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脾胃病時,中醫上有兩味常用藥,一是白術,一是蒼術。今天我們著重講蒼術。 蒼術是味好藥,抱樸子稱蒼術為“山精”,李時珍稱“仙術”,《和漢藥考》稱“天精”。有個學生,一上大學,就經常拉肚子,老找不出原因,沒有吃什么不干凈的東西也會拉,經常還周身困重疼痛,甚至有時臉都有點腫,腿也沉。這學生說,是啊,宿舍有中央空調,每天晚上大家都開了。為什么不關掉呢?這學生說,少數服從多數,我想關也沒辦法。大夫說,既然這樣,那就退而求其次,你晚上一定要把肚子跟手腳用被子蓋牢,寧愿熱些,也不要貪涼。這學生說,為什么呢?大家吹涼都來不及,怎么還要蓋被子呢?大夫笑笑說,受涼也會拉肚子,不是說只有吃壞東西才會拉肚子。 你看小孩子一踢被子,晚上一凍到,第二天就拉稀水,這是因為脾主四肢,當四肢著涼,寒氣就會循經內傳于中土脾胃,使中焦脾胃清陽不升。 《黃帝內經》說,清氣在下,則生飧瀉,就是這個道理。這學生說,我除了蓋被子保暖外,還要注意些什么呢?大夫說,要選擇一味藥,既能夠發散在表之風寒濕,也可以溫壯在里的脾胃。既能解表,又可以健運脾土的,什么藥呢?那非蒼術莫屬。這學生回到學校去時,就用這茶飲方,服用幾天后,不單大便成形了,周身困重疼痛之癥,也像松綁一樣,一一解去。平時臉容易腫,腿沉也不再出現了。古書上也有這方面的記載,如《珍珠囊》曰,蒼術能健胃安脾,諸濕腫滿,非此不能除。通常來說,人體是需要適當的濕氣的,這個濕是指緩和流暢濕潤的生機之濕,就如干濕適宜的空氣一樣,讓人舒服。但是如果人體的濕氣過多,就象下雨天穿了一件淋過雨的衣服,感覺身體重與不舒服,疾病自然也就隨之而來。 這和很多人的生活習慣有關,比如長期自找外邪濕氣,吃各類生濕的食物等等。二級寒濕:在肌肉,酸,困,累,乏,如肩頸肥厚,酸困,腰酸乏力,關節酸困;三級寒濕:在骨骼,即是骨寒濕,肩周炎,頸椎病,肩痛 、硬,腰痛,風濕關節炎,變天關節就痛。蒼術氣味芳香,凡香類藥,都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醒脾,用芳香化濕健脾類的藥物,來把被困住的脾氣叫醒,恢復脾的運化功能。脾氣健運,就可以像烘干機一樣,把濕氣化成水蒸汽,通過體表毛孔散發出來,所以是起到燥濕利水的作用。蒼術一味泡茶,不僅能夠治療拉肚子,還能治療胃中有停飲,甚至濕濁不化引起的頭暈。因為蒼術能除濕,還可以升清陽,散風寒,它的氣味比較雄烈,氣味雄烈,一吃呢,毛孔就會打開,那些寒邪濕邪啊,就會揮發出來。歷史傳說蒼術是“一味而諸癥皆消”源于宋代許叔微,許叔微素嗜飲酒,傷了脾胃,脾虛則水濕不化而蒼術性溫,味苦,能醒脾化濕,許叔微用蒼術粉調成丸藥,服藥數月后,他的怪病逐漸減輕,直至獲得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