敦最負盛名的地標之一。然而,戰時遭受的損傷,加之后續天氣、污染等因素的長期影響,使得它在2017年啟動大規模修復工程。AECOM為項目提供了結構工程服務,在保障鐘塔結構安全完整的同時融入創新方案,助力大本鐘借助現代技術與可持續實踐,于2022年再度敲響鐘聲。 ◎伊麗莎白塔俯瞰泰晤士河。 ? Andy Bailey 作為一級保護建筑,大本鐘的修復工作需在尊重歷史原貌與滿足現代安全標準間取得完美平衡。AECOM的結構工程師和文物保護工程師與議會內部服務與地產管理團隊、建筑師以及承包商緊密協作,在這項復雜的翻新工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修復工作涵蓋了多個方面:對鑄鐵屋頂、鐘面以及高層金屬部件進行修復和重新裝飾;對鐘樓進行防水處理;修繕建筑外部的石工;安裝一部新電梯;配備一套新的火災報警系統;建立節能供暖設施;并對整個系統進行全面檢修維護。 在修復這樣一座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建筑時,團隊面臨了諸多挑戰。例如,搭建98米高、用于屋頂和石工修復的腳手架,團隊耗時整整6個月。同時,因歷史維修記錄和戰時受損資料有限,工程師不得不從上世紀50和80年代的老照片與報紙文章中搜尋信息。為全面了解建筑狀況,團隊用無人機進行高精度3D點云掃描,構建完整建筑信息模型(BIM),為后續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此外,AECOM與SPS技術公司合作設計了“碰撞保護系統”,有效防止重達1.5噸的鑄鐵砝碼意外墜落損壞塔樓地下室電氣設備。修復過程中收集的所有信息,均被整合到數字資產登記冊,錄入BIM模型,為未來維護和修復積累寶貴資料、奠定基礎。 ◎工程師們正在制作大本鐘標志性的鐘面。 ?Andrew Dobson 2012年倫敦奧運會,不僅是一場舉世矚目的體育盛事,更是一次重塑城市面貌、推動長遠發展的歷史性契機,它為倫敦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AECOM的跨學科團隊以極具前瞻性的規劃視野,讓這場奧運盛會成為驅動城市蛻變的強勁引擎。 在規劃之初,團隊便大膽地將奧運選址定在了全倫敦污染最嚴重、交通最不發達的下利亞谷區(Lower Lea Valley)。突破傳統賽事規劃的局限,AECOM將此次奧運視為解決倫敦長期以來因經費與技術不足而懸而未決的城市問題的絕佳機遇。通過大規模的區域性重建,破損的城市肌理得以修復,土地價值也隨之顯著提升,曾經衰敗的區域重獲新生。 同時,團隊創新性地提出“legacy planning”理念,不再將目光局限于賽事期間的輝煌,而是著眼于為城市留下持久繁榮的遺產,為倫敦2030年后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規劃充分聚焦城市和當地社區的實際需求,致力于重建社區與水域的和諧關系,在居民和活動人群間搭建起符合人性尺度的溝通橋梁,成功打造出倫敦全新的繁華中心。 事實證明,這一規劃取得了卓越成效,在就業、住宅、交通和環境等領域都收獲了巨大效益。它創造了超過10,000個就業崗位,建成9,100間新住宅;交通狀況得到極大改善,乘坐公共交通從主場館區域到市中心的時間,從原來的2小時大幅縮減至7分鐘,30分鐘內便可抵達倫敦任何一個主要火車站;更建成了歐洲近150年來規模最大的城市公園——倫敦奧林匹克公園,這也是英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意義最重大的城市更新項目之一。 這場奧運盛會,真正實現了從短期賽事到城市長期發展的華麗轉身,為倫敦的未來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作為英國門戶和歐洲最繁忙的機場之一,希思羅機場的2號航站樓自2014年投入運營以來,其行李處理系統一直沿用已關閉的1號航站樓的老舊設施。面對未來幾十年持續增長的客流壓力,現有系統已難以滿足未來國際航空旅行的需求。鑒于此,希思羅機場攜手AECOM團隊,計劃在現有的T2場地內構建一套全新的行李處理系統,為未來業務發展預留充足空間。 如何在不干擾機場正常運營和旅客出行的前提下,將龐大的新行李系統無縫集成到現有的空間中,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為制定出最佳解決方案,AECOM資深專家構成的跨學科團隊與希思羅機場緊密配合,充分發揮我們在項目管理、結構工程、建筑設計、精益施工、隧道工程、數字化交付、設計制造與裝配(DfMA)、可視化技術、流程自動化等眾多領域的專業優勢。 在對50種方案進行全面評估后,團隊提出了一項創新解決方案:移除部分現有的基礎設施,開辟出一塊長280米、寬130米、深30米的場地,用于安置新的行李處理系統。該方案得到了希思羅機場所有管理團隊以及19家航空公司利益相關方的一致認可。 該項目預計將于2027年完工,屆時將顯著提升機場運營效率和旅客體驗,進一步鞏固倫敦希思羅機場作為全球航空樞紐的核心地位。 2022年,橫貫倫敦東西的交通動脈——“伊麗莎白線”正式開通運營,對倫敦及周邊地區意義重大。該線路開通后,150萬名乘客能夠在45分鐘內便捷抵達倫敦市中心,成功串聯起關鍵的就業、商業及休閑區域,預計每年可為2億人次提供出行服務。這不僅極大地提升了市民的出行體驗,有效緩解了交通擁堵狀況,還使倫敦市中心的鐵路運力提高了10%。 在“伊麗莎白線”項目推進長達30年的時間里,AECOM深度參與其中,承擔了多項關鍵工作。項目規劃初期,AECOM為線路的合理布局提供專業咨詢;步入設計階段,AECOM全面負責初步及細節設計工作,主導倫敦市中心兩大重要樞紐——法靈頓站(Farringdon Station)和帕丁頓站(Paddington Station)的多專業整合設計。同時,AECOM還為布丁磨坊巷入口(Pudding Mill Lane Portal)以及碼頭區輕軌(DLR)車站提供了多專業設計服務。 此外,AECOM還為項目提供了戰略性的項目管理服務。從項目進度把控、資源調配到風險管理,AECOM憑借豐富經驗和專業能力,助力項目克服重重困難,穩步推進,最終促成這條城市新動脈的順利開通,為倫敦的交通發展鑄就了嶄新里程碑。 在英國最繁忙的車站之一——倫敦滑鐵盧火車站進行升級改造之際,AECOM通過創新的數字技術,助力公眾直觀理解項目藍圖,緩解人們對出行影響和未來變化的疑慮。 為了讓市民能夠“穿越時空”,一睹未來滑鐵盧火車站的嶄新面貌,AECOM首先制作了一系列高質量的CGI和3D動畫視頻,生動呈現車站升級后的場景。基于這些可視化成果,AECOM進一步在車站現場設置了VR(沉浸式虛擬現實)體驗區,邀請乘客佩戴設備,身臨其境地“走進”未來的滑鐵盧,沉浸式感受全新出行體驗。 ◎乘客佩戴VR設備,體驗改造后的車站 通過將抽象的設計理念轉化為可感可知的具象場景,AECOM有效消除了公眾對改造項目的疑慮,讓市民提前感受到了車站升級帶來的便利,使大多數人對未來的變化滿懷期待與信心。 ◎AECOM通過VR技術將未來的滑鐵盧火車站變成“現實” 如今,經由AECOM設計而煥然一新的滑鐵盧車站已經重新開放。 坐落于海德公園內的蛇形展館,其前身是一座建于1934年的古典風格茶館。自2000年起,蛇形畫廊每年都會邀請一位國際知名建筑師,依照其個人設計理念打造一座臨時性展館。這些展館不僅彰顯出獨特的設計風格,還承擔著各類公共活動的舉辦任務,如今已成為倫敦乃至全球建筑界的年度盛事。 ? Marina Tabassum Architects (MTA). 攝影師: Iwan Baan. 蛇形畫廊惠允 自2013年開始,AECOM團隊已連續十二年擔任蛇形畫廊項目的技術顧問,并且第三次出任項目經理,全程協助設計方案落地實施。蛇形畫廊展館的搭建工期極為緊張,從破土動工到交付使用,通常僅有短短六周時間。 在此過程中,AECOM的技術咨詢團隊發揮著關鍵作用。他們與建筑師密切協作,在完整保留設計初衷的同時,充分考慮實際使用需求與施工可行性,成功將設計創意轉化為兼具藝術美感與實用性、可順利建造落地的實體空間。 ? Marina Tabassum Architects (MTA). 攝影師: Iwan Baan. 蛇形畫廊惠允 倫敦大學學院附屬醫院的全新外科手術、癌癥和質子束治療中心,是英國國家癌癥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質子束治療是一種先進的放射療法,用于治療兒童和成人復雜且難以治療的癌癥。這座新中心的落成,讓英國患者首次能夠在國內接受質子束療法治療,從而獲得更佳的治療效果。 AECOM憑借在醫療建筑領域的豐富經驗,為該項目提供全面的項目管理、風險管理、進度計劃管理服務。這座總面積達37,000平方米的現代化設施,包含地下四層和地上五層。地上設有歐洲最大的血液病治療中心和短期住院手術服務中心,地下則設有手術室和質子束治療室,配備回旋加速器以及四個內置治療機架的治療室。 從貫通城市的交通動脈、連接世界的航空樞紐,到守護生命的醫療中心、激活文化的藝術地標與煥發新生的歷史遺產,AECOM正以實際行動踐行“基礎設施為每個人創造無限機遇”的使命。我們持續深耕倫敦,以專業與創新,助力這座偉大的城市書寫可持續且生機無限的未來篇章。 AECOM的足跡遍布全球,我們將陸續分享在世界各地塑造未來的故事。下一站,您最期待看到哪座城市?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