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俊霞 公眾號:齊魯海風 看書偶拾一段話:騙子是傻子的精神支柱,傻子是騙子的利益來源。千萬不要試圖叫醒傻子或者揭穿騙子。 因為,當你提醒傻子要小心時,既得罪了騙子,也得罪了傻子,傻子會擔心利益受到損失,這兩種人就會聯合起來對付你。 小區的自來水移交水務集團后,小區只剩下路燈和監控可以“做文章”,屬地社區網格員挑頭,今天幾個人修路燈,明天幾個人換路燈。 小區居民都知道小區有錢,大伙繳納的路燈與監控電費平均數和小區的公共收益都在這幾個人手里,由他們掌握支配,大伙都學會了冷眼旁觀。 01 供水改造,拆舊泵賣廢品那天,在場見證的都是小區的老業主,各棟樓都有,唯獨二號樓沒有人出來。 正好,二號樓一位業主下夜班回來,熟悉的鄰居喊住他,讓他見證這歷史性的時刻。 開發商的物業公司服務期間,這位業主擔任過五年業委會主任。 五年,大多數業主沒拖欠過一分錢物業費,原業委會主任沒交過一分錢物業費,處處吃拿卡要,最后被開發商一紙訴狀告上法庭。 開發商的物業公司撤走,小區自治,原業委會主任盯上了小區業主的腰包,從自來水二次提升電費里謀利,向小區業主收取平均數謀利,在小區里劃停車位,按車收費。 新換的加壓泵,原業委會主任為什么不移交水務集團?為什么攥在自己手里?打的什么如意算盤? 交房的時候,開發商有私心,把自來水二次加壓泵攥在手里,物業收費綁定二次加壓提升電費。 自來水二次提升電費,電業局對各個小區統一收費:一方水三毛錢。 物業公司一方水收取四毛錢,一方水多收一毛錢,為了盈利;原業委會主任按一方水四毛錢收費,一方水多收一毛錢,圖什么?把小區大多數業主當傻子。 一方水多收一毛錢嫌油水少,他又收大伙的自來水二次提升電費平均數,實施飯點供水。 十六年來,小區居民用水爭分奪秒,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過著水深火熱的日子。 鬧得最炫的那兩年,小區頻繁停水,最嚴重的一次,三伏天停水26天。 冬天供暖季,原業委會主任擅自做主讓隔壁的汽修廠和醫院從小區的暖氣管道上開口子,收取汽修廠的錢財,打著為小區好的名義。 媒體記者來小區采訪,他委屈巴巴,極力辯解。 自此,業委會解散,原業委會主任威信掃地,人在前面走,鄰居們在后面戳他脊梁骨。 從那以后,他退居幕后,在小區里老實了不少。 舊泵賣廢品那天,他幾次想溜號,都有鄰居喊住他。 收廢品的女老板是他打電話找來的,他還興致勃勃地和女老板自吹自擂:下一步拆除鍋爐房,舊鍋爐變賣還找你。 在場的業主沒有一個人接茬。 借小區老舊改造,發拆遷的橫財,祝他夢想成真。 舊泵賣廢品的1000元錢,由一位年長的伯伯保管。 有鄰居風險意識比較弱,不著急分配這1000元公共收益。 恐夜長夢多,我和幾位鄰居商量,在業主群里公開征求居民意見。 大家都同意1000元平均分配到13個單元,交樓道電費,由各單元樓道長或業主代表去伯伯家領取。 02 那兩天,反饋到我這里的聲音特別多。 一位鄰居竊笑不已:你揭了他的老底,他怕你告他。 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原業委會主任做了多少虧心事?才害怕鄰居告他。 舊泵賣廢品那天,在場見證這一事件的業主,凡是我認識的,能叫上名字的,我都在業主群里表揚了一個遍,包括原業委會主任。 功是功,過是過。 一位鄰居由衷地說:這個事大伙辦得非常好。他馬上就退休了,孩子也結婚成家了,以后不會那么貪了。 另一位鄰居替他辯解:你們平時溝通交流少,他也有一肚子苦水,小區業主以某地人居多,他不敢得罪他們,人家指哪兒,他打哪兒,是別人的一桿槍。 舊泵處理后第三天,原業委會主任去找保管現金的伯伯理論:這1000元成了你們四號樓的了,你們做主給分了。 伯伯老神在在地說:業主群里征求大家的意見,沒人反對。 他又和伯伯掰扯:我名下的泵房電表還有欠費,誰來支付? 供水改造用的誰家的電,找誰支付。當時小區有兩個公用電表,供水改造為什么讓施工隊用私人的電?原業委會主任“一言堂”“一把攥”的本事呢? 大伙繳納的平均數和小區公共收益在誰手里,找誰支付。 小區的加壓泵,泵房電表是公共財產,長達十六年掌控在他手里,社區后期找了個代收費的業主,泵房電表還是掌控在他個人手里。 原業委會主任還異想天開地夸下海口:我和自來水公司談,泵房還是咱自己管著,定點供水,省電費。 伯伯胸有成竹地說:改造完工后移交水務集團,你管不住了。 供水改造之初,小區里一位鄰居不解地問:社區某某給我打電話,糊弄我“供水改造后,還是飯點供水,自己人管著”,是這樣嗎? 難怪水務集團一位老師評價這座小區:沒正事! 沒正事的可不止小區個別業主,屬地社區就有正事嗎?妖言惑眾,混淆試聽。 水務集團一些工作人員對小區少數人的評價,讓我臉上都冒火。 材料科一位小伙說:拿一臺舊泵一部舊電表當私有財產,是不是腦子不拐彎? 項目部一位老師說:要么不改造,改造了就都歸水務集團管理,沒文化真可怕。 原業委會主任成天做一些不切實際的夢,到底是有文化還是沒文化? 有鄰居透漏:他過兩年就退休了,成天拉攏這個收買那個,承諾他退休后搞小區自治,忽悠大家跟著他干。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人人都想當官,古有“千里去做官,為了吃和穿”,今有“家門口做官,吃喝不愁”。 業委會解散后,原業委會主任在小區里,在業主中間學會了“和光同塵,雨露均沾,花花轎子眾人抬”,結束了“他吃肉,不讓別人喝湯”的黑歷史。 一位鄰居評價他:舍個雞錢,賺個牛錢,這筆買賣穩賺不賠。 03 小區里有遠大理想的人可不止原業委會主任一個人。 那幾天的業主群一天比一天熱鬧,發言的越來越多了。 掌控小區公共收入的業主往回找場子,威信掃地了不怕,一點點找回來。 這是一場持久戰,欲速則不達。 繼交清舊泵電表欠費,開通公共照明后,掌控小區公共收入的業主自稱業委會主任,又發了一張賬單:更換一個路燈。 截止今年四月底,小區的七個路燈,在業主群里,更換了一個遍。 小區居民繳納的平均數和小區飲水機、快遞柜、回收柜的年租賃費都在自稱業委會主任的業主手里,她不出資,誰出資? 背后諸葛亮冒出來“充人”:大家都把樓號、單元號、門牌號備注一下。 據說這位諸葛亮是位高人,小區里壞事做盡,大事小事都有他的份,是明面上幾個人的“軍師”。 小區里有一個單元好幾家業主反映:洗澡時忽冷忽熱,燙人。 有業主說:水務集團的新泵壓力不穩。 有業主趁火打劫:安裝恒溫閥就解決了,可以團購,報價1400元。 鄰居們樂不可支:是不是多寫了一個零?這伙人又要“分贓”了! 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自稱業委會的業主,讓供水改造和供暖改造兩支施工隊用他家私人的電,美其名曰:為施工隊解決困難。 業主群里,對方一會陰,一會陽,越來越有名氣,成天罵娘,素質奇高。 有鄰居對他的行蹤了如指掌:去年臨時物業撤走的時候,為了留下物業,他上竄下跳,被事實打臉后,他灰溜溜地退出業主群,今年小區改造,他又讓網格員把他拉進群。 掌控小區公共收入的業主既想當“業主群群主”,又想當“業委會主任”。 年紀輕輕,記性不大,忘性不小。 一年前,業主群里,她當著全體業主的面卸任“業委會主任”,讓出“業委會主任”一職。 一個偽業委會主任,成天搭臺唱戲,自導自演,有錢沒錢全憑她一張紅口白牙。 對方代收費這幾年,收大于支,嘴里喊著“我沒貪大伙一分錢”,荒腔走板,連一份假賬都沒有做出來,都不敢給小區業主交賬。 這個世界最大的惡是,將少數人的利益,包裝成集體的利益,然后以集體的名義,謀取自己的私利。 一座小區就是一個小江湖,哪個小區沒有這樣衣冠楚楚的人呢? 一本正經的跟左鄰右舍打馬虎眼,道貌岸然的忽悠左鄰右舍,大多數業主成了少數人的韭菜,被收割了,還要對他們感恩戴德。 喜歡我的文章點個“贊”+“在看” |
|