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繡繡的爭論,主要集中在以下三點: ![]() 第一:封四被打死后,繡繡先是放走了膩味母子,后來又收留了膩味的弟弟沒味。 膩味和沒味就是兩個恩將仇報、善惡不分的白眼狼。 當初,封四帶著馬子圍攻村子,后來,膩味帶著鬼子漢奸也要屠村,繡繡放走膩味,就相當于留了禍根。 當時,寧可金要處死封四媳婦和膩味沒味時,不少觀眾都認為寧可金沒有錯,對膩味沒味這樣的白眼狼,就應該提前斬草除根。 ![]() ![]() 第二:銀子家由于已經揭不開鍋了,銀子無奈才答應嫁給寧學祥續弦。可是,繡繡卻出來阻止,甚至還要鐵頭帶著銀子私奔。 ![]() ![]() 第三:繡繡家自己也很困難,可是她卻從寧可金那里借了12塊銀元補償露露。 后來,因為災情不斷,逃荒的難民到處都是,在這種情況下,繡繡還是樂善好施,不但接濟災民,還要寧可金勸說寧學祥開倉放糧。 除了以上三點外,天牛廟村里的事情,幾乎沒有繡繡不去管的。 就是因為以上這些,不少觀眾認為繡繡太圣母心了,她的角色人設崩塌了。 ![]() ![]() 圣母本來是一個很崇高的褒義詞,但是,在現在的網絡語境中,圣母這個詞已經異化了。 說一個人有圣母心,就是毫無原則同情看似弱小或失敗的一方,即使對方是作惡者、犯錯者。 那么,繡繡到底是對是錯呢? ![]() 封四雖然帶著馬子圍攻天牛廟村,還要馬子把寧家的女子都睡死,可是,封膩味母子事先并不知情,也沒有給馬子做內應。 這個時候,如何處置膩味母子,就不能根據膩味沒味以后會什么樣,會干出什么事來界定,只能根據當時的事實來進行。就算大家已經判斷出膩味沒味本質上就是白眼狼,以后肯定要禍害村民也不行。 所以,繡繡這才偷偷放走了膩味母子。 繡繡放走膩味母子,其實也是為寧可金考慮。如果寧可金殺了膩味母子仨的話,寧可金就成了濫殺無辜的人,他的為人就徹底崩了。 所以,繡繡偷偷放走膩味母子沒有錯。 ![]() 銀子被逼無奈要嫁給寧學祥,繡繡出面阻止也沒有錯。 繡繡雖然有同情心,但費大肚子這樣的人,是不值得同情的。如果費大肚子以后還是好吃懶做,讓他餓死是最好的處理辦法。否則的話,費大肚子一旦有了可以吸血的對象,他以后就更好吃懶做了。 費大肚子一家,其實就是依附在寧學祥身上的寄生蟲,他們是通過銀子吸佃戶們的血,他們和寧學祥本質上是一樣的。 果然,銀子嫁給寧學祥后,費大肚子更好吃懶做了,而且還覺得是天經地義。 ![]() 繡繡是很聰明的,她雖然沒有上帝視角,但是,她通過鐵頭搞永佃和減租減息,可能已經看到了以后可能會發生什么。 繡繡自己已經成了莊戶漢子大腳的媳婦,以后的年代變遷,對她的沖擊不是很大,她不忍心看著銀子以后為寧學祥陪葬。 除了關心銀子外,繡繡不讓銀子嫁寧學祥,也是為寧家的聲譽和命運考慮。 寧學祥現在娶了銀子,以后就可能納妾,如果窮人家的漂亮閨女都被寧學祥占了,反噬終究會來的。 ![]() 繡繡接濟災民,讓寧學祥開倉放糧,就更好理解了。 災民們吃不上飯,最后肯定瘋狂,他們可不管什么財主、貧農、中農,誰家有糧食,他們肯定就搶誰家。 成群結隊的瘋狂災民,單憑寧可金手下那幾個團練和那幾桿槍,他們就是殺也殺不過來。 所以繡繡讓寧學祥放糧,自己也跟著費文典去放費家的糧,做法是完全對的。 ![]() 說完了繡繡,再說說大腳。 一些觀眾認為大腳也是圣父心泛濫,主要是因為大腳在小虎被抓后,給露露留下了銀元,還和露露一起把小虎救了出來。 大腳和小虎去扛鹽時,就是因為大腳幫小虎扛了袋子,小虎才被抓的。大腳要是不幫助的話,小虎就不會被抓了。 大腳可能事后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系,認為小虎被抓自己有責任,這才給露露留下銀元的。 從這個角度說,大腳承擔了自己的責任,他做得沒錯。 ![]() 繡繡后來找寧可金借了12塊大洋,要補償露露買假丹參苗的損失,她做得也沒有錯。 露露買丹參苗就是為了討好大腳的,這些錢,繡繡如果不補償,露露和大腳的關系就切不斷。繡繡拿出了銀元,露露雖然沒有收,但她對大腳就該死心了。 ![]() 繡繡幫助鐵頭,一是她善良,二是因為是鐵頭把她從山上背下來的。 至于繡繡不買她二叔寧學瑞的地,更是為封家的名聲考慮。 所以,繡繡不是圣母,她就是從善良的本心出發,按照最樸實的道理做事罷了。 繡繡是這樣,大腳也是這樣。 繡繡雖然從來不講大道理,但是她做事,基本上都是按照中庸的法則來做的。中庸的法則,不就是知止和真誠嗎。 ![]() 《生萬物》的主題是大地生萬物,可大地的境界和精神,不就是中庸的境界和精神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